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海外大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部分(第1页)

“免礼入座吧。”

朱明也乐得跳过这些他不喜的礼节,告罪一声也找了个蒲团盘膝坐下,然后开始细细打量起这个传说中的黑衣宰相来。

这位已经七十的古稀老人神态十分平静,他算是老来得志的典型,前半生都默默无闻,后半生却九霄龙吟惊天变,成就了一位传奇帝王。

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年龄,朱明还有点不敢相信这是一位七十的老人,他的脸上虽然有几道如刀斧刻凿的深深皱纹,但却没有明显的老人斑,皮肤十分光滑,依稀可以看到年轻时也是一位浓眉大眼的英俊小生。

“听说小友在那弗朗机出生,虽然年纪轻轻却已周游列国?”姚广孝温声出言问道。

朱明这才全身一震,从对姚广孝的打量中抽出神来。“不错。”

“那不知小友是否知道弗朗机极西之地又是哪里呢?”姚广孝那双仍然明亮的眼睛盯着朱明,其中也夹杂了一丝丝的求知,对于他这种已经到达事业巅峰之人,如今可能也只有这种未知的事物才能引起他的兴趣了。

“那是一块神秘的大陆,传说称为玛雅大陆,那里盛产黄金,连房子都是金砖盖就,那里盛产许多神奇的植物,亩产千斤的农作物、嚼食后可以让人忘却痛苦的树叶……”朱明开动忽悠第一模式,虽然他说的是事实,但其中确实夸大了不少。

对于黄金,姚广孝也没有太多的爱好,但对于亩产千斤的农作物,他与朱棣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民以食为本,要想长治久安,让每个人吃饱饭是必须的。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在南洋这种作物早就开始播种了,估计很快就要传入中原了,朱明在心中暗暗的想道。很多后世的学者研究说明,明清差不多的科技条件下,为何明代人口一直在六七千来万徘徊不前,而清朝却会一路高歌猛进突破一亿两亿最高直接到了四亿的大关,一个原因就是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让如此众多的人口能吃饱饭了。

两个在坐的伟大政治家很快找到到了朱明话中最有诱惑力的一项。

“那玛雅大陆再西呢?”姚广孝思考了一下朱明的描述后,再次开口问道。

朱明狡黠一笑:“再西,就回到了东瀛和我们大明了。”

“如此这般…小友也是认为天圆地圆咯。”

在古代有的人认为天圆地方,印度人就认为大地扛在几头巨象的背上,有的还认为大地处在海洋中间,被几只乌龟驼在背上,虽然也有认为天圆地圆的,但也一直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

在等上几年待我来次环球航行吓死你们,朱明想到。

有了朱明的一番和盘托出做底,姚广孝也像昨天的朱棣一样开始对这个年轻人脑子中的东西感兴趣起来,而朱明也特意选取了不少新的东西讲述,让朱棣也是兴趣盎然。

“你说那欧罗巴如此多的小国林立,却能互相攻伐之余还抵挡住了强大的蒙古人,甚至曾向东扩张,也打到了天方之地,靠的就是那个基督教?”

此刻在大明以及更东的日本已经有无孔不入的基督教传教士了,朱棣对此也有耳闻,对于这种蛊惑人心的宗教,所有的统治者都是没有任何好感的,除非能够用它来麻痹人心加强统治,不过此刻大明已经有一个儒学了,完全够用就不需要麻烦这些外来的异端学说了。

几人正聊得开心之时,姚广孝开口说道:“小友胸中有如此丘壑,为何不安心留在大明,总算是落叶归根光宗耀祖。”

“正如我所说的,大明之外还有如此多的土地,为何局限于一隅,不管是丰年也好,灾年更甚,一不小心多生了几个娃,却又养不起,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孩子,我不过是想为同族们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已。”

两人都陷入了沉思:这朱明的话说起来也不错,也确实是个好口号,当年太祖反元时都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可见为同族谋取福利是一个多么高尚的口号,但朱棣姚广孝作为老道的政治家,他们不光要考虑天下人的利益,还要考虑自己统治的利益。

“不知陛下对帖木儿帝国所知如何?”朱明斗胆问道。

帖木儿帝国是蒙古人建立的仅次于当初蒙古的大帝国,此刻已经囊括了中亚西亚的一大片版图。

“虽然对于大明俯陈臣,实则不轨之心甚重。”

“在下曾闻其前段时间已取得天竺北部的疆域,若其势大,必将对中原不利。”朱明的意思很明确:帖木儿帝国确实是很牛的,以至于后来帖木儿帝国分崩离析了,一个逃出来的王室后代还能在印度建立起庞大的莫卧儿王朝,可想而知帖木儿帝国的疆域及影响力之大,虽说此刻在名义上帖木儿帝国是向明朝称臣的,但要说朱棣没有担心那绝对是假的。

如果让我在南洋展,我就能为你一直打到天竺去牵制帖木儿帝国,而且说实话天竺那片地方是热了点,但也还算不错,你总不能老是担心我往中原跑吧,朱明透露的意思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