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福宁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缺乏劳动力(第2页)

“我们到底在逛什么?”一上午漫无目的闲逛,大福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体察民情。”

“那你察出什么了吗?我是走累了。”大福停在原地不走了。

江琢浅笑询问:“那我们找个茶馆听书?”

大福听后立刻像上了发条的小马达,笑着在前面带路:“走,我刚刚就看到有家茶馆。”

这家茶馆的装修十分老旧,看上去已经有好些年没有翻新过了。茶馆的墙壁已经褪去了昔日的光彩,变得黯淡无光。天花板上的红漆也剥落了不少,露出了斑驳的木质结构。地面的石板有些凹凸不平,就连桌椅板凳都是破旧不堪。

除了大福他们这一桌外,整个茶馆里就只有另外一桌客人。

没有说书先生的茶馆,显得格外冷清和荒凉,空荡荡的茶馆里,回荡着的只有客人偶尔的低语声和茶杯碰撞的声音。

大福招来小二哥,轻声问道:“今日茶馆人怎么这么少?”

空旷的茶楼里,即使压低声音说话,旁人也能清楚清晰的听见大福的问话。

“外地人吧?”另一桌的客人嗑着瓜子搭话。

“对,路过此处,对这里不甚了解。”江琢将话头接了过来。

“哎,随州啊,没什么人了,有能力的该走都走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的,小的走不了的。你们来的也不是时候,若是秋冬季节来,这随州兴许还热闹点。”当地人边说边叹气。

大福好奇:“为何秋冬季节就会热闹点?”

“上山狩猎呀,每年十月份前后,正是打猎的好时候,那时也会有不少外地商人前来收货,随州也会热闹一点,唉。。。”

大福和江琢在茶馆又歇了片刻后,选择回到客栈。

“你说随州的现状是不是和嘉山一样?不,应该比嘉山还要好上一些。”大福沉声询问江琢。

“嗯,嘉山镇的人想要出来,就一个嘉山,徒步需要三天才能走出,比随州更为艰难。”江琢微微叹气。

“唉,又没有移山填海的本事,我还想着怎么带领嘉山人致富呢,就这一座大山,阻断了多少人的念想。”大福发愁,想致富先修路,这么大的山,若是修路得修到何年何月去了。

江琢听完鼓励大福:“别气馁,总会有办法的。你忘了,嘉山有水。”

大福听了,眼睛立刻迸发出闪烁的光芒,激动的开口:“对啊,我怎么忘了,水路也是路啊,我们可以修建码头,开通水运,一样可以带动经济。”

江琢看着大福兴奋的表情,不忍打击她。不管是修路还是建桥,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和人力。钱他有,但现在的嘉山怕是没有多少可以使用的人力。

修建码头所需要的工具,木材在当地都可以满足,唯独干活的工人不好征招。

随州离嘉山最近,若是当地人力充足,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但当地居民多是老人和稚子,是缺乏劳动力的。

如若从外地征招工人,费时费力不说,也不好统一安排管理。

江琢决定还是要先去嘉山当地考察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