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第3页)

他们也会忍不住把杜甫的诗代入现在的日子。

希望讲了李白后会好些吧。

【“树深时见鹿”现在被改成林深时见鹿配上梦醒时见你已经火出了圈,只能说李白诗中到处是金句。】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古代有很多句子都被我们现代赋予了爱情的意义,比如《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本是战友情,而王维的《江上赠李龟年》中的“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是讲的兄弟情。】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说到自己,王维不由地把这句子与前面提到的李白的诗句对比了一下。

不过并没分出个高低来,反而被这句子给吸引了。

“最相思。”

形容爱情确无太大问题。

但……那是李龟年啊!

什么爱情啊……

而且兄弟情听起来也有点奇怪。

【下一句由幽静山景转到了动景之上。“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这里的青霭原应该指青色云雾,但云雾有青色的吗?那肯定没有,所以应该是指的被云雾环绕的青山,就像是青色云雾一样,野竹冲天而起把青山分开,而飞泉也挂上了山峰之上。】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最后一句点明主题,寻人不遇,没人知道道士去哪了,只能倚在松树旁独自叹息。然而,虽然他说愁,但整首诗的情绪却是向上扬的,而这上扬也并非强颜欢笑,是真正将轻松融于了诗句之中。】

李白如今再看自己以前的诗句,只觉有些稚嫩。

无过也没什么大功,不过那时的场景倒是让他记起来了。

想起幕中女子说过的那些有关自己的结局,李白有些心痒,那时他确实轻松,想象那时一样隐居那山中。

但他也清楚,自己想要的并不止此。

自己已不是那时的自己,如今回去也不那般轻松了。

【李白时常出去拜访他人,但他所想象的道路也并没有这么顺利。】

【公元721年,开元九年,李白投刺史苏颋不中,于是返回大匡山,在这期间,写下《冬日归旧山》,表达自己的叹息与要为远大抱负立志读书的决心。】

那时候李白才二十岁吧。

杜甫听说过许多李白的事迹,但是并没有了解得那么详细。

二十岁他便开始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做了这些事了,他蹉跎的时光比自己不知长了多少。

他们的结局不该过得这般凄惨。

【他归山心切,匆匆回去,高兴地敲开山门,却看到荒凉之景,“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看到这样的场景,李白心中不可能没有难过,这种难过是他所图失败之后惋惜心境的延续,但我们都知道,李白一向是一个乐观的人。】

【他说“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要发奋读书,要志如青松,一次的失败算不得什么,这次回去后好好准备定要出去大干一场!“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①《大唐新语》没提武则天,有些地方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