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调教大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部分(第1页)

好像开窍了!

虽然胡闹起来依然气得人抓狂,但是,每日课业却勤勉了许多,偶尔早晨起来散步,还能看见这帮孩子打熬完了身体,居然会端着本书在林间颂读。

授课之时,也和以往不一样了。以前,像杜师父这种老好人,经常是经还没讲到一半,下面已经扑倒一片,睡得香甜了。

但是现在,杜师父讲上一个时辰的枯燥经义,也不见几人睡过去。杜师父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水平越来越高,连这几个浪荡子都听得有趣了?

其实,是在中秋之夜,被唐奕这个贱人把心底的那一丝血性给钩出来了罢了。现在,大伙心里都憋着一股劲,都是一个脑袋两条腿,谁他妈也不比谁差劲。

再说了,连曹觉那个混蛋都特么知道要强,咱们差啥啊!

。。。

十月。

曹、潘两家的宅子终于修缮完工,两大家子人也陆续搬出了观澜书院。

但是,潘越却没走。

别误会,他可不是跟着范仲淹学文,而是拜了黑子为师学武。

潘少爷让曹少爷坑得不轻,曹觉留书出走,给潘越的信里特意提到,让他帮着揍唐奕一顿出气。

潘少爷多义气、多实诚的一个人啊,好兄弟临走所托当然要上心去办了。

只是,他要想揍唐奕,就必须得先打得过黑子和君欣卓。可他打不过黑子和那女煞神啊?于是,潘少爷决定拜黑子为师。

潘少爷的神逻辑就是——把你们的本事都学到我身上,那不就打得过了吗?

。。。。

而唐奕这段时间,除了学业,也没闲着。

一是,观澜终于消停了,他的民学也开始张罗了。

二是,回山下面的工程,唐少爷可不是开玩笑的!

现在,他不缺钱,想干就干。对此,曹佾和潘丰一点也不反对。

唐大郎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的买卖呀?

。。。

(未完待续。)

第175章 开民学

其实,在回山洼地上开河湾这个事儿,要是在别的时间段,确实还有点难度。因为工程太大,粗略一算,若是用一千民夫正常的工量,最少也得挖一年。再说,一下子上哪儿找一千民夫去?

但,现在这个时期,这反倒不是问题了。

曹佾直接给赵祯上了一道折子,说要分流河北灾区两千流民。赵祯自然高兴,现在朝廷被河北、京东的灾区拖累得寸步难行,能有人为朝廷分担,自然是好事。

赵祯立马下召政事堂,让文彦博拣选精壮之士两千,优先给回山送去。

文相公一看,这太好了。。。

于是,文相公买一送一,给回山发过来四千。

可把唐奕气坏了,这分明是让师侄坑了啊?

四千?那特么就是四千张嘴啊!老子的钱不是钱吗?

而且,赵祯是说给两千精壮劳动力。可文彦博发来这四千里,除了壮劳力,还有一半的老幼妇孺。这特么明摆着是送过来让我帮朝廷养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