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海传说2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部分(第1页)

了一筹。”古狐叹道:“这里风大,外面雨大,我有些不太适应。你要见我面目,就随我到中央花阁去,你我兄弟,慢慢谈叙。”也不待穆双飞答应,自己先抱着古琴,转了身体,直往长廊尽头而去。穆双飞朗声道:“我怕你不成,去就去。”果然抬步就走。意切尼姑恐古狐布下陷阱,提着长枪跟随在后,走了数步,回头对九华道:“你们两个留在这里。”九华道:“留在这里来干什么?要是老虎来了,咱们还不给它吃了。我也要去,有它主人在旁边,不能丧了待客之道,那老虎也就不会加害我们。”金算盘不知那古狐心机深浅,本不想去,但听得小黑雷鬼适才如此说话,确实很有几分道理,于是不敢怠慢,急忙附和道:“只让穆兄弟和小尼姑两个人去,毕竟势单力薄,倘若我们跟去的话,多少有些照应。”

长廊七转八折,旁边景色变化错致不同,展眼望去,前面长藤假山之后,隐隐约约转出一处楼阁,屋檐高翘,上面未见什么吞脊稳兽,倒是镌刻着无数的仕女歌舞,悬下铃铛铜色闪耀,晶彩流光,被风轻吹,“当啷啷”直响。雨色青黛之下,那里反倒被一片小云月给遮掩,雨透不过,滴水不沾。所谓小云月,乃是天地之间的一种异象,传闻是天宫织女但凡有织得不甚满意的云锦,便随手扔在琼楼玉宇之下。霄汉之风从仙宫各处穿梭游弋,将这些废弃的云锦卷起,带着人间,便垂挂于天际各处,成为朵朵小云,几若贴着地面,方圆不过十余丈罢了。如此云锦虽被废弃,却也是神仙家物,颇有些奇异禀赋,自己奋强不息,偏要生色添彩让天上的神仙瞧瞧。于是往往幻化出各种图案,*山川、逍遥湖海,无所不包,无所不囊,其中或见一轮月亮的,便被人称作“小云月”。又见那小楼上,挂着一块精致的牌匾,上面书“绛芸轩”三个大字。楼前几株木犀花,花枝绽放,或遥遥朝着门户,或引颈斜向,对着云锦中的明月图案,几点若似跳跃的光芒从桂花纸上闪过,调皮玩闹般贴在小楼外影罗纱蒙糊的窗上,悄悄朝内窥觑。这些桂花叫做“常年桂”,顾名思义,能常年开花,累绽不败,是世上极其罕见的一种珍贵花卉,若非风水极好之地,绝难相见芳容。那从枝上窜出的星星点点明亮之物,灿若晨星,是桂花香香气凝结而成的结晶,无形化为有质,最是奇妙无比。楼旁左边,翠藓拥蓝,将下面的石板斑驳纹痕悉数掩盖,上面容睡一只丹顶白鹤;阁前斜右,一口小井,井旁生有一棵梧桐树,上面露水浓浓,似乎将栖息其上的黑鸦羽毛给打湿了。

意切尼姑瞧得一呆,脚步微缓,喃喃道:“好景致,好意境。”九华得了机会,笑道:“我早说了,这里的景致可比风铃庵强多了。”意切尼姑狠狠白了他一眼,并不说话。只觉得此刻心情,却似说不出的复杂,好象心满意足,又若惆怅茫然,既有几分欢喜,却挥不散丝丝忧愁。她那俏丽的脸上,神色变化,或是半嗔,或是略喜,或如晴鸟高飞,或如明峰落霞。穆双飞轻轻扯扯她的袖袍,低声道:“别呆了,这些不是凡间院阁。”意切尼姑乖乖跟着他走,喃喃道:“不是凡间的花园?那…那这里难道是仙境不成?”

确如仙境!不过又是几步,峰回路转,却看眼前烟笼处,又是一间小阁,那阁恰好在一块假山的凹处,同样不受风雨,选址极妙。阁前细窗半开,窗上挂着几条彩带,有红的,有紫的,有绿的,有黄的,有橙的,有金银双色等等,独独没有白色和黑色。再看阁前歪挂着一块匾,说歪却又不歪,不歪却又倾斜,横看竖看皆有不同,独显角度之妙。匾上书道:“混淆是非斋。”往前提了几步,方看见这间小阁楼的二层之上,被屋檐托着另外一块牌匾,乃是篆刻,写着:“任由你说便是。”金算盘颔首道:“原来如此,这是间混淆是非斋,既然不分黑白,所以窗前不挂黑白绸带。”意切尼姑不以为然,摇头道:“荒谬,为人怎么可以不分黑白?依我看,这地方才不是仙境呢?有些诡异。仙家之地,焉能不分是非、罔顾公道合理?”说完话,听得前面古狐阵阵冷笑,那笑声虽然充满讥诮,却似隐含无数悲愤。穆双飞淡淡道:“神仙同凡人一般,其实也有好有坏。人间君王有明君昏君,那天上的玉帝也有正邪之别?”众人愕然一怔,心中纳闷:“怎么天帝也有好有坏,难不成他是说天帝脾性喜怒无常,有时善良,有时邪恶么?”才要询问清楚,便看穆双飞已飘然走到了前面。

廊前尽处,衔接一座彩拱桥,下面是一条小溪。此刻外面的雨也停了,一派彩虹从远处升起,那虹影顺着溪水漂流过来,恰好和拱桥形成一个圆圈。虹影赤艳,拱桥是用粉红岩石砌筑而成,意切尼姑叹道:“说这里不是仙境,其实还是仙境,你们看,这一个圆圈如此奇妙,几乎没有半点瑕疵缺陷,暗合‘圆转如意’的意思。”只是古狐和穆双飞先后从桥上走过,竟没有半分的余情窥看旁边的景色。那古狐是此地的主人,对如此景色看得多了,自然无甚为意,可是穆双飞亦然双眼紧紧盯着他兄长的背部,面色虽淡,却难隐胸中惴惴不安之情。

过时小桥一端,有一颗极大的并蒂莲,被两块灰白色圆滑岩石夹在中间,石中有一个坑洼,洼内蓄水,那莲就从里面长出来。至对岸,又见一株芍药花,花色艳美,颇有“花中女相”之风采。传说百花之中,牡丹为王,芍药居相,其余诸花俱按本身品貌序阶排列。这芍药花虽然甚美,盛开大朵,可是根下周围,却被一圈白釉金边的小瓷栏围住,若似困顿难出。意切尼姑站于小桥之上朝远处眺望,见得天际无边,云蒸霞蔚,山阴重重,颇为宽阔,本是欢畅豁达,此刻瞧见芍药之景,看那小瓷栏将之团团围定,不由又是一阵憋闷填赝,胸臆难抒,忖道:“奇怪,自从来了此地,景色虽然都是极好的,可是韵致气息大不相同,心情亦然随时变换。这芍药花本该明媚无双,怎么我好象听得她在哭泣一般?干吗要用一圈小栏杆将之围定,就好像画圈成牢,生怕这芍药花逃脱似的。”

前面是嶙峋假山,不高不矮,不阔不窄,一切皆恰到好处,山中一条台阶,可上假山山顶。顶上有座小亭,仰视之,就好像一位美人娇花照水,正细细妆扮自己。亭中有屏风,上面花草虫鱼栩栩如生,各有特色。只是古狐上了亭中,不过端起石桌上的小茶盅喝了一口水,又顺着另外一侧的小道往山下走去。九华本是个不耐烦游山玩水的人,可是见周围无不奇异妙彩,倒也怡然快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回酒澜香气(上)

第二十回酒澜香气(上)

山道朝下,台阶引上一处庭院,周围用红花绿草、紫藤青蔓编成一圈篱笆墙,墙上有鸟,看见人来,纷纷飞起,可是窜上半空不过数丈,便好似爪上被一根根看不甚真切的绳索给拴缚,“扑啦啦”展腾着翅膀,却上不了云端。意切尼姑再也忍耐不住,问道:“这里花被围,鸟被束,处处皆不自由,究竟是什么所在?”穆双飞指着院中西南角闪出的一座阁楼,道:“你去看看哪里有什么不同?风铃庵庵主见识广博,想必也应该和你们说过一些奇闻异事。”前面的古狐也停下步来,抱臂而立,似乎留出时间让意切尼姑观看。

那阁楼形状颇为奇特,乃是五根柱子从大地破空而出,每根柱子上皆镌刻着不同的花纹,且涂抹了颜色。一面是“吞环负钺兽”的兽头,此兽本是上古传说的凶兽,相貌和狮子略有几分相似,可犹为可怖狰狞,嘴中衔接一个大环。那环并非门环,不能扣磕,别有一番讲究,此环寓意芸芸众生的人生囚牢,但凡有人被此凶兽盯上,那其终生都陷于象征困苦辛劳的圈环之中。凶兽背后有三根长钺,乃是“一命二运三风水”的象征。凡人若要得脱解放,除非自己能运用三钺之一的武器,或凭《易经》转命,或用神法旺运,或摆风水大局斗煞,不懈努力,永无气馁颓废,然后可得成功。

转过此柱,举步走至第二根柱,看上面的图案,却是六根棍子,有单节的长棍,有双节的短棍,棍头一端皆朝向同一中心,彼此相隔距离均匀,呈车轮辐辏之状。这却不是棍子,乃是代表阴阳二气的阴爻和阳爻,长棍为阳爻,又称九阳;短棍为阴爻,又称六阴。将它们按照不同序齿排列,可得不同卦象。若取三爻结成单卦,可得八卦;若衔六爻配成复卦,则有六十四卦。卦运周天,穷尽宇宙奥秘,变化无穷。又看这阴阳爻的两旁,各有一根大拇指,一根拇指朝左上歪斜,另外一根朝右边倚贴,表示无论是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有先后八卦和后天八卦之分,各自象数不同,各自的运用也大不相同。先天卦为伏羲所作,《连山》、《归藏》都属于此易,乃是“乾”南“坤”北,而后天卦却是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羌里,洞穿玄机造化所作,乃是“离”南“坎”北。

意切尼姑又看第三根柱子,刻着一个将军,凤翅金甲,外面罩着一身绯红战袍,初瞥之下有些眼熟,但一时半刻之间,想不起哪里瞧过。等九华在边上眨巴眼睛,蓦然咦呼,说道这将军和那地佐星火温侯吕伯涉颇有几分形似,方才反应过来,不禁心中凛凛,暗道:“不错,这也是披着斗天甲的那三千神将之一,只是此人绝非吕伯涉,不知道他是被化为石像的其余一百单位精英豪杰之一,还是那被囚禁于地狱黑暗处的二千余普通将卒之列属?”穆双飞道:“你不用踯躅,只看其盔甲之状,便知道必是地佐星的同伴,也是一百单八神将之一。”说话之间,忽然瞥看古狐一眼,冷笑道:“可惜这些人法力虽强,却偏偏缺心眼,老实厚道得可以。不过别别人耍些什么手段,便即上当受骗。”金算盘暗道:“他是说当日吕伯涉和大力魔王较斗比武,打得正酣之时,却被古狐琴声诱惑,撇下战局而去吧?奇怪,他怎么说那地佐星火温侯吕伯涉是上了古狐的当,也不晓得究竟吃了什么亏楚?”古狐似是哼了一声,目光如电,扫了这边一眼。他眼目极是艳媚,可是这一扫之下,却好似小刀子一般锋锐无比,只惊得金算盘不由激灵灵打个寒战,深恐他生气起来,却召唤那老虎过来示递惩戒,登时心惊肉跳。

过去便是第四根石柱,表面景象却有不同,粗看之下,似乎镌刻了一圈花环,可惜定睛细窥,却是一大串护身锁首尾相衔而成,略算一下,大概有二十余枚,形状皆差不多,但是锁面的图案彼此迥异不同。譬如一枚护身锁的中央,乃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鹤,鹤下一汪寒塘,工艺极喜,那鹤影竟然能在塘中映出隐约几点影影绰绰的形象,意韵之深,让人遐想。锁土外还有两句诗:“寒塘最静人皆杳,独鹤苦寂奈何天?”却是鹤案护身锁的铭文。再看其旁边的护身锁,却是镌刻着几朵梅花,花瓣洁白,呈现出半透明之色,自有一股冷傲之气,观之奕奕若生。旁边也有铭文,书道:“都道香自苦寒来,奈何不享三春晖?”再过去略上,那枚护身锁却刻着几颗星星,乃是青龙七宿。既然有青龙七宿,必然还有其余星宿相随,果然,紧挨着的便是朱雀七宿、*七宿、玄武七宿的护身锁,各各铭文都有不同。

最后一根柱子上,刻着一面纤细薄巧的屏风,其似乎俏立于一间香房闺阁之中,别有一番韵致。旁边有一张竹椅,上面湘竹斑驳,既错落有致,有叠散齐整,本是湖南难得一见的金点湘妃竹。这种竹子外表华美富贵,又最是轻巧无比,从来都是由手艺极巧的工匠制做成扇子、箫笛等工艺品,价格不菲。可似图刻这般做成椅子,真是前所未闻,若说是为了突出富贵,竹椅之淡雅气质恰恰和富贵相抵突。其实何止是椅子如此,且看屏风背后,露出半截案台,边缘盘花簇莲,上面痕迹分明,原来也是用金点湘妃竹制成。意切尼姑看了良久,恍惚觉得自己便走入这闺房香阁之中,案椅清凉,颇溢芬芳,屏风旁似乎能转出小姐丫鬟,一个请捏小扇,一个捧着托盘茶盅,请她坐下闲聊。九华见她神不守舍,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方始惊觉过来,犹然留恋不舍,暗道:“也不知世上可真有如此一处所在?”

五根柱子的顶头,齐托着一个小阁楼,说是阁楼,却甚为窄小,四面窗户皆开,前后风息穿引,但是因为位置较高,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形,却瞧不甚真切。意切尼姑往后退开几步,踮立于一块假山坐石之上,一手搭着荫棚,一手撑着那红缨长枪,朝里面仔细窥看。九华小孩儿天性,最是烂漫,那好奇心丝毫不亚于她,虽然也跳到了那石上,毕竟身微,目光怎么也够不到窗楣下侧,急得直扯意切尼姑袖口,问道:“里面有什么?”索性又顺着那长枪朝上爬去,他本就轻巧,瞬间便搭起架子。金算盘也想看个分明,不过那石面狭窄,不好再站人,只好怏怏作罢,只问那九华:“怎么样了,有什么稀奇古怪啊?”

小阁楼里面,摆了一张小床,床上若似躺了一个病患,身上盖着白被,旁边尚有一个矮炉,托着一个药壶。那药壶冒着热气,白雾层起,若似熏蒸药草。两个小矮人身披麻布,脸戴面具,手上各自提着一把扇子和一个状若拨浪鼓的物事,你攀着我,我牵着你,绕着圈跳舞呼喝。那面具画的五彩斑斓,大目獠牙,甚为凶恶。旁边还有一个小童,侍立墙壁,吹着唢呐,可是那唢呐不闻音息,处处透出诡异。九华咦道:“这是在干什么?是在跳舞吗?不过这舞蹈可是难看得紧。”意切尼姑摇头道:“可以说是跳舞,却又不是跳舞,乃是殷商之时的一种巫术举止,祷告天地鬼神之用。我看那床上躺了病人,床畔设有汤药炉架,两位施巫之人或是巫医,即将巫术和医术结合起来,替人治病。这间阁子,应该叫做五福台。”说到这里,脑中蓦然灵光闪动,跳出一个念头来,不由咦讶惊呼,扭头看着穆双飞,一双俏目中写满了不信,嗫嚅道:“骗人,骗人,这里难不成是云山梦闺阁?”

穆双飞村料得不错,当日这意切尼姑在风铃山修行时,与一众小师姊妹在庵后花园歇憩,自然不免夸道这园林是如何的雅致美丽、风情无尽,后来被精奈神尼听到,笑责道:“你们也都是出家的小姑子,怎么还说些‘风情’类话?不过真说风情美景,世上真景极多,不胜枚举,可是假景却只有寥寥三处。”那时小尼姑都很好奇,于是恭敬施礼,然后缠着庵主述说究竟,什么叫做假景,难道因为颇有人工穿凿加工,所以就算不得真景吗?精奈神尼其时笑道:“你们这些孩子,说的又是糊涂话了,人工斧凿、加工修饰有什么干系?要是能和天然景致混若一体,那也属真景。我所说的假景,乃是天界、化外魔界和阴间的三件宝贝,这些宝贝,可大可小,小时能笼于袖中,随身携带;倘若变大了以后,则四面八方绵亘数里,山水呈情,楼阁缤纷,瑶华布锦,奇草喷香,贵禽林中飞,瑞兽河边吟,其中可以容人慢慢歇憩,或抱衾安睡,不耐言笑频频,或烹茶煮酒,论谈天下英雄。”她又专门说那天界的宝贝,正是唤作这“云山梦闺阁”,园中大小景致数十处,巧夺天工,穷尽造化,皆按照东南西北、对应春夏秋冬四季布置安排,也顺口说到其中一处唤作五福台。群尼听了,都是羡慕不已,女孩儿家相互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