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假如光绪不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现在想来,光绪在瀛台,最可惜的是珍妃不在身边,如果允许珍妃与光绪同住,那瀛台岛就不啻于洞天福地了,光绪可以在这儿打鱼种地,珍妃可以在这儿采莲唱歌,别说幽禁十年,就是百年千年那又何妨。

事实上,远在乾隆时候,精打细算的清廷就允许在瀛台种地,当时乾隆下旨说:

瀛台等处,著于膏腴之地,善为播种油菜,民租水田所收稻草,俱交户部喂象。

因为有这个传统,慈禧也在这儿也给自己弄过自留地,徐珂的《清稗类钞》就记载慈禧在“瀛台种荷万柄,孝钦后(即慈禧)每令小阉采其蕊,加药料,制成佳酿,名莲花白,注于瓷器,上盖黄云缎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醇。”用莲蕊来酿酒,慈禧也算精于打小算盘的人了。

这个精于算计的女人,当然不会让珍妃与光绪同住瀛台,她必须折磨光绪,让他孤零零独自在此受无穷的寂寞孤独和煎熬,若是光绪在难熬的孤独与煎熬中死亡,那更会让她大快心怀。

六.历史的玩笑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与光绪有点相似的帝王,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两人的相似之处是:都曾经是一国之主,后半生都是在幽禁中度过的,都是被人用毒药害死的。当然,也有很多不同处:李煜是国亡后被抓到敌国的首都幽禁的,光绪却是不甘当亡国之君,欲奋发图强时被当朝太后所幽禁;李煜的前半生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光绪的前半生却是淡泊自奉、艰难备尝。

两相对比,可以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光绪正是为了避免落到李煜那个下场,这才发奋图强,实行变法的,可悲的是,这反而导致了他的幽禁。这很可悲,也很可笑,看来历史并不总是相似,历史经常捉弄相信它的人。

当歌舞升平的南唐被宋军攻破,李煜被宋将曹彬押赴汴京时,李煜又愁又痛,泪流如雨,作诗说:“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当时的人后世的人却以此嘲笑他,宋太祖就说:“李煜若肯以作诗功夫治国家,岂吾俘也。”

后人谭莹也笑话他,说:

伤心秋月与春花,独自凭栏度岁花,

便作词人秦柳上,如何偏属帝王家?

光绪是大儒翁同和的弟子,翁同和饱读诗书,李煜作诗亡国的事不会没给光绪讲过,光绪自己终生读书,对南唐亡国的史事自然也十分清楚,可能正是因为李煜亡国的教训,光绪才不惜一切,奋然而起,力图挽救国家的败亡,他不作诗,不好女色,更不花天酒地的玩乐,可这又怎么样,瀛台就是专囚他这想变法想强国的人的,因为要变法要强国就必须有权柄,并且变法怎么也要带点风险,而慈禧既爱权柄,又老了,不在愿意担任何风险,套用宋太祖的话,慈禧会说:“光绪若用变法的劲头来作诗,我岂肯禁他于瀛台。”

李煜在汴京被宋太祖幽禁,他当时心理上的感受只有一个字: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如江如海的愁绪里,李煜只能以回忆往事来打发时间,江南故国的岁月,颇有一些可供李煜回忆的温馨往事,花天酒地的快乐、美女如云的旖旎,在醉生梦死的繁华中,大周后、小周后如一轮先后升起的明月,让李煜前期的人生变得甜美无比。

幽禁中的光绪,想来回忆往事也是打发时间的途径之一。只是光绪没有李煜那些花天酒地、美女如云的经历,虽然他有一后二妃,但他对皇后、瑾妃都不爱,对她俩没有感觉,他爱的只有珍妃一个,在光绪的内心世界里,珍妃便是一轮月亮。

当年还是自由之身时,光绪与珍妃避开慈禧,像天下所有相爱的小儿女一样,相随着在内苑的花木山石间徜徉,累了,他们就席地而坐,这时,光绪忽然灵机一动,吟出一句上联:

二人土上坐

这随口一句看似简单,实则妙绝天工,两个“人”字在“土”字之上,刚好就是一个“坐”字,且与光绪珍妃一左一右席地而坐的情景神似。

聪颖的珍妃见光绪兴致勃勃,含笑看着自己,于是思索着,对出了一个下联:

一月日边明

这个下联用的也是拆字法,“月”在“日”字旁边,便和成了一个“明”字,光绪是皇帝,将他比作日,倒也贴切,可惜的是珍妃不是皇后,不过在光绪的感觉里,心灵上的月亮确非珍妃莫属。

这个流传的故事很可能是虚构的,因为光绪一直对吟诗作对没有兴趣,当然,也很可能实有其事。作为翁同和的弟子,吟几句诗做个把对子绝对难不倒光绪,只是光绪对这类事兴趣不大,最多偶尔为之。

因此,我总觉得历史与光绪、李煜二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将他俩故意互换了位置和时间。设想一下,如果将光绪和李煜再换回来,让光绪做南唐的国主,励精图治、发奋图强,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南唐本身相当富庶,在光绪精兵强国诸种努力下,很可能与赵匡胤有一战之力。李煜在南唐当政的时间长达十五年,这段时间足够光绪用了,练一支劲旅,南取吴越,北抗大宋,光绪极有可能成为南唐的中兴之主,受后世的尊敬推崇。

反过来,让李煜来做光绪,顶替光绪这个名号,不理政事,只在宫中吟诗作词、留恋风月,偶尔兴起,再作几首歌颂慈禧老佛爷英明睿智的诗词,虽不一定就能哄得慈禧笑靥如花,但想来绝不至于有牢狱之灾、幽禁之苦。

第十六章 立宪成功,40年内中国能否达到世界强国的地位?(1)

这只是个假设,假设光绪复出并顺利立宪,中国成为虚君制的共和国,革命没有发生,国家也没有分裂,一切的论述,都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展开。通过这个假设,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很多发人深思的问题,比如富与强的关系,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天下的概念和国家概念的关系,等等等等。

在顺利立宪之后,中国从此步入了依法治国的轨道,包括皇帝在内,人人受宪法的约束,而老百姓也从宪法中获得了基本的*,中国式的*政治开始运行,清末社会聚集的诸多矛盾将因此得到化解。这时候,革命已经失去了主要的理由和动力,立宪派的目的也已经达到,社会将由动荡而进入平稳良性的发展时期。

在预备立宪时,官制的改革使中央政府已经掌控了全国的大权,在此之前,军权也从地方收了上来,地方督抚尾大不掉的弊端得到了有效的竭制。由于没有改朝换代,立宪也不是以大规模的流血或者其他暴力促成,因此,固有的社会秩序没有受到冲击,更不会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由于立宪与地方自治并举,因此,作为当时社会中坚力量的士绅阶层将有机会进入中央和地方议会,参与政治,这些士绅,一方面是中国*政治稳固、并继续向前推进的主要力量,这些人是*政治最早的受益者和传播者,他们本来在过去就是官民之间的连接纽带,*政治的思想也将由他们扩散开来,逐渐传递给百姓。

*政治需要法律的保障,有最充足的条件以保障法律的严格执行,其条件是:

一.舆论的自由将对当局的执法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尤其会对热点问题、妨害民生妨害*的案例进行报道或者谴责,这将迫使当局不得不严格执法、准确执法。(关于舆论自由问题,在第 章第几节有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