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帝国双璧----大汉的兴盛与衰亡18(第1页)

秦始皇考虑到这个问题,又一政令从中央发出,祖龙陛下下令官府牵头在荒山上种植数木并且严谨任何私人圈山。。。。

具体的政令由刚又被提拔上来的李斯审核然后颁布实施到全国,

以祖龙为中心实施政令的效率非常之快,现在大秦帝国并没有什么土地兼并的问题。

沐沐姑娘既然是站在黔首那一边的,又和自己的利益不冲突,始皇帝是不介意在这些事情上雪中送炭的,不

管会不会被后世记载,只要是做了始皇帝相信总是能改善大秦帝国一些状况。

扶苏公子现在忙的不得了,根本就没有功夫伤春悲秋,他的老师已经被始皇帝给“解聘”了;

也许阿父还是气不过历史上的他竟然选择自刎这么一个惨烈的结局,现在什么事情都要推给他。

尤其是和黔首打交道的,辛苦是真的辛苦,扶苏公子就算是见识到边关的残酷,也见识不到小民被层层搜刮的可悲与绝望。

这些都是在学堂上大儒不曾说过的,黔首是愚昧无知的,是奸诈狡黠的;

但扶苏公子这才慢慢发现,他们不是生来就卑劣的,只是活下去实在要拼尽全力,若不是有这些“小人”之道,早就被别人吃了。

扶苏公子看到的越多越发觉得自己以前是多么地浅薄,羞愧与懊恼一直盘旋在他心里;

对于天幕所说帝王应该运用百家学说而不是成为一家之代表才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是大秦帝国未来的接班人,这辆快速行驶的马车下面到处都是漏洞,千疮百孔,而每一个孔洞都是数以百计黔首的性命,牵一发而动全身。

扶苏公子有的时候尝试站在阿父的角度思考他颁布政令的影响以及目的,但轮到自己,扶苏发现自己完全做不到、因为实在太沉重了。

一道简单政令的背后都会牵扯到无数的势力和无数的黔首,明明是对百姓有好处的,

但是黔首们都不愿意改变,

他们实在胆小也实在可怜,只要一点点的波动就是家破人亡、卖身为奴的下场。

扶苏公子看到这些有时候特别无力,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沐沐姑娘所在的后世那些国家的领导者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竟然真正地实现到了大同社会,那不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

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竟然连黔首和官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在秦一场风寒能要了多少人的命,而在后世沐沐姑娘的口中竟然只是一点小病而且语气是毫不在乎好不上心的,

相对的,那就是不用在乎、不用上心,也就是沐沐口中的“医疗”很厉害。

诸子百家当中也有医者,但越来越销声匿迹了。。。。明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在各国都十分活跃,

但如今却总不见踪影,扶苏一直都没想明白这是为什么?

难道他们都这么不待见大秦吗?

。。。。。

达官显贵们对于需要喝热水这件事情没有太多的感触,因为他们本来也不食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