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秦始皇---沙丘之变24(第1页)

魏征不得不上前泼一盆冷水:“陛下,这是未来的您取得的成就,但是天幕现在已经出现,那就意味着未来是会改变的。

如果您固步自封,沉溺于虚无缥缈不存在的功劳之中不作为的话,那您就不会成为千古一帝、更不会被后世夸赞!”

二凤陛下并没有被这盆冷水泼的不高兴,实际上只要魏征说的有道理,即使再不耐烦指着他鼻子骂,二凤都可以忍受!

顶多是回到皇后的宫中私底下偷偷地痛骂几句魏征这个老匹夫,自己出出气而已:“魏卿说的是,但没有天幕之前,我们君臣尚且都能创下贞观盛世、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现在天幕出现、对于我们大唐更是有利,所以我们应当要比历史上做的更好!立下不世之功!”

君臣一心,高呼:“陛下圣明!”

。。。。。。。

大安宫的太上皇李渊听到天幕上的这个小丫头大放厥词,什么毫无存在感的开国皇帝,什么骚操作的必然结果。。。。。。气的他面部充血,差点一口气都没有喘上来。

这个无良的后世之人!

你想夸世民就夸世民,扯着朕做什么?

想到玄武门之变的惨烈,自己退位,长子和小儿惨死,这个被禁锢在大安宫三四年的太上皇还是心脏一痛,那刻意遗忘了的记忆细节此刻全都显现在脑海里,他的外表好似平白老了很多。

“太上皇!”宫奴担忧的想着要上前搀扶。

李渊叹息,挥挥手:“别跟着朕,朕想独自走走!”

但他根本走不出大安宫,李渊看着外面的“神迹”,自己真的有错吗?

建成是嫡长子啊,嫡长子若是不能继承皇位哪会有好下场,世民是劳苦功高,但是朕也不是没有不承认他的功劳,封无可封还是给了天策上将的美名,朕只是想让他们兄弟好好的啊,朕有什么错,如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我们的二凤陛下登基之后,他“以古为镜”,认真总结了以往各个朝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摈弃了“严刑治国”的观点,接受了魏征的建议,

他认为,“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因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毙。君富而国亡”。这反映了二凤陛下的民本思想,他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君主应该为百姓谋福利、为百姓解忧!

但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本思想是虚伪的,是浮于表面的,陇西政治集团贵族出身的李世民就算再怎么“亲民”,但他始终维护的是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但是沐沐认为,凡事论迹不论心,不管我们二凤陛下实际上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么;但他说出这句话了,并且按照这句话去执行了,那他就是为民造福的!

一个本质虚伪的人,他为了名声做了一辈子好事,那他就是一个纯粹的好人。

二凤陛下的政策和措施都使得唐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度的发展,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李世民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他理所应当地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和爱戴。

在沐沐的印象中,对祖龙秦始皇的敬仰度是最高的,他的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对于二凤唐太宗李世民陛下的好感度是最高的!

强汉盛唐,我们以唐人而傲立于世界之巅,截止到现在海外还有属于我们中国的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