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假如光绪不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可是,光绪下不了杀她的决心,怎么会下密诏要别人来杀她呢?

2.光绪衣带诏的真假

戊戌政变之前,光绪感觉到了形势的紧张严峻,颁密诏交杨锐带出,因为害怕出宫门时被盘查发现,所以此诏是写在衣带上的,后世称之为“衣带诏”。 康有为在给英国教士李提摩太的信中,附录了衣带诏的内容:“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衰朽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可与杨锐、谭嗣同、林旭、刘光弟及诸同志妥速密商,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期盼之至。”

此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号召华人保助光绪,成立保皇会,其依据就是这个衣带诏,因为诏中光绪帝请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所以康有为认为自己的行动是奉诏行事,是理直气壮并且十分正义的。

但是康有为还在日本,未赴加拿大筹建保皇会时,同为维新派人物、也逃亡日本的王照就揭露说康有为所带的密诏是假的;王照有一个和日本人的笔谈稿,其中说:“今康刊刻露布之密沼,非皇上之真密沼,乃康所伪作者也。而太后与皇上之仇,遂终古不解。此实终古伤心之事。”

王照认为伪造密诏并且刊刻出来,让慈禧信以为真,以为光绪真的有意让康有为等人搬兵围园杀自己,所以对光绪恨之入骨,他说:“皇上密谕章京谭嗣同等四人,谓朕位今将不保,尔等速为计画,保全肤躬,勿违太后之意云云。此皇上不欲抗太后以取祸之实在情形也。另谕康有为,只令其速往上海,以待他日再用。无令其举动之文也。”

按王照的这个说法,光绪的密诏根本不是颁给康有为的,而是颁给谭嗣同等人的,并且密诏的内容是让他们几个筹谋保全皇位,且不能有违慈禧的意思。在日本时,康有为及其弟子将王照囚禁起来,孙中山等人去与梁启超见面,王照猛然间跑了出来,大喊大叫,外人这才知道了王照的存在。后来王照为日本人平山周等救出。

第九章 光绪是否准备发动针对慈禧的政变(3)

王照在百日维新期间曾上书请慈禧、光绪到国外游历,以增见闻,得到光绪的大肆嘉奖,赏给他三品顶戴,并将阻扰挠王照上书的吏部尚书、侍郎怀塔布等六人全部撤职,所以,康有为等人都视王照为帝党人物,即自己人,所以王照有可能见过光绪的密诏。

另外见过密诏的人自然是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和梁启超,不过,戊戌六君子在政变后随即被杀,而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弟子,又随康有为办保皇会,他自然认为康有为所持的密诏是真的。

好在除过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个见过密诏的人,他就是袁世凯。因为谭嗣同去法化寺说服袁世凯带兵进京,必须有光绪帝的密诏,才有说服力。

3.袁世凯日记中的密诏内容

谭嗣同去法华寺见袁世凯,时间是八月初四的晚上,袁世凯日记中记载了当时情形:

那时袁世凯正在内室点着蜡烛,草拟奏稿,忽然听见外室有人声,紧接着守门的人就拿了一张名片进来了,说有一个军机大人姓谭,自称有要紧公事求见,不等传请就进来了,现在客堂等候。袁世凯急忙将名片拿过来看,这才知道来人是谭嗣同。

袁世凯知道谭嗣同是皇帝的近臣,甚得皇帝宠信,他突然晚上来访,应该是真有什么事情。袁世凯放下笔就出外见谭嗣同。谭嗣同先恭贺袁世凯被皇帝破格提拔为兵部侍郎候补,然后称有密语,要入内室详谈。

袁世凯非常惊讶,只好将谭嗣同延入内室,屏去从人,两人先叙了几句寒温,互道久仰,谭嗣同还给袁世凯相面,恭维他的面相有大将的格局,袁世凯当然要谦虚几句。这时谭嗣同忽然问:“你初五进宫请训?”

所谓请训,就是面见皇上,汇报工作后听皇上的指示。袁世凯就说,现在英国军舰在天津海面上游戈,他正写奏折,准备明天请皇上训示,请训之后就要立刻赶回天津。

谭嗣同说:“这件事不需忧虑,目前最可忧的,是内患而不是外侮。”

袁世凯不明他话中之意,急忙问原因。谭嗣同说:“你我同受皇帝的殊恩,必须报效。现在皇上有大难,除过你再无人能救。”

袁世凯大惊下脸上变色,说:“我袁某世受国恩,怎能不肝脑涂地,报效皇恩呢。但是皇上有什么大难呢?”

谭嗣同说:“荣禄近日向太后献策,要废黜皇帝,你可知道?”

袁世凯说:“我在天津时常与荣相谈论,听他的意思,对当今皇上十分忠心,丝毫没有想废黜皇帝的意思,你说的肯定是谣言,绝不能相信。”

谭嗣同说:“你是光明磊落的人,不知荣禄这类人的奸诈狡猾,他在表面上与你关系不错,心里头其实对你十分猜忌。你为国事辛苦多年,人人都钦佩无比,可是在去年你才仅仅升了一个台阶,这都是荣禄在暗中抑制你。康有为先生曾在皇上面前保举你,皇上说:‘太后告诉过我,说荣禄常常说这个人,认为他跋扈不可用。’这话可是真的,知道这话的人也相当多。我也在皇上面前保过你,可屡遭荣禄的破坏。不过皇上最终还是弄清楚了,他说过袁世凯这个人心里面很明白,有人却故意说他不可用。正因为此,皇上才专门提拔你。袁公,你如果真有心救皇上,我有一个办法。”

谭嗣同就从身上掏出了一张纸,有点像名片,其中写道:荣某谋废立弑君,大逆不道,若不速除,上位不能保,即性命亦不能保。袁世凯初五请训,请面付硃谕一道,令其带本部兵赴津,见荣某,出硃谕宣读,立刻正法,即以袁某代为直督,传谕僚属,张挂告示,布告荣某大逆罪状,即封禁电局铁路,迅速载袁某部兵入京。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大事可定。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光绪是否准备发动针对慈禧的政变(4)

谭嗣同将这纸拿给袁世凯看,并说:“袁公如果不照我的办法行事,我就死在你的面前。”

袁世凯看了那张纸上的话,吓得魂飞天外、面无人色,连忙问:“为什么要围颐和园?”慈禧就住在颐和园,围园,必将不利于慈禧,袁世凯正因此才胆颤心惊。

谭嗣同说:“不除掉慈禧这个老妖婆,国家就有难。此事在我,袁公就不必多问了。”

袁世凯说:“皇太后临朝听政三十年,很多大难都是她摆平的,她因此才深得人心。我的这些部下,我经常用忠义来训诫教导他们,现在让他们干这事,那肯定不行。”

谭嗣同说:“不用愁,我雇了几十好汉,还发电给湖南召集人手,不几日湖南的人就会到达,去除慈禧,我完全能够做到,用不到你。但是袁公你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杀荣禄,二是围颐和园。你如果不答应我,我就即刻死在你的面前。你的性命在我手中,我的性命也在你手中。这件事今晚上必须商量妥,我还要回宫,请皇上按我们商量的降旨。”

袁世凯说:“这件事太大了,怎能草率决定,你今晚就是杀了我,我也定不下来。并且你去请旨,皇上也未必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