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柘枝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1页)

“……害得我东西杀砍、左冲右突、虎撞羊群被困在两狼山,里无有粮、外无有草、盼兵不到,眼见得我这老残生就难以还朝。我的儿啊!饥饿了就该把战马宰了,身寒冷就该把大营焚烧。宝雕弓打不着空中飞鸟,弓折弦断就为的是哪条……”

松崎清子忽然觉得不对劲,赶紧跑上前去,一脚把门踢开。只见孔平德吊在梁上,早已断了气。两旁悬着白色的纸,上面书着几个大字:“几经衰荣中华必胜。休逞猖狂倭寇终败。”一旁的留声机上,唱片转着,没了曲调,唯剩滋滋的声响。

林雅书正在家里,将几件旧日的破棉袄拆洗,将布片缝起来,替外公做一件冬衣。见孩子们回来,便问:“怎么今日这么早?”明杰道:“日本人来了,太公便让我们先回来。”说着,把手中的那副字交给林雅书,又道:“这是太公让我们交给你的。”

接过来,打开一看,是一副书法,上面写的是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林雅书看着这幅字,心里涌起不祥的预感。她放下手中的活,对孩子们道:“我暂且出去一会儿,马上便回来。你们几个好好待在家里,哪里都不许去。”

一出门,便觉得寒风刺骨。林雅书急匆匆地走着,心里慌乱不安。快速走了几步,又开始小跑起来,气喘吁吁地,眼看快要到孔府大门,她忽然停住了脚步。

孔府大门外的平地上,孔平德的尸体躺在那里。白发在寒风中凌乱,身上的棉袄破旧不堪。日本军人们呼喊着,欢笑着,用刺刀戳着他的尸体,一下又一下。林雅书用手捂住嘴,躲在一旁的墙角,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一个小小的声影冲了过去,喊道:“日本鬼子,放了我的太公。”林雅书一看,竟是明杰,不知他何时跟在自己的身后,来到这里。

一个日本士兵怪叫了一声,举起枪,对准明杰。林雅书慌了,赶紧扑过去,把明杰搂入怀中。她听见枪声,同时感觉到自己的大腿剧烈疼痛,低头一看,原来是大腿中弹。

松崎清子跑上前来,大叫道:“不许开枪。快给我退下。”一边说,一边过来,扶住林雅书,关切地问道:“雅书,你没事吧?我马上让医生给你治。”

林雅书推开松崎清子,又是一个踉跄,明杰赶紧扶住她,她才勉强站稳了。疼痛让她的额上冒出冷汗,嘴唇发白,这不光光是腿上的枪伤,更是失去亲人的痛。她咬着牙,道:“不必了。”顿了顿,又道:“我的外公已经死了。请你们放过他,不要再践踏他的尊严。”

松崎清子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带着日本士兵离开。

林雅书终究支撑不住,瘫倒在地。孔平德仰面躺在那里,尽管衣衫破旧,尽管伤痕累累,他依旧面容慈祥,仿佛睡着了一般。这个冬天是这样的冷,骨头冻得发出滋滋声。她听见明杰的哭声,看见明杰摇着孔平德的尸体,唤着他,让他醒来。她的泪也落了下来,一滴又一滴的,沾湿了干涸的土地。

第三十七章

林雅书腿上的子弹被取出,但终究是留下后遗症。王敬轩替她包扎伤口,神色凝重,道:“恐怕往后,你的腿便瘸了。”林雅书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腿上的疼痛一阵一阵蔓延。她见明杰呆呆地站在一旁,知他受到刺激,亦如她幼时那样,目睹惨烈死亡,笼罩在阴影之中。她不忍自己的儿子也陷入这样的境地,便把他拉过来,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道:“所谓命运,无非如此。一味追问为何会有这样的结局,终究得不到答案。倒不如一切顺应自然,让自己释怀。”明杰拼命地摇头,道:“我不明白,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却打不赢几个小鬼子。难道十个中国人杀一个小鬼子都杀不了?就像爸爸这样的男子汉,若是个个上前线去杀敌,我们中国还怕赢不了小鬼子?”

林雅书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愣。的确,中国人那么多,就算是十个人打一个,也是足够抵御外地。可是,四万万中国人在做什么?有多少人奋起抵抗外敌?大家都沉默着,躲藏着,不吭声,不抵抗。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千百年来儒家中庸思想的根深蒂固,还是封建奴性的侵蚀心骨?她看了王敬轩一眼,对明杰道:“你爸爸是个书痴,即使上了战场,亦不懂得如何使唤枪炮,到底是白白送死。如今他在这里,替百姓治病,也是尽自己的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让一个医生去杀敌,或是让一个士兵来行医治病,都是浪费。”

但明杰依旧是听不进去,歪着头,赌着一股气。林雅书看着自己的儿子,发现他的的确确是长大了,到了年少气盛的时候。只是因为这些年生活疾苦,食不果腹,缺少营养,他长得矮小,看上去依旧稚气。或许,在每个母亲的眼里,孩子终究是孩子,长不大的。

几日后,明杰离家出走了。留下字条,说是去城外找游击队打小鬼子。林雅书哭得眼睛红肿,王敬轩坐在一旁叹气。明杰这一走,不知能否活着回来。林雅书见过战场的残酷血腥,想到自己的儿子陷入其中,便坐立不安,担忧焦虑。她的旧疾复发,耳鸣一日比一日厉害,时常出现幻觉。淘米做饭的时候,手在水里晃着,忽然见血水涌上来,吓了一跳,再定睛一看,一切照旧。缝制衣服的时候,厮杀声漫天漫地的涌过来,夹杂着火药味,针刺了手指,才忽然醒悟,四周一片寂静。夜晚睡不安稳,即使睡着了,也是重复着噩梦,她仿佛回到过去,依旧是那个天真无助的女童,呆呆地站在旷野之中,周围是千千万万士兵的尸体。

她一日日消瘦,一日日憔悴,被内心的病折磨得不成样。但她沉默着,坚韧地支撑着自己,不让自己垮掉。她的丈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她的奶奶,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她的女儿,依旧不懂事,胆小害怕,向她索取保护;沛儿亦是没主见的人,什么事情都需要她拿主意。

这场仗,究竟要打到什么时候呢?

林雅书盼着中国战胜的那一日,等到那一日,她的儿子必定会回到她的身边。她期盼着,等待着,没有等到她的儿子,却等来松崎清子的信。

信是一个日本士兵送来的。沛儿正在天井里给菜施肥,见日本兵进来,吓得瑟瑟发抖。好在日本兵只是送信,并未多停留。

林雅书打开信,见上面清秀的字迹,是她熟悉的。松崎清子写得一手端正的小楷。

“雅书: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可能我已经不在。亦或,你根本不会看这封信,且作对我多年欺骗的惩罚。

来到中国,是我幼时的梦想。家族里有位先祖,曾经作过遣唐使,漂洋过海,来到这古老神圣的国度。我崇拜他,敬仰他,亦对中国充满憧憬。那么灿烂的文化,那么光辉的过去,泱泱大国,更突显日本的渺小。

当我知道我有机会来到中国时,我是多么地开心,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心里想着,我也可以如同我的祖先一样,为两国的文化和友谊,尽自己的力量。但是,我错了,一切并非是我所想。当我踏上这片神秘的国土,才发现过去的强盛不再,广阔的土地上弥漫着濒临死亡的味道。

接受训练,安排任务,我有了新的身份,新的名字。来到菰城,探访民间的古籍,将其运回日本,这是我的任务。为了天皇陛下,为了不让这些瑰宝被愚蠢的中国人毁掉,为了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繁盛。我凭着信念,支撑着自己,独自一个人在异乡,将思乡之情压在心底,将孤独寂寞之心掩盖在最深处。

眼看着,我们就要拯救着病怏怏的国家,就要替天皇陛下挣得无尽的荣耀,但我却渐渐地迷茫。我们究竟在做什么呢?杀害手无寸铁的百姓,□无辜的妇女,烧毁壮丽精致的建筑,这难道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我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理想和信念是什么?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泡影,消失在火光和血海之中,不见踪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去了哪里?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去了哪里?笔墨书画,琴棋歌赋,去了哪里?

我好想回家。想念冬日全家一起去神社祈福的日子,想念夏日穿着浴衣看烟火的时光。父亲坐在榻榻米上喝着茶,妈妈在厨房捏着饭团,弟弟妹妹们在院子里嬉笑打闹,木屐上的绳子断了,摔倒在樱花树下。我有一件和服,是我最喜欢的,上面印着樱花的纹样,及其美丽。穿着它,站在樱花树下,等待邻家大哥哥归来。然而,他已经死在中国的战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