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部分(第1页)

体一;肝阳型加肝、胆;肾虚型加肾、肝;气血亏虚型加心、脾;痰浊型加

肺、脾。每次取四至五|穴,其中主|穴二至三|穴,配|穴一至二|穴。

治疗方法:耳压冰片法:用废圆珠笔尖均匀按压|穴位处,找出痛敏感点;

或用耳|穴探测仪找出良导点;或用肉眼观测法发现阳性反应点(可见皮肤变

色、皮疹或糜烂、脱屑等)。用废圆珠笔尖用力按压敏感点,压出一个凹陷,

然后将二至三毫米大小的冰片(块状比片状疗效好)置于零点六平方厘米大

小的胶布上,贴压凹陷处,用力按压,以有酸、胀、麻、痛感为度,嘱患者

每日于三餐后及睡觉前半小时共按压四次,每次每|穴用力按压五十下,如头

痛发作时,可立即按压一至三分钟。外感性头痛贴压双耳;内伤性头痛贴压

单侧,左右交替,三日更换一次。顽固性头痛在神门、脑等|穴的耳背对应点

上用冰片或王不留行籽加压。外感性及肝阳型手法要重,按压角度垂直于|穴

位处。肾虚及气血亏虚型手法要轻,既按且揉,以压丸不滚动为原则。

疗效:痊愈(头痛消失,三个月内未复发者)三十四例,占百分之六十

五点四;显效(头痛消失,但三个月内又复发,经耳压后头痛又消失者)十

例;占百分之十九点二;好转(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八例,占百

分之十五点四,总有效率百分之百。

出处:《河南中医》一九八八,五,三十三。

3。取|穴:枕、额、颏耳|穴。

治疗方法:耳针或耳|穴埋针法:用经络探测仪找到痛点并在测导电量处

进针,针刺处感觉痛、热、胀,麻等,如用螺旋状耳针,进针后用橡胶布封

住,以免耳针脱落。留针二至四日。在留针时间若出现头痛瞩患者自行按压

之。二次埋针间休针一至二日。若用毫针,进针深度为一至二毫米,不贯穿

耳廓,留针三十分钟,每五至十分钟捻转一次,每日治疗一次。四次为一疗

()免费TXT小说下载

程。

疗效:经上法耳针治疗四十二例中,头痛消失二十七例,占百分之六十

四点二十九,减轻十五例。占百分之三十五点七一。

出处:《北京医学》一九八○,四,二百一十二。

【耳|穴压丸法】

l。取主|穴:神门、额、枕、大肠、皮质下等相应部位和脏腑辨证取|穴,

如侧头痛取三焦、胆,前头痛取胃、大肠,后头痛取膀胱、肾耳|穴。

治疗方法:用胶布剪成一乘零点八厘米的小方块,将王不留行籽放于胶

布中心,然后贴在所选的耳|穴上,每|穴按压一至二分钟,每日按压三至五次,

间隔三至五日更换一次胶布。五次一疗程,休息二至三日再作第二疗程。

疗效:用此法治疗痊愈二十例,显效二十例,好转十八例,无效二例,

总有效五十八例,占百分之九十六点六。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一九八八,二;二十七。

2。取主|穴:神门、脑干、镇静耳|穴;配|穴:脑点、头痛。

治疗方法:将胶布剪成菱形,将选好的绿豆敷于胶布中心,贴前用于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