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吾乃大官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部分(第1页)

林岚一愣,说道:“怎么的?”

“虽然那些杂碎不敢在民宅里头撒野,但难保做出些那石头堵路,泼泔水这样子的无赖事。”

“呵,还真是古月照今尘,拆迁旧如故啊。”

包成一愣,“您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儿?”

“听说过吧。”

“那您安心住好。”

林岚忽然想到一件事,道:“向您打听件事儿。”

“什么事您说。”包成这会儿心情好极了。

“金陵城是不是新来了个府尹,叫贾雨村的?”

“公子您消息还真灵通,才走马上任三天就打听这么清楚了。”

林岚道:“那麻烦您在帮我打听打听一个叫冯渊的人,好像是个地主家的子弟。”

“好嘞,包我身上包成的!”

“恩,听您名字就一定包成的!”

宅院的门被关上,顺溜端来了新煮好的姜茶,林岚喝了一口,说道:“顺溜啊,等明儿起,又有你要忙的了。”

“忙啥,少爷您吩咐就是了。”

“给你新做的小千里眼带了没有?”

顺溜点点头,说道:“带了呢,虽然比那个大筒子看得不清楚,但带着方便不少。”

“那就好。”林岚喝着姜茶,看着被烟雨弥漫的巷景,喃喃道,“姓薛的,不过,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他是租客,租的是包成的宅院,和薛家八竿子打不着,还能拿他怎样?

他笑了笑,又喝了口姜茶,忽然眉头一皱,声音低沉地说道:“顺溜啊……”

“怎么了,少爷?”

“姜茶里放大料是什么鬼!”

“呃……天黑瞎摸,摸错了……”

第117章 找事

林岚始终认为,越强大的朝代,对于文化、经济越是开放。科举仅仅是考经史一科,而且考纲的范围愈加狭窄,这样的开科取仕,完全是为统治者服务,对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显然是无益的。

林岚入学宫的第一天,便提出分科取仕。

文德书院的发展,显然是一个试验,也是一种进步,不过对于历史发展来讲,却是在退步。

姚祭酒听完林岚的建议,缓缓说道:“分明经、明法、明字、明算,这倒是能够人尽其才,可是有违祖制,即便你说服了我,你能说服这些学子吗?科举会试,能分科考试吗?”

姚祭酒的忧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来这里进学的学子都是想金榜题名,一旦分科,科举依旧是只考经史,岂不是断了人前程。

“姚祭酒,我想问您一句,做学问就是为了做官吗?”

姚祭酒沉默了片刻,他很想说,读书乃修身养性,知书达礼,然而最后还是沉默地点了点头。读书不做官,那还读什么书?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林岚自然不会愚蠢到反驳这个观点。读书,就他妈是为了当官,其他的一切都是瞎扯淡。

“那很好。既然读书是为了做官,靠读些经义当得好管吗?负责刑案的官员,连大京律都不熟悉,还如何断案?工部督造火器的官员,连基本的格物学都不明白,造出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火器,不是浪费国帑是什么?”

林岚这次的历史倒车确实得开,中华民族的算学、科学发展,在唐宋之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后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才慢慢落后,这科举归于单一的趋势,同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姚祭酒说道:“我看还是这样,先和文德书院的方法一样,学经史的同时穿插各类学问,至于分科取仕,还得让圣上定夺。”

林岚点点头,道:“那就按祭酒说的做吧。”他谈了口气,自己若是统治阶级,那便直接做决定了,很可惜,他不是,而且还得按照他们的规矩走仕途。

“你,就这么走了?”姚祭酒见到林岚要走,有些怀疑地问道。

林岚道:“不然呢?还跟您老喝杯茶?刚找了住处,等安定下来,再说学宫的事情吧。”

“也好,不知道林小友住何处?万一有事,也方便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