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青春往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来的两百元钱的生活费,心里就更加踏实了。

4。第一封家书

周末到了,住在旧教学楼二一二宿舍的大部分学生起床后就陆续离开了寝室,或上街,或打球,或溜冰。到九点,宿舍里已只剩下孟林一人。

和往常一样,孟林起床后就呆在宿舍里看书。书是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的,孟林平日便借此打发业余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十点,有人推门而入,孟林回头,是班上的生活委员周羽。周羽手里拿着一封信。

“阿羽,谁的信?”孟林好奇地问。

“你父亲写给冯老师的。冯老师托我转交给你。”周羽说着,把信交给孟林。

“我父亲写给冯老师的信?”孟林疑惑不解地望着周羽。

“你父亲还以为你丢了呢!”周羽笑着解释说。

我丢了,这怎么可能呢?孟林半信半疑地接过信。他忽然想到前段时间姨父打电话一事,难道那因为这个吗?心里蓦地沉重起来。

周羽转身离开了。孟林端详着手里的信。这是一封加急信件。信封的背面贴着两张八毛钱的邮票。信封正面的收信人及地址栏,是父亲熟悉的字迹。孟林惴惴不安地拆开信封。信是写在一张薄薄的小学生作业本纸上的。信很短,只有两百余字。信的全文入下——

尊敬的冯老师:

您好!我是孟林的班主任。我这次给你写信是为了向你了解一些孟林的事。孟林自二月二十八日离家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我请人打电话到他的宿舍,但宿舍里的同学都说不认识他。为此,我们都感到十分着急,尤其担心他在来上学的途中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所以请冯老师收到信后,就立即与我们联系,他姨父家的电话号码是0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4,以便使我们早日放心。此外,如果他一直在学校里,他随身带去的生活费大概已剩下不多了,还请你暂且帮帮他,我们会想方设法在短期内为他寄来这个月的生活费。

此致

敬礼

学生家长  ⅹⅹⅹ

200ⅹ年4月ⅹ日

孟林一面慢慢地读着信,一面感到心如刀绞。当他读到“如果他一直在学校里……”时,更是不能自已地将头扎进被子里嚎啕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沉痛地忏悔着,自责着。我怎么可以相信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呢?我怎么不给家里写信把自己换宿舍的事告诉家里呢?我怎么不相信陈杰而不坚持拨通姨夫家的电话呢?他原以为换宿舍只是一件小事;他原以为只要托人给家里稍个口信就可以了,而不管此人是大人还是小孩。他现在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也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愚不可及。他更不敢想象这段时间里家里的状况——着急,恐慌。尤其是母亲,自去年外公去世以来,母亲的心灵就变得脆弱不堪。可而今又发生了这样的事。这对母亲及家里其他人而言,将是多么沉重的心灵上的一场灾难啊!想着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连累父母,他心里就充满了负疚。可是以后,他有拿什么报答母亲的深恩呢?这时母亲的愁容又浮现在他的眼际,他越发痛恨自己了。

就那样过了许久,孟林渐渐释然了。他突然又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啊!宿舍楼静寂无人。他拭干泪,又洗了脸,这就来到综合商店,拨通了姨父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名中年妇女。那是孟林的姨娘。

“小姨,我是孟林。”

“林儿,你现在在哪?”姨娘急切地问。

“在学校里。”孟林惭愧地答道。

“你一直都在学校里吗?”姨娘又问。

“是。”

“那你到学校怎么不打个电话或写封信回家啊?你可知道你父母都快为此急死了。”姨娘责问道。

“我到学校的那天下午就打电话到叶ⅹⅹ家了呀!当时叶梅和他母亲在家。”孟林答道。

“可是你父亲去了他家几趟,叶梅的妈妈都说没有接到你的电话。”姨娘半信半疑地说。

“当时我让叶梅去叫他妈妈接电话。她妈妈说没空。还说有什么事就告诉叶梅。我也就相信了。还叫叶梅挂了电话后,一定要记住告诉他妈妈。至于后来,我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孟林如实地解释道。

姨娘相信了孟林。随后孟林又把已经收到父亲汇款的时告诉姨娘。姨娘听了,十分意外。后来他又嘱咐孟林几句,就挂上了电话。

孟林挂上电话,长舒了一口气。晚上,他又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将自己这段时间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家里,其中包括更换宿舍及班主任的事等。言语间,充满了歉疚。

5。第二封家书

此事过去才两日,孟林又收到家里的一封来信。那是父亲半个多月前寄来的信。发邮日期是三月十八日。信的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