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富三代从奶奶开街机厅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扩张(第2页)

“大家好,我叫颜浩,今年6岁了,我喜欢看书,大家都是同学了,我以后一定和大家一起认真学习,天天向上”

中规中矩。

朱老师也没继续为难颜浩,让他坐下了。

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美术。

这年头小学还没有英语,低年级也没有自然。

颜浩的同桌是个扎着马尾辫,带着塑料头箍的小丫头,牙齿缺了2颗,笑起来很好看。

很可惜是个学渣。

小丫头叫廖雨彤,颜浩知道她家就住在江宁街的街口那,父母原本是附近印刷厂医务室的医生。后来辞职出来在街上开了家诊所,接诊一些小伤小痛,卖一些常用药。应该算得上是殷实之家。

家里也算得上是做街坊生意,廖雨彤性格活泼开朗,和颜浩聊起来就没停。一上午过去,两人就成为了朋友。

中午放学,有些同学被家长接走,有些则是老师按照回家方向组织回家的“路队”。朱老师得知苑淑兰来接颜浩回家,且回家方向就是往老街方向后,就请苑淑兰担任这“路队”的第一日队长。往江宁老街方向一共有4个小孩,除开颜浩,廖雨彤,还有一个叫韦昕的女孩,一个叫周志的男孩。按距离来算廖雨彤家最近,出校门右拐50米到老街街口就是。周志家最远,在老街的街尾。

韦昕家则是和颜浩老屋差不多,老屋对面的儿童商店的楼上。

回家路上,苑淑兰还买了4罐健力宝,给几个小孩一人一罐。拜托他们在学校多和颜浩做朋友。一起好好学习。几个小孩满口称是。

周志父母和颜浩父母也算认识,周志的舅舅也是二轻系统内的。周志的爸爸在颜浩2岁生日摆酒的那家福通酒楼的经理,周志的妈妈则是自己开了2家服装档口,其中一家还赶巧了租的是颜浩家四海城的档口。当然这些都是后面二人熟络起来后才知道的。

正所谓一年级的啰嗦,二年级的哥哥,开学两个月后,班上的同学不论男女,全是话痨。除了不聊学习,什么都聊。

谁谁周末去公园玩了什么好玩的;谁谁谁周末跟哥哥去了溜冰场;谁谁谁家里红白机买了新的卡带好玩;谁谁谁和父母去了省城哪里哪里;谁家的家里的大彩电有几十个频道,用遥控器遥控。躺在床上就能换台;

93年就这样在这样的嘈杂中过去。元旦节后即将迎来考试。

苑淑兰为了激励颜浩,承诺如果考100分就带颜浩去省城动物园玩。颜浩懒得动,故意考答错,考了2个98。

不过苑淑兰还是很开心,带着一家子跑到省城,颜浩开不开心她不知道,苑淑兰倒是累得够呛。颜浩提议让颜跃进去学车,苑淑兰许愿驾照下来就给颜跃进买一辆车。汤丽清眼睛都放光了,拧着颜跃进的耳朵就答应苑淑兰一定会考下来。

94年开始,改制和下岗的大潮席卷而来。物价也飞速上涨。颜浩的大姑二姑三姑都没能幸免。虽不至于生活困难,但也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各自家庭的生活质量。

新年过后,颜浩的大姑两口子,二姑,三姑,都开始帮苑淑兰做事。工作都不累,工资都不少。算是苑淑兰对女儿们的帮衬,颜跃进两口子都没有异议。

颜浩知道现在苑淑兰的存折上的资金是越长越高的,但是购买力却是越来越低的。颜浩只好鼓动苑淑兰开启买买买模式,只买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门面。只要人家有出手的意愿,溢价20%也拿下。

前世颜浩不炒股。更加不会关注,从网络上零星的信息知道会有牛市,但是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则完全不知。也担心苑淑兰受不了股市的刺激。所以只能选择这稳健的方法来把现金换成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