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第2页)

【唐王朝之前就像是盛柏一般有着龙虎之姿,然而却没曾想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实里子已经坏了。】

【怎么坏了呢?“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贤臣被放逐,而奸臣却在朝堂之上耀武扬威。“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

就像那“丹凤”和“鸱鸮”一样。】

国子监。

“这事情得做,只有吾等去做,才能得到圣上的重视。”

从得知安史之乱将起之时,他们就已经开始谋划,他们要为大唐尽一份力。

众人打算等巨幕结束便去宫门前下跪请愿,这是在逼圣上,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还未做官,人微言轻,只能凭着这血肉之躯去搏一搏。

好在是他们人够多,足以引起重视。

有了这巨幕,圣上不可能对他们做什么,若做了便堵不住悠悠众口,他们也算是为国捐躯了。

但若是没能得到圣上的重视,那他们的仕途可能就毁了。

有些人还是因此而犹豫,可这些年轻的学子身上最多的就是血性。

他们不去做总有人要去做的,那他们为何不冲在前头!

“去!一起去!”

“定让大唐恢复以往盛况!”

【杜甫还写了《坏橘》讽刺统治者为了口腹之欲劳民伤财,还写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这里的荔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东汉和帝喜欢吃荔枝的事情,早在汉武帝时期荔枝就已经作为贡品进献到皇室,而东汉和帝特别喜欢吃荔枝,但是从南方将荔枝运到北方不快马加鞭根本就不要想吃到新鲜的,于是他当时和玄宗时期是差不多的情况,但是有个大臣上书劝谏,东汉和帝为了百姓就没再继续。】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刘彻蹙眉。

这些也是他未曾注意到的。

他虽然不像那唐玄宗那般昏庸,但却也并不觉得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

可如今看来,对于自己是小事的事,在旁人眼中或是就是关乎一生的大事,该多考虑考虑。

【杜甫这里将东汉和帝与唐玄宗对比,但说的却是唐肃宗不知道橘子减产反而责怪进献橘子的大臣,“汝病是天意,吾愁罪有司。”

【然而他们这些知道的人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李隆基淡着表情坐在那处,没有一点反应。

让身旁的小太监都不知道他是在愣神还是在发怒,一个个地大气也不敢出一个。

然而,偏偏就在这时候,外面走进来一小太监。

“圣上,太真娘子求见,说是再见……见您一面。”

正巧这时说到荔枝的事情,众人更恐慌了。

现在整个大唐谁不知道荔枝对于圣上和太真娘子的含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