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莫为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部分(第1页)

王氏往日的身子就弱,经过这一次事件之后,身子更是弱了。见不得一点风,听不得一点大的动静。她住的宫里更是比往日又多了几分宁静,恽在王氏的宫里走动,却感觉不到一丝热闹,少了很多人气。

半个月后,恽做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事情。惊得恽的母亲王氏从病榻上爬起求见长孙皇后请罪。很多年以后。柳淑君回想起恽做的这一件事时,还是那么地兴奋。

贞观五年的时候。恽就进封为郯王,虽然是个闲散王爷但朝会还是要列席的。那一日当皇帝陛下处理完所有争议之后,习惯的说了一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时。”恽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了。

“儿臣有事启奏。”恽双手捧笏板跪地启奏。李世民心里微微惊讶,自己地这个儿子从小就是胆怯的,从不主动主奏政事,难得提点他回答一些事情也是吱吱唔唔说不出个所以然地。怎么今天就有事上奏了呢?

李世民手一挥:“讲!”

“儿臣奏请父皇,请允许儿臣休妻!”恽一语惊动整个两仪殿,引得殿下众臣议论纷纷。疑惑的眼光一直在恽与赵道兴来回游移着,赵道兴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却又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李世民略一沉吟:“郯王妃所犯七出哪一条?”

“不顺父母!妒!”恽缓缓抬起头,朗声说出休妻的理由。“赵氏因听信他人之言与母亲起挣扎,并导致母亲卧病在床,赵氏不思悔改,不进床前服侍,反而与婢女嬉戏于宫中,如此女子怎能为行使王妃的权责?”

赵道兴听罢之后连忙上前启奏:“陛下,小女自小娇宠却也是懂得礼仪的,段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的。还请陛下为小女作主。”

一边是自己的儿子,一边是朝中重臣,李世民不免左右为难,清官难断家务事。只能宣布退朝。等众臣退去之后,又叫内侍将这二人叫了回来。

“恽,真的要休妻吗?”李世民首先问恽。

“父皇,娶妻当娶贤。儿臣不求女子有好容貌,也不求家产万贯,只想娶一个能与母亲好好相处的女子为妻。而如今赵氏不侍母亲,更是骄纵无礼,这样的媳妇实在是不可留。”恽有什么就说什么,看也不看一旁的泰山大人。

赵道兴也是有苦说不出,这个女儿是自己唯一的女儿,从小到大都是要金有金,要玉有玉的,一向是说一不二的主。当初强求这门亲事的时候,赵道兴心里有没了底,本以为嫁了人女儿会学乖一点的。没想到却成如今的这样。

“再无挽回余地?”李世民低声问。恽摇摇头:“父皇,恽再不考也不能要一个如此对待母亲的女子。”

李世民将赵道闪招至一旁正说着什么呢,就听到门外有人吵闹,于是打发了人看去查看,结果内侍回禀:“陛下,适才是郯王妃娘娘在门外吵闹,说果见陛下。”李世民看恽,又看了看赵道兴不由长叹一声:“宣!”不多时就见赵氏一脸泪容的走了进来,一见恽眼泪流得更凶了。

第三十二章决裂(下)

赵氏一身的打扮看起来是那第柔弱无助。试想就是平常女子被夫家休回家也是无地自容的,更何况她是要被一个王国的皇子休弃呢。弱不禁风的跪倒在地,唇未启泪先流:“不孝儿媳赵氏扣请父皇为儿媳做主!”李世民正烦着呢,再一看她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让内侍扶她起来立于一侧。

赵氏的心里是什么心思都有。之前请父亲求来恽这门亲事,是她自己的主意。作为赵家唯一的女儿,从小就是娇纵的,喜欢什么东西都会得到。可是到现在想想,自己就是一场笑话,自己求的亲事却要被人休弃。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赵氏在来两仪殿的路上心里一直反复在念着这一句词。进了两仪殿心里反而平静下来了,事情到了这一步不论做什么都迟了,还不若静下心来听听那个人要讲的是什么。

李世民指着赵氏对恽讲道:“有什么不满意就在这儿讲开吧!”恽用眼角斜看了赵氏一眼,看着赵氏的柔弱心底某一块地方就软了,但又一起母亲至今还在病榻上缠绵,这心就又硬了起来。

于是恽低着头思量着好聚好散,有些话也不能讲得那么直白点到为止吧。于是缓步走向赵氏:“成亲至今已经二年有余,你仔细想一下我与你相处的时候有多少?若怪我无情,只是我们俩都是那么骄傲的人,再这么相处下去,只怕到最后都不会开心的。还不如借着这次机会和离吧。”

赵氏珠泪顺着脸庞而下:“我不是故意让母亲摔倒的……”恽摇摇头抢白道:“不单单是因为这个,这个世界上我最在意的不是皇位,也不是权势,而我的母亲。你自己细想一下。从嫁给我到现在,你的心里可曾真正地对母亲有过孝顺的意思?每一次进宫与母亲交谈时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敷衍了事的?”

恽每说,赵氏的脸就白一分,心也就冷了一分。赵家并不是没有庶母的存在,只是在赵氏以往的生活里,那些女人不过是物品。不过是摆设,哪个又能在自己地面前说上几句话?嫁给恽之后,却延续了自己在家时的处事态度,却没想到这却成自己的良人心头的一块伤,伤了他。也伤了她。

赵道兴自从赵氏进屋后一直就未曾言语,但是从他的表情看来对恽所说地种种理由都是不认可的。但是对恽所用的理由却也是没有办法反对的,不顺父母,妒,这二样按在那个女子头上都是承受不起的。

其实说到底。恽还可以再给赵氏加一条无所出地罪名的,只是恽心里是明白的成亲到现在一年难得去赵氏房里一回,又怎么让她能个一儿半女出来?所以恽并没有将条摆出来说与众人听。

赵氏看着站在面前地恽。不由回想起初见恽的那个时光。那时,正值春日,城外桃园里桃花盛开美不盛收,赵氏与闺阁密友一同前去赏花。漫步在桃花林蓦然回首却见一位身着白色锦衣的男子立于不远处的桃花树下,看他的表情是那么的落寞。看着他的样子赵氏就想为他抚平眉间的不平。于是赵氏地少女心里就记下了那位男子。

那一日赏花归来,赵氏就让贴身丫头帮着打听那是哪家的公子,暗想要嫁就嫁这样的男子。终于探听那日所见的男子是当今圣上的第七子郯王殿下,并传陛下正要为七皇子选亲呢。于是求了父亲去攀了这一门亲。

怀着美好地希望上花轿。三拜九叩礼成,赵氏的心里一直很甜,脸上笑容也一直未断。幸福就是这样感觉吧。可是成亲第二天就没了新婚地气氛,自己嫁的良人并不喜爱自己,三朝回门。强颜欢笑叫父母亲放心。因为这是自己求来的亲事,再不好也不能说与他人听。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今朝是陪嫁的小玉,明日是院子里的阿兰,一日复一日看着自己的良人与他人恩爱,赵氏心底的苦越积越多,脾气也越来越坏。于是今天你宠那一个,那我就罪哪一个,你喜欢一个,我就打发出去三个,看你会不会来我。

只是这只是赵氏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将良人逼过来,反而让满京都的人都知道郯王妃的妒天下无敌,让恽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台来。于是恽就不喜欢回府了,在府外置了外室,这时赵氏摔光了房里所有的能摔的摆设之后,抓着贴身丫头的哭道:“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只想他看我一眼,我只想他喜欢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越走越远?”却没人能回答她这是为什么。

到最后皇帝陛下还是没能同意恽要求和离的要求。只是现在的和离与不和离已经没有区别了。恽搬离了郯王府,不再回去。而整个京都的所有说书人都知道恽和离未成,于是为自己的说书素材又多了一分而欢喜。要知道现在在京都的茶楼和酒楼里关于恽和赵氏的事情有无数的版本。

众人皆不论恽的对与错,单对那赵氏感兴趣,恨不得能飞进郯王府看个明白。但那终只是个想法。而赵氏自从恽离开之后,就一下子失去了打扮自己的心情,素衣青衫,居然看起佛经来。只是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赵氏都会对着城外桃花林的方向发呆,似乎是在回忆当年与恽的初次相见,又似乎是在看着院子里的那株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