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部分(第1页)

面黄憔悴,发黄易落,白晴青蓝,手心热,指纹色淡滞、青筋已达气关,体

温三十七点六度,大便常规(一)。用上法三天后,饮食增,腹软,口不渴,

精神佳,二便调。继用稚儿灵、婴儿素调服一周而愈。来源:《江苏中医杂

志》(五):十四,一九八七。

2。消疳膏

药物: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十克,炒鸡内金、炒莱菔子、生栀子

各五克。

制法: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以上药适量加开水调成膏状贴于脐中,纱布、胶布固定,每日一

换,五次为一疗程。用于疳积。

疗效:治疗四十八例,痊愈三十一例,显效十二例,好转四例,无效一

例,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七点二。

验案:吴××,男,一岁,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八日诊。患儿半年来食

欲不振,夜睡不宁,面黄肌瘦,口渴烦急,大便经常干结或稀溏,秽臭,腹

痛胀满,舌红、苔黄厚,脉滑数。诊为小儿疳积,证属食滞积胃,中运不畅。

用上法治疗十次,诸症消失,精神、食欲恢复正常而告愈。

来源:《四川中医》(二),十三,一九九○。

3方

药物:桃仁六克,杏仁六克,大黄六克,山栀子六克,芒硝六克,鸡蛋

白一个,面粉适量。

制法:前五味药共研细末,加入鸡蛋白、面粉调匀备用。

用法:直接敷于脐部(冬天可稍加温),可加布带固定,二十四小时后

除去,敷后出现青紫无妨,约十至十五天可自行消退,每隔七天用药一次;

()

同时点刺四逢|穴,七天一次。用于疳积,一般三次即愈。

来源:《安医学报》(一):七十九,一九七七。

4方

药物:山楂、栀子、大枣(去核)各七粒,葱头九个,芒硝三十克。制

法:共研细末,加入面粉三十克,白酒适量,调和成两个饼。

用法:冷敷于脐部及脐相应的背部(即命门|穴),以纱布包扎,每隔两

至三小时取下饼加白酒适量再敷,共敷三昼夜;然后改服汤药:芦荟、芜荑、

山楂、麦芽、云茯苓、白术、党参各六克,大枣三枚,每日一剂,连服七日,

三岁以上儿童加大剂量。用于疳证。

来源:《湖南医药杂志》(四):二十四,一九八○。

5方

药物:苍耳全草,生姜、黄丹各适量。

制法:共熬成膏。

用法:贴脐和囟门处。用于小儿疳积。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五):二十三,一九八○。

6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