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血色帝王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 罪归可儿(第2页)

她主动辞去后位给爱妃再好不过了,既惩罚了他又取悦了爱妃。至于小儿子武观他也有点舍不得杀,但是他的罪行太大了,不杀如何给世人一个交待?

熊昆看出夏启的心思:“帝君,帝后深明大义自请罪责免得你为难再好不过,帝君应该恩准。至于五帝子实因年少易受人蛊惑~”

“父帝,我五弟确实是受人蛊惑才一反到底犯下大罪的。”仲康抢过熊昆的话为武观辩罪,他怕武观死前揭发他纵恿兵进都城逼老爸交权的事。

“仲康,他受何人蛊惑?”

“儿臣遵父帝圣旨、去五弟那传母后懿旨让他罢兵,他已有悔意想遵旨罢兵,但弟媳却力主继续进兵帝都逼迫你让位。”

伯康也说:“父帝,我四哥说的不假,儿臣去向五弟传达你的圣旨时,五弟确实想罢兵,但是五弟媳妇却说:

‘箭已射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咱们跟二哥还不样,还有勾结北狄人造反的罪过。现在罢兵父帝也饶不过咱们,即使不处死咱们,也会像对待神仙国师那样,永远囚禁失去自由,还不如拚个鱼死网破!’”

启帝信了,一定是可儿鼓动小儿子造反的,因为可儿的父亲防风氏是父亲禹帝下令杀的,可儿嫁给武观有险恶用心,她要寻机会为父亲报仇:

“既然是这样武观的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他流放东海孤岛,无召不得离开禁地。可儿实是造反主谋,斩首示众!”

武观为媳妇喊冤:“父帝,不关可儿的事,一开始他劝儿臣不要起兵造反,是我不听她劝起兵的,你不应该杀她!”

眷妇:“傻武儿啊,媳妇没了咱再找,命保住就行了,还不快谢你父帝天恩。”

“母后、父帝,可儿确实冤枉不该死!”

“武观,你再不知好歹连你一块杀!帝后妒贤忌能行为不端,是这次帝子们叛乱的主谋,实属罪大恶极,理应斩首示众,念其与我夫妻多年、生育多子之功劳,免去死罪,割去帝后封号、贬为庶人仍回避暑山庄养老。”

启帝又对这次平叛有功过的官员奖罚:彭伯寿功劳最大,加封保国侯大将军、复归大司马职位。

熊昆加封五司之首,领衔主理日常朝政。

败军之将伯菲被撤了司马官职,回任宫廷卫队长。

可儿被绑去刑场,午时三刻就要砍头,她泪流满面悔不当初、仰天高喊:

“主人,快来救救我,可儿还年青不想死!”她连喊三遍望眼欲穿,湛蓝的天空深邃高远连一丝白云都不见,她失望地低下头等死。

眼见午时三刻就要到了,刀斧手已经拿起酒碗往砍刀上泼酒,据说这样可以砍头不沾血。

可儿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突然一声清脆的鸟鸣从天空传来。

她狂喜睁眼仰望,天空中一个黑点风驰电掣而来,转眼间就来到头顶正是她望眼欲穿的青鸟。

青鸟收翅落下,鸟背上走下西王母,她一挥手去掉了可儿身上的绑绳,可儿扑到她怀里喜极而泣:“主人,你可算来救可儿了!”

西王母抚摸着可儿的秀发说:“傻孩子,谁让你当初不听我劝,执意要嫁给帝王家,帝王家是女人的坟墓啊!”

“可儿知错了,可儿悔了。”

“好,咱们走吧。”

西王母带着可儿上了青鸟,青鸟振翅腾空而去,刀斧手、监斩官和护卫的军兵都惊呆了,眼睁睁看着青鸟消失在天空。

以武观为主的帝子们的叛乱虽然平息,给启帝的精神上的打击太大的,他一下子病倒了,而且一直缠绵不愈,究其原因是宓妃的“功劳”。

启帝新娶了早就看中的宓妃又是爱不释手,密妃可算咸鱼翻身逮着了攀龙附凤的机会,为了争宠她使出浑身的节数取悦夏启,粘住他形影不离。

启帝的病稍好一点就禁不住宓妃的诱惑做爱不止,反复如此怎能不大伤元气,他的病好得了吗?

如愿被启帝进封为帝后的张贤妤拿不定主意,是让他精力耗尽早死,还是想办法救他?

她找来熊昆商量。

“帝后,为臣之见启帝现在还不能死,他现在死了反而对帝后你不利。从帝子们叛乱的事就看的很清楚,朝廷忠于大夏朝的大有人在。

现在他死了帝后和为臣都掌控不住朝廷局面,能登上新帝的一定是太子太康,只要帝后的儿子生出来让启帝改立太子,那时他再没了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