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洪荒之大巫青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部分(第1页)

征伐,勒索小邦。

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他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供他俩荒淫无耻地享乐。

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

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

幸好此时人族有汤氏。

汤为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

汤以仁厚收揽人心,争取人民的支持,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然后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

想到自己当年自夏逃回的路上见一南汉也与他一般,汤便对此人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农民依言照办。

汤又对鸟儿说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

汤网开三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人民都称赞他对待百姓宽厚仁慈,纷纷拥护,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经二十年治理商族,积蓄实力,最后汤觉得自己实力已经很大了,遂决定起兵。汤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商。

商汤攻夏,先从征服葛开始,前逐步扩大灭夏和统一周围方国的战争。商汤经过十一次征战将韦国、顾国和昆吾灭掉的,基本上剪除了夏朝的羽翼,占据了兖、豫大平原。最后商汤带兵直逼夏的重镇鸣条。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顶观战。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从山顶奔下避雨。

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此时,也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不敢久留,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登上一艘小船,渡江逃到南巢。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这里。

这时,桀还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说:“真后悔啊,当时没有把汤杀死在夏台监狱里!”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荒僻山乡,无人服侍,自已又不会劳动,就活活饿死于卧牛山,夏朝宣告灭亡。

放逐桀于南巢之后,商汤回师亳邑,众多诸侯前来朝贺表示臣服。

后商汤称武王,国号为商,定都亳。商朝正式建立。

只是,一个王朝注定以兴衰为历史,世间万物谁也逃不开轮回之命。商朝开始后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这就如一个王朝的大战历史一般,先是实力的积累,然后爆发,到了最后,就是因为子孙的不孝,使得王朝崩塌。

夏朝有桀,是为无道昏君,商朝亦有纣,乃千古暴君。

商纣王,乃是帝乙第三子。帝乙在位时曾生三子: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三子寿王。曾闻帝乙游於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发现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见状,均与帝乙上本立东宫,乃立三子寿王为太子。

而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寿王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当是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天下。

其时,虽外部叛乱不止,商境内倒也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又有八百镇诸侯尽朝於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於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当纣王七年春二月时,忽然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

有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但见:瑞霭纷纭,金銮殿上坐君王;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文武。沉檀喷金炉,则见那珠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且看他雉尾低同。好一派帝王气象,与武丁朝之前简朴大为不同,尽显奢华。

见到文武百官列朝,纣王当驾官大声唱道:“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话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道:“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叁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王曰:“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

商容又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帝神女,为远古圣人,生有圣德;曾闻那时有大神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之,以补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德圣人,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听后,觉的商容说的在理,如此大圣德圣人,前往行拜香,当可护佑他王朝万世而安,便开口说道:“准卿奏章!”

朝罢,纣王还宫,令宫中内官发旨意,传出朝歌。次日。绪王乘辇,左右又带两班文武百官,前往女娲宫进香。

此一回,纣王不来还好;只因进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业。正所谓:“漫江撤下钩和线,从此钓出是非来。”此有诗为证:“天子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

此时,正值七圣与紫霄宫商定封神榜后六百年,也是商朝气数将尽,上天欲借此时机兴大劫,众圣奉道祖之命,二劫合一,而欲起封神之战,代天封神,镇压三界。

再说纣王摆驾由朝歌南门而出,帝王出宫,当是家家焚香设案,户户结彩铺毡;随帝王护卫有三千铁骑,八千御林。武成王黄飞虎统军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宫后,纣王离辇上殿,王宫内官烧香奉于纣王面前。

拜香完毕,但见得香焚炉中,紫烟袅袅升天,氤氲紫气溢满女娲宫。文武百官见纣王拜香后。齐齐俯身拜贺。又有礼官诵念祭文之后,置于香案之前,香案正上方以彩泥雕像,正是女娲娘娘与人间化身。

这女娲修的富丽堂皇,大殿殿前极尽华美,朔五彩金;金童对对执神幢,玉女双双捧如意。附于女娲神像左右,有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

纣王正端看女娲宫如此丽景,不由心神皆舒。突然一阵狂风吹来,飞砂走石,众护卫乱阵,文武百官以手遮面。过得片刻之后,这狂风才散去,女娲宫外遍地狼籍。礼官见此,连忙令众护卫军清扫,不使神宫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