足迹
海外大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部分(第1页)

的犯案人员宦官的消失而断了线索。

这结论呈递到纪纲案头时,纪纲长叹了一口气,这结论连他自己都糊弄不过去,还妄图糊弄英明神武的朱棣大大,那明显是不可能的。

所以纪纲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据实汇报,不清楚明白的就直说,但在奏报的最后必须要表明决心――一定扬锦衣亲军有问题要查,没有问题我们自己创造问题也要查出来的办案作风,一定将此案办成牵涉到谋反的大案要案,让建文余孽或是心怀鬼胎之人永无安宁。

当匆忙赶出来的奏报递交上去后,就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了回应,是时间太赶了朱棣没有仔细看么?谁都不知道,只是接下来马上就是朱棣招待此次郑和带回来的各国使节赐宴晚会现场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海侯朱明】………

虽然对于红丸案这样的突**件,朱棣暂时还没有抓出这幕后的黑手,但是对于使团的人员组成,每个人有哪些破事,朱棣这个精明到可怕的帝王早就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

尤其当这个使团中有一个比较敏感的人物在的时候。

当初郑和回来时据皇宫大内路边社报道,君臣曾有过如下的对话。

和:老大,小弟幸不辱命,顺利回来了。

棣:很好,路上找到那人没有?

和:没有,但有个来路不明的人被我绑回来了。

棣:o啦,就是那个朱明,我看过他的人事档案了,虽然查不清楚祖宗十八代,但就他本人来看,不像那人的余孽。

和:这正是小弟我的判断。

棣:那你说这人怎么办?

和:老大你说该怎么办吧,是操西瓜刀把他剁了包饺子吃还是割了入宫给您做小弟,你一句话我水里来火里去,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棣:先留在京城看看吧,你再给我说说这南洋这黑水明国的事情吧,听说当地被朱明治理后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心向教化,可有其事?

和:说实话,那里的人已经在讲汉话用汉字了。

棣:行,那我知道了,既然那人没找到,你直接东西收拾收拾,准备继续出去吧,这趟差再给我出远点,别跑到半路就屁颠屁颠的回来了,差旅费我给你加倍。还有,黑水明国这个名字我不想听到,但你此去南洋,务必要维持朱明治下部落的安定繁荣局面,他们的酋长在中原享福,但这部落也不能被些阿猫阿狗给夺了去。

其实当时朱棣和郑和还聊了许多关于四海臣服,南洋诸国是如何如何尊敬大明的屁话,那就不一一敷述了,但其中与朱明命运息息相关的大致就是以上这些。

可以看到,朱棣的目的性很强,而且对于土地,他与他老爹一样是个十分有攫取**的人。

在历史上这个皇帝貌似没太多爱好,没有太多荒淫的事迹或是敛财的手段,但是对于权力和土地,他有着病态般的执着。

为了权力,他起兵靖难赶走了自己的侄子,为了土地他敢于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亲自操刀子砍人把蒙古打的四分五裂,调皮的小弟安南直接灭了丫的。

所以说到朱棣,这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枭雄,枭雄对于和他一样的枭雄,也是有格外的兴趣的,朱明同志虽然格调低了点,暂时还在与南洋那些没有开化的土人在玩,但他的事迹也足以引起了朱棣的兴趣,尤其是当这个人对他的皇权暂时看不到太多威胁的时候,朱棣也不是丧心病狂的屠夫,看到人就想砍了,就算是诛人十族也是有其政治目的在里面的,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不干。

就目前看来,把这个叫做朱明的人暂时留着比较符合自己的利益衡量,虽然南洋那些国家以威服为主,但若是不因为山高路远的统管不力,朱棣还是很有兴趣把自己帝国的版图再画大一些的。

带着这样的心思,在永乐三年十二月初五,群臣齐聚于前朝正殿奉天殿中,参加自永乐皇帝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外国使臣团体朝贡活动。

朱明环视殿内,果然是一屋子禽兽啊,那些官员的补子上麒麟仙鹤济济一堂,而居中间龙椅上的朱棣则是虎踞龙盘,看着这个在他气场笼罩下的议事正殿。

朱棣此人,貌英武而有雄略,眼睛并不大,但那双眼睛似乎能洞悉所有人的内心。

今天的朝贡用后世新闻体来说,就是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国家元皇帝朱棣,太子朱允?等亲王,六部九卿等一应重要人员全体出席了会议,亲切接见了吕宋、占城、满刺加、爪哇部落(这是大明对黑水明国的官方称呼)等十个国家使者。

在友好平等的交谈中,十国使者奉上了当地土特产,大明帝国反馈了真金白银,各国使者尽感天朝威仪,无不拜服,愿意作为永远的小弟,世世代代朝贡大明(这买**辛苦跑船做生意划得来)。

同时在这次会晤上,朱棣也大方的颁布出去了不少印信铁券,大手笔一挥就封了不少王。

要知道在有明一代,要想混到封爵这张大明钦赐的饭票可是不容易的,那是真的要拼了老命砍人才能赚的来,而且若是自己太嚣张,得罪了老板,锦衣卫的诏狱欢迎您。要想混到封王,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但是今天朱棣看到这十国来朝的盛景,心怀大慰的他直接大笔一挥,吕宋王,占城王不要钱一般的封了出去。

确实不要钱,大明封王还要长期管饭,你这外藩朝贡国家,我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用胡萝卜刻个印章给你,然后大声宣布:我封你为王,以后你就归我罩了,被人打了报我名字,到时若我想管一定会帮你出头的!

一时之间皆大欢喜。

朱明是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想法来到大明的,毕竟这样的庞然大物,自己手下才那么几杆枪,不是凭借着自己出大几百年的见识就能弥补的。

到现在为止,一切还没有出朱明的预想,至少现在脑袋上的人头还在,朱明也不介意用自己多几百年的知识好好忽悠一下他们。

“爪哇诸岛部落酋长朱明上前听封!”

听到自己的名字,朱明精神一振,***,虽然自己与这大明是处于某个层面上的对立面,但对于中原历史上的这个王朝,就本身来说朱明还是很有认同感的,想不到现在也要做做大明朝的王爷了,不知道这铁券印信是个什么样子,朱明心中很不争气的隐隐有了些期待。

“查爪哇诸岛酋长朱明原为大明遗民,颠沛流离二十余载,今率部归于大明,圣感其诚,特敕封爪哇诸岛酋长朱明为定海侯。”

晴天霹雳啊!***,不光是才封了个小小的侯爵,而且什么时候自己要率部归于大明了?你把我的国名改了也就算了,没经过我的同意就默认为我是你的下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