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海外大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部分(第1页)

明只能是将一些还没有归入自己统治的地区当成空头支票开了出去。

满刺加地区茶叶专营之权,满刺加矿产开采权甚至是远离国土的一些荒芜人烟小岛的治理权都当成是白条让朱明给许了出去。

而商人毕竟还好打发,这国内势力的平衡更是无比艰难。

就如朱明回国时所见卢米的意气风发一样,毕竟他们这样被朱明所招纳的当地土人还是有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朱明当政的时候还显露不出来,但是当朱明走后,他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就渐渐的重了起来,所以王铜看到朱明回来时的如释重负和高兴还真不是装出来的。

对于朱明来说,卢米等人的权重并不是不可接受的,王铜也不过是代表着部分汉人的利益而已,他在抗争的,也是因为土人或是其他的利益团体挤占了自己所代表利益团体的利益而已。

但是朱明也从中看出了危险的苗头,若是所有的群体互相依仗、牵制、针对,那是最理想的现状,可目前某些集团似乎隐隐有脱离控制的先兆,这就不是好现象了。

尤其是郑和留下的这两人,想不到还真是个角色,不光是在自由城中站住了脚,而且只要看看他们那在正南街上高墙飞檐的大宅子,就知道他俩确实风生水起,这下郑和又给他们配备了精干的人手,这潭子水被越搅越混啊这二人在其中挑动,不知道朝中是否有人被他们所拉拢,真不知道会搅出什么事情来。

思考了整个国内的大趋势,又想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朱明决定对于政务这块暂时还并不作出多大的调整。

现在黑水明国发展的势头良好,但也还没膨胀到需要多加几个部门分权或是分担重任的地步,便是原来的几大部不变,继续各司其职。

但是执宰王铜和次宰卢米两人的矛盾似乎已经难以调和,这从他们一起向朱明禀报事情时几乎从没有过目光的交集和对话就能看的出来。

但是从表面上看,两人似乎都没有什么异心,既然这样,也不能处理的有失偏颇,看来这正职若是没有足够的压倒性力量镇住副职,果然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啊。

朱明将吏部户部分划给王铜来直管,这吏部管官,户部管民管钱粮,而且王铜原本就是管理着现在户部所负责的一摊子事,这两个权重的部分明确的交给王铜来管,让王铜的力量瞬间大增,以后卢米也没办法打嘴仗争权了,尤其是户部统辅马萨尔这个土人归入到王铜手下管理,又是一番牵制。

其他的几个部分则是交给卢米分管,既不会寒了他的心,但又是处于被制衡的地步,手下的也全是汉人主官,只能是踏踏实实干实事了。

政务的分配简单粗暴,朱明认为有自己在,这一切都翻不了天去,若是有运转不畅的地方,临时调整也就是了。

唯有军队的处理是最重要的事情。

现在黑水明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兵役制度,现下是施行募兵制为主,强制征兵为辅,但是又掺杂了奴隶士兵在其间,军制混乱,几大军团也是为了当年镇守和攻略地方为目的设置,现在仍然如此已经有些不合时宜。

国内已经慢慢稳定,按照朱明的想法,各地的维持和戒备应该有专门的一支驻留部队,这支部队应该是由强制服役的当地人承担,常年更换,不需要过于强大的军事素质。而对外攻城略地或是抵御外敌时,则需要有几支强大的募兵制军团来灵活应变。

如果按照这样的设想,国内的部队该裁撤的就要裁撤,该增加的还需要增加,这样一来,引起的动荡可就不是政务权利分配动动小手术可以实现的了,朱明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第一百七十一章 神威大炮】………

军队的改革提上了日程,就在此时一个好消息报到了朱明的案上——曾文雨的火炮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取得了突破。

定好了时间,在赵庆的陪同下,朱明几人来到了郊外的靶场。

武器装备向来都是放在研发的第一位重要的东西,现在黑水大明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再怎样发展的快,和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都是没办法比的,甚至与暹罗、安南之类的国家相比,富则富矣,但若说到全民动员起来的战争,可能还是略逊一筹。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部队精锐化就是必须的趋势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良的火炮对于利益在海上的黑水明国来说必不可少。

一行人来到靶场,工匠和士兵们早就准备好了,作为全权负责的曾文雨匆忙迎了上来,微胖的脸庞上沁满了汗珠。

“可有把握?”朱明劈头就是一句问,这门大炮对于自己的政权来说太重要了,若是成功了,平添一门利器,原本自己家强势的舰队从此纵横海上,估计也不用看几个国家的脸色行事了。

“国主,之前我们已经试过多次,必定可行。”

朱明微微点了点头,信步走到火炮旁边,火炮长度目测比起一人高度还长,炮口之处比海碗还略大,从炮口一直到炮尾则是慢慢的加粗。

关于这点也是朱明给出的启示,这个时代的工匠要么就喜欢将火炮做成直筒状的,要么就喜欢做成喇叭口的,朱明知道火炮从粗到细其中牵涉着火药爆炸时膛压的问题,但具体该厚多少,也是全无数据,他提出这个原则后也是凭着工匠们自行去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