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1章(第1页)

第221章

陆游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禅让,宋孝宗赵昚即位,我们刚刚说过赵昚在南宋算是很不错的一个皇帝,他上位就平反岳飞,主张北伐,起用主战派张浚,但是后来却北伐失利,签订了隆兴和议,不得已就又和金人保持了表面和平,这种和平肯定是南宋吃亏的和平。】

【但是放弃北伐之后,他也没有放弃南宋,而是开始整顿南宋朝廷,总体上来说干得还是不错的。】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其实在众人看来,官家其实已经是一个明君了,但幕中女子对他的评价却是算不得好。

而现在幕中女子却说那什么宋孝宗是南宋不错的皇帝,她说不错那应该就真的是不错了,那为什么南宋却还是没能好好地留存下去呢?

而且北方就怎么就没收回呢?

每每说到北方,众人都是十分气愤的。

他们如今在这汴京不就处于北方吗?

难道他们……他们的后人都要遭殃吗?

【他给人的感觉有点像北宋时期的宋神宗,宋神宗时是他爸宋英宗刚上位比较保守,在各方面畏首畏尾,而这里宋高宗是想要偏安一隅,他应该是不想重蹈徽钦二宗的覆辙,也是不想宋朝彻底的灭亡,再加上自己能力各方面原因导致南宋朝廷看起来并不怎么能行的样子。】

【赵昚在做太子时肯定就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所以他一上位就开始锐意进取,没想到栽了个大跟头,他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因为当时他的压力也是很大的,首先就是来自太上皇赵构的反对,还有很多大臣的反对,而这样的反对其实也是隆兴北伐失败的原因之一,国内朝局不稳定,再去对付外敌那是很困难的。】

赵祯其实也早就明白了。

就像幕中女子曾经说过的,如今这个时代他作为天子,那他就是整个江山社稷的天,不管手底下的人有什么妙计有什么才能,他们也总还是要靠着自己才能做到。

换言之,他对于大臣们真的很重要。

【他一退缩影响就很大,除了最大的北伐派士气的低迷,那就是这些人的遭殃,张浚肯定是首当其冲的一个,而陆游是坚定地支持张俊的,再联想刚才我们说过陆游的性格,他肯定在朝堂上得罪了许多的人,这么一来,这些人势必是要在这方面借机针对他的。】

因为听过王安石的故事,这里大家听起来就轻松了许多,在加上巨幕上还总有人发表言论解释,这些古代人就看的更加明白了。

另一边,三月也在看着弹幕。

“其实跟北宋时期也是一样的,宋朝就是被党争影响的一个朝代,北宋时期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战争,到了南宋就变成了北伐派和投降派的战争。”

“赞同楼上+1”

“其实也跟其他朝代一样,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弱点,像汉朝,无论西汉东汉,外戚和宦官专权几乎贯穿始终。”

“那我大唐呢?好像没有这么明显的缺陷吧。”

“怎么没有,藩镇割据!”

“怎么没有,为色所迷!”

“怎么没有,宫廷秘辛!”

“说起宫廷秘辛,我唐可比不上魏晋南北朝。”

“哈哈哈哈哈哈,还是弹幕有意思。”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也一边听幕中女子讲着一边在看着巨幕左下角的那些小字。

他看得出来,这些人应该都是了解历史的人,虽然他们说的话似乎比幕中女子所说的更加随意,但也大多都说在了点上。

党派之争算不算宋朝最大的一个问题说不好,但是一定是一个影响很深的问题。

而明显南宋的党派之争也影响了许多人。

另外他们关于汉朝和唐朝,甚至是魏晋南北朝的说法也是说到了关键处的。

只是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呢?

他们都和幕中女子是同样的后世之人吗?

那后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