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圈养之一家有断袖夫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部分(第1页)

谁也无法预料,就在大周雄心勃勃的挑战数百年来都以水战闻名天下的北夏时,大周昭光帝居然会被反臣诛杀,一夜之间江山易主。

高威的横空出现,以强悍狠辣的手段征服大周上下朝臣的手段顿时闻名于世;诛除朝堂内对自己反叛有异心的朝臣,让归顺者再次拥有名望地位,让反策者连坐株连,绝不心慈手软放过一人;对外行驶对西北军和禁卫军的招安,收编两军主将,同时扣留他们的亲眷在京中以便防止他们再生拨乱,为兴建的大兴王朝网罗强悍的作战部队,争取在政变发生后,意图镇压心怀叵测的宵小之辈;接着派出使臣游走于周边诸侯国,对此昭告天下,三百年的大周江山已经成为过去,大兴王朝将会代替其繁荣富强继续傲立在历史的舞台上。

这一系列的手段,无不显示着这位大兴王朝的新帝君是个多么有手段的政策家,也不难发现其实这场政变早已在大周滋生多年,一夕迸发,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一时间,本来因江山易主而显得人心惶惶的大周百姓在看见新任帝君竟然是个如此有手腕同时也不失大义的真龙天子,一心求得天下安康,风调雨顺的大周百姓也就放下惴惴不安的心,好好过起日子来。

毕竟,对于生与耕田之上的百姓来讲,谁当皇帝都一样,只要能让他们过的上好日子,不再连年出兵打仗,家里有米吃,有热炕谁,谁坐在那张龙椅上都不在乎。

只是,要人难以忽视的一点就是,高威虽然已经完全收编了朝廷内外,可至今还有一股势力他却迟迟无法收回来,那便是被花容月带出去打仗至今未归的淮南军;谁不知道,这淮南军在花容月的手里已经脱胎换骨,而且在高威的仔细盘查下居然发现,在花容月离京之前,居然早就将他一手训练的西北军的主将们悄悄带走,换而言之,花容月似乎早就猜到自己此去必然不会再回,所以一下子就带走了所有对自己有力的棋子,以图在高威发动政变后,自己留有余地,不管是将来他做什么,他手里的数十万大军都会是他最有利的武器。

大周朝江山易主,大兴朝已出现在世人面前。

花容月身为大周朝身份最为尊贵的镇国公,可算是贵族子弟、将门之后,故国破灭,生为有点血性的男人应该都会卷土重来,再次复国才是;只是没想到消息一经传出,他率领的淮南军在云海上却是毫无反应、并无动向,大有不管不顾之势。

一时间,花容月的动向成了全天下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有个消息在各国之间传开,那便是其实花容月此次出征就抱着一走不回的态度,只因三年前他的妻子周颜一家在大周被全家灭门,事后周颜虽然逃至北夏,花容月也对外宣布和周颜势不两立,其实这一切不过都是他做的一场戏;民间传言,当年在容郡王府中,周颜和花容月极为恩爱,可谓是伉俪情深、琴瑟和鸣,周颜的身份也是拜花容月的一直隐瞒才能诓骗与世人;周颜出走,九死一生,花容月身为镇国公,背负朝廷责任,不能因为自己的欲望和荣辱而陷百年来的镇国公府与万民的唾弃和不屑之中;为了保护镇国公的名声,为了扛起镇国公府该承担的责任,这才一直以来压抑自己,抛却儿女私情立身于朝堂之上。

这次高威政变,大周江山易主,也算是给花容月一个解脱的机会;谁都知道,镇国公府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保护大周,现在大周被灭,他总算是可以解脱寻找爱妻,再也不用忍受夫妻分离之苦。

这则消息一经传开,就收到了各国文人雅士的争相鼓吹和捻酸膜拜,大家都为牺牲自己成全家国的花容月捏了一把同情之泪,当年那个以荒淫无耻闻名天下的少年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只是这次,他传扬的是美名,再不是臭名。

只是,在人们口口相传这个苦恋成痴的爱情故事时,大家也都注意到了一点,那便是跟随着花容月的那数十万淮南军的归向;要知道现在周颜是北夏的征讨大元帅,如果花容月跟随周颜而去,恐怕这数十万水军可是白白送到了夏如君的嘴里;这数十万的虎狼之师,可是一块天大的肥肉,现如今当今天下本来就属北夏的能力最强悍,如果再有这数十万水军,恐怕一超独霸的姿态将会更加明显,而其他两国恐怕再也没有和北夏一争高下的能力。

现如今,被这种各样传言席卷的各国都处于摩拳擦掌静看情况发展的模样,而在北夏的朝堂上,各位言官更是争辩的滔滔不绝、唾沫横飞。

高坐在龙椅上的北夏帝夏如君一脸的倦色,一只大手撑着脑袋靠在身后的龙椅上,一只手不安的攥紧拳头放在膝盖骨上,看着在大殿上争辩的脸红脖子粗的两位大人,咬了咬牙后,还是按耐住这几天一直浮躁不安的心情,站起身,冷飕飕的看了一眼站在下面黑压压的朝臣们。

夏如君一站起来,坐在一旁拿着龙头拐杖的国师也跟着站起来,本来吵闹的跟菜市场的大殿瞬时安静,前面还争辩难分难舍的朝臣们各个抬着头,看向他们英明伟大的皇帝,等待着他的答复。

“大兴朝虽是初立,可实力不容小觑;高威不是个傻子,他深知现在各国的格局情况,所以才会在朝堂上和军队上使出招安的手段,以图将伤害降低到最低点,保存好大周的余威,震慑着企图乘机滋扰大兴的野心家们;花容月手握重兵固然应以收编,可是你们敢肯定他会真心想要归顺我们北夏吗?难道各位大人们就不怕他在深入我北夏之后,从里面来个一窝端吗?”夏如君冷冷的笑着,眼睛里闪烁着精明。

兵部尚书站出来,双手抱拳:“皇上,现如今大周被灭,花容月又是按兵不动,可见他早已有了异心不愿意再回去拯救已经没有了国君的故国;花容月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手中又有重兵,我们若是好生安抚,并许他在北夏同大周时一样的尊贵地位,想必他定然会带着淮南军投靠北夏,为我北夏效力!”

朝中御史郎听到这话,立刻站出来阻止:“兵部尚书这话说的未免太异想天开了,花容月可是大周镇国公府的人,镇国公府世代效忠大周可是从骨子里传下来的遵旨和使命;看看老国公为了保护昭光帝死在大周的御书房前就会知道,花容月是绝对不会效忠我们北夏的;兵部尚书急于招安花容月来我北夏,难道是想要为我北夏引来一个祸端,让我北夏走上大周的道路吗?”

兵部尚书是个带兵打仗的行家,他只会图谋对北夏有利的事情,只会在乎对方的兵力和能力;这说话言传哪里会比得上成天没事干了就知道捻酸说话,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言官御史郎;一张老脸顿时气得大红,刚要站出来和这御史郎再辩驳几句,甚至还有大打出手的意思时,坐在龙椅上的北夏帝却是不悦的咳嗽一声,一下就让差点又沸腾的朝堂再次安静下来。

夏如君一剂刀子眼看着因为占了上风而沾沾自喜的御史郎,一脸的不悦,质问:“王大人可是在变相说起朕早晚有一天也会当那亡国之君吗?”

御史郎王大人不过是个喜欢口头上占小便宜的言官,成天只会拿着书册和折子呜呼哀哉着各种各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对于这一点夏如君早就看不惯了,眼下又听见他这样一说,一下子心里起了火气,也不管这位王大人的脸面,直接就在朝堂上呵斥起来。

御史郎王大人一听见北夏帝的这番质问,顿时懵了,然后在听见耳边突然传来的一声窃笑时,一下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叩首道:“皇上请息怒,臣不是那个意思,是臣口德有失,望皇上明眼慧睛,一切明察。”

夏如君自然是知道这王大人不过是想要压住兵部尚书这才说了重话,只是这成天只知道之乎者也的家伙的确是不上进的厉害,几句话说出来居然不长脑子,什么混账话都感冒出来。

夏如君脸色不好看,这国师自然是看在眼里,国师在朝中的威望极高,在朝堂上其他百官都只站着的,只有他一人是坐着的就能看得出来他在北夏的分量不轻。

眼下,一直以来都喜欢沉默不语的国师在轻轻转动了几下手边的龙头拐杖后,躬身朝着夏如君福利之后,就捻着胡须看向跪在地上的御史郎,走上前两步来到他低着头颤颤的面前,声音虽然迟缓,却是字字句句,铿锵有力,声如洪钟:“带兵打仗的时候,你上不得战场,杀不得敌人,更献不得良计,可是在朝廷中领的俸禄却是比军营里的先锋官还要高出许多倍;皇上惜才,要你上朝听政,谁知你成天就知道拿着小事来说事也就罢了,还处处打压私底下与你并不交好的朝中良将;王大人,你当这个北夏的朝堂是姓王呢?还是姓夏呢?”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国师那双如鹰隼般的眼睛确实看着站在王大人前面的钟大人,在看见钟大人脸上一闪而逝的不悦和暗沉时,国师又低头看向跪在地上抖如鹌鹑的御史郎,不屑的冷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