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威猛岳家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二 太祖遗训(第1页)

随着更鼓响起,宫门缓缓打开,岳发祥沾了金国正副使的光,跟着二人当先而进,群臣跟在后面鱼贯而入。

到了文德殿门口,一位公公迎上前来,施礼道:“烦请岳少卿陪同两位上使先到偏殿等候,等皇上宣召。”

完颜铁磬和完颜如玉知道这是正常流程,也不答话,向着偏殿而去。

岳发祥见这位公公年纪似乎已经不小,满脸褶皱,鬓角雪白,但脚步沉稳,目中偶见精光,心中一凛,恭敬道:“不知公公高姓大名?”

老公公不紧不慢地答道:“岳少卿客气了,老奴贱名李仆,不足挂齿。今日乌云压顶,东风齐至,必有一场大雨,岳少卿以为然否?”

岳发祥听他说话很是怪异,心中一动,“公公所言甚是,可大雨之后必然放晴,到时人间必处处光明!”

李仆打个哈哈,“岳少卿高见!”旋即低声道:“金兀术与赵构书信,我已到手,所虑者唯有太后,如她咬死不认,此事难以善了!”

岳发祥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翻起惊涛骇浪,果然高位之人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原来皇上近侍居然是赵鼎的人!当下答道:“太后那里尽管放心,她必然会认!”

李仆不知岳发祥哪里来的自信,将信将疑地看他一眼,不再说话,转身离去。

岳发祥陪着二人静坐于偏殿之中,表面闭目假寐,心中却将各处细节过了一遍又一遍。

不知过了多久,李仆进来,说皇上有请二位上使。

岳发祥将各种负面情绪统统抛诸脑后,事已至此,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人死鸟朝天,怕有何用!当下抖擞精神,跟着进入文德殿。

只见赵构高坐于皇位之上,眉飞色舞,显得甚是开心,下面秦桧汤思退万俟卨等七八人都是面露喜色。而赵鼎王庶面无表情,看不出是喜是忧,但其他朝臣或脸色阴郁或横眉立目,显是心中不服。

完颜铁磬与完颜如玉右手放在胸口,微微躬身,算是行礼,赵构并无不快,笑着道:“上使不必行礼,快快请坐。”

两人刚刚落座,秦桧便道:“既然两位上使已到,咱们便开始吧。”

赵鼎见秦桧如此急切,眉头一皱,不由得看向了岳发祥。

岳发祥无奈摇头,谁知道赵秉在搞什么东东,现在无论赵构还是完颜铁磬,应该是最为放松之时,此时发难,乃是最佳时机,一旦错过,让人有了回转余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眼见双方将国书拿出,双方签字,再加盖印玺即可,就连秦桧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殿门突然打开,就听一人喝道:“且慢!”

殿中所有人都大为错愕,齐刷刷回头望去,只见李仆弯腰弓背,领着四位须发花白的老人进来,当先一人,面容古拙,宽袍大袖,正是赵秉,第二人面皮白净,长相甚是文静,书生打扮,第三人身材矮小消瘦,但双手背后,气势逼人,第四人却是身材高大,面如重枣。

赵秉四人走到近前,抱拳施礼,“参见皇上!”赵构却有些不满,“四位长老,今日乃是朝会,商讨的都是国家大事,咱们宗族之事,来文德殿做甚?”

秦桧也跟着道:“四位长老,不如先到偏殿休息,等我们办完国事之后,朝臣们都散了,你们再找皇上议事,如何?”

赵秉摇头道:“今日之事,非同小可,且刻不容缓!老夫建议除左右二相,枢密院及各部尚书外,其他人等一律去偏殿等候!”

赵构面露难色,“大长老,如是普通朝会,自然可以优先处置咱们赵氏宗室之事,但今日乃是我大宋与金国缔结盟约之日,现在就差加盖印玺然后交换国书了,情况再紧急也不差这点时间吧?”

赵秉斩钉截铁道:“不可,我们今日到此,就是要先处置家事,然后再由你们商谈议和之事!”

秦桧见赵构脸有犹豫,忙朝万俟卨使了个眼色。

万俟卨会意,出班奏道:“皇上,宋金两国议和,万万不可推迟,如果惹得金国不快,金军一旦大举南下,势必生灵涂炭,不知会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我们都是读书人,以仁治国,谁能看着百姓如此受苦?陛下,为天下计,为百姓计,万万不能因家事而废国事呀!”

岳发祥听的目瞪口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怪不得秦桧会让此人出来说话,果然能言善辩,而且极有谋略!先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弄得其他人明知道他所说有问题,偏偏短时间内想不出该如何反驳。

果然众朝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辩驳才好,更有甚者,想起当年金军屠戮劫掠的惨况,不寒而栗,便隐隐有了赞同万俟卨的念头。

就在此时,身材高大老者走到万俟卨面前,喝问道:“你是何人,敢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