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寒门枭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部分(第1页)

这种平衡木看起来不难,但实际上它是圆木,落脚点只有一寸,一般人勉强能走十几步,但要走五百步不落下来,难度极大,连李延庆和岳飞也各掉下了三次。

但出人意料,汤怀却走得最好,他来回走了十六趟,居然一次也没有掉下来,而且速度飞快,他走完了五趟,别人一趟还没有走完。

连周侗也大为惊讶,中午休息时,他对汤怀笑道:“你有练轻功的天赋,将来进军队,你会成为一个绝顶的斥候,我可以单独教你轻功,你就不用练骑射了,如何?”

汤怀得到周侗的夸奖,脸上容光焕发,踌躇片刻道:“学生觉得骑射是基本功,学生可以白天练骑射,晚上自己练轻功。”

“那你晚上不读书了吗?”

“学生昨晚考虑了一夜,我决定和王贵去考州武学。”

周侗捋须笑道:“你们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着实令老夫深感欣慰,不过你们只要能坚持跟随老夫刻苦训练一年,你们就不用去读州武学了,直接去京城读武学绝伦科,我可以推荐你们。”

众学员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道:“周师傅,也可以推荐我们吗?”

连岳飞也怦然心动了,他知道从京城武学出来一般都能封九品武官,而且基本上都能考上武举,外祖父就不一定反对了,他也悄悄走上前,坐在一旁倾听。

周侗见大家都有想法,便给众人笑着解释道:“武学是当年王荆公变法时设立,一般是军队中低层将领进去深造,但也允许平民、官员子弟以及有武官资格而未正式做官者报考武学,但这三种资格的人均需两名中高层官员做保,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入学,最低年龄是十五岁,你们中除了李延庆外,其他人到明年都应该满足年龄要求了。”

众人都一起笑了起来,王贵夸张地拍了拍李延庆的后背,“老李啊!赶紧长大吧,我们一起去考武学。”

李延庆推了他一把,“师傅还没有说完了,老实听着。”

周侗又笑着继续道:“考武学也需要考文,不过非常简单,你们能考上县学基本都没有问题,再有一个条件就是两名中高层官员作保,我有保荐权,我另外再找一人就行了,关键是考武,分别考步射、骑射、举重和兵器四场,但只要你们跟我苦学一年,考过这四场也没有问题。”

众人大为兴奋,岳飞也显然有点下定决心了,去京城上武学显然要比安阳上州武学层次更高,而且以他才学完全可以上绝伦科,那就是文韬武略,文武双全了。

岳飞悠悠望着天空的白云,他的心已经飞到京城去了。

第八十五章 马匹风波(上)

不知不觉,李延庆已经在县学读书一个月了,每天的生活紧张而忙碌,白天要跟随周侗练习骑射,晚上则要攻读经文,有时间下午结束得早一点,他还能赶去学堂听一听教授的讲课。

这天下午,李延庆和往常一样结束了骑射训练,正往学堂里赶去,今天有诗讲座,这是他最期待的一堂课。

王安石变法后,科举已经不再考诗,这几十年包括地方的发解试也不再涉及诗考,导致五年来李延庆在诗上面基本上没有下过功夫,成了他最薄弱的一环。

所以一旦学堂里有诗词讲座,李延庆都不会放过,尽量赶去听课。

他穿过一片林***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李延庆一回头,只见远处站着一个男子,正向自己招手。

李延庆又惊又喜,竟然是他的父亲,李延庆连忙跑了过去,“爹爹,你怎么来了?”

李大器还是和从前一样瘦小,皮肤更加黝黑,但精神抖擞,从前脸上那种悲戚之气也一扫而空,多年的经商生涯使他眼神里更多了几分精明。

他微微笑道:“爹爹回趟家都不行吗?”

“上次爹爹信中还说,要晚几个月才能回来。”

“临时有点事,就回来看看。”

李大器见儿子手上还拿着书,便笑问道:“庆儿还要听学吗?”

“没有了,正准备回住处呢!”李延庆随口道。

“那就好,我们先去吃晚饭,一边吃一边说,你觉得如何?”

或许是儿子长大的缘故,也或许是做生意常和人打交道,李大器和儿子说话,语气中也多有一丝尊重。

“那去庆福楼吧!我们常去那里。”

李大器点点头,他对安阳县已经非常熟悉,但对汤阴县县城却不是很熟。

父子二人来到庆福楼,在二楼窗前坐下,李延庆点了几盘菜,又给父亲点了一壶。

李大器笑着给儿子倒了一杯酒,“你也喝点吧!”

“爹爹,上个月那批粮食运到京城了吗?”李延庆极为关心上次让族长心急火燎那件事。

李大器点点头,“上次多亏了你,那批粮食只提前一天抵达汴京,族长一直对这件事心有余悸,总在我们面前夸奖你。”

父子二人又闲聊几句,李大器便渐渐谈到了正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