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合欢情人2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但是庄宁还是没法和我们同机前往澳洲,一是我开学日期临近,非走不可。二来,她的签证什么的也都需要时间办理,所以只能我先走了。但这也还是让我一时难以接受,攥着她的衣服袖子在机场一直不肯去登机。磨蹭到最后,我爸和christina也都实在受不了了。于是,我十三岁时的苦情分离大戏再次在同一个地方被上演。只是这次,christina扮演了我妈妈当初的角色,大力扯着我的胳膊离开庄宁,大踏步带着我往入口走。我知道自己是回天乏力了,瘪了瘪嘴,努力不哭出来,看着庄宁细瘦挺拔的身姿站在那一动不动望着我。

于是我带着极不情愿的心情回到了澳洲,马上又以一副急切与期待的心情渴望庄宁的到来。每天都要问她证件办理的进程,惹得christina在一边鄙视的故意吓我:“她迟早会觉得你烦,怕会被你烦死而不来的。”我立刻像被激怒的兽一样朝她发出喉咙低嗡的警告,却换来她一个更大的白眼。

黑暗过尽总是黎明,等待总有尽头。就在前几天,庄宁告知我她已经一切准备就绪了,还发来了航班的信息。我接到消息之后的那一声叫嚷差点没把屋顶掀破一个窟窿。于是,在又熬过最为痛苦的几天等待之后,我终于站在了机场,等着她的到来。也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了。

广播已经在播报了她的航班降落,我的手攥成了拳,瞪大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出口。很快,有人出来了。走在最前面的人群里有一个,穿着黑色的风衣和长裤,拉着行李箱,脚步虽轻且稳,却又难掩一丝着急的迅速,朝我走来。

是她!但这个声音很快就又变成,呵呵,是你。

作者:黑人薄荷 日期:2011…08…12 11:09

@小狐狸1996

至于说庄宁是天生爱女人,这个实在不敢苟同

……

呵呵,其实这个,你还可能真就猜错了。我和christina,还有庄宁自己,我们曾经都对自己的这个问题深入地交谈分析过。其实在庄宁的潜意识里吧,她父亲早就“死”了,在他开始对“父亲”这个概念形成理解的时候,她就否认了自己的父亲作为精神方面的存在。换言之,对她来说,她的父亲只是生理上的存在而已。因为她觉得她爸爸没有符合她所认为的父亲的那样。一般人们在知道她父亲之后的那件事上,可能也会同时认为庄宁这样是受她爸爸影响所以如此。这是一方面不假,的确是无可否认的。但这绝对不是决定她性向的根本,而是迫使她对自己做出更多性格塑造的直接诱因,比如做人要对自己负责,要懂得克制情绪,等等。

可以这么说吧,庄宁承认她父亲作为生理意义上的存在,但精神意义上的“父亲”,是她自己。她是把自己渐渐塑造成了她所认为一个父亲该指代的意义存在,这也是她性格里与阴相对的阳的方面。包括在一个家庭里,身为父亲的这个人和与之相对的母亲之间,那种他们两个人的夫妻关系,庄宁都有意识地取代了她父亲作为丈夫的存在意义。她不止是在作为孩子保护母亲,很多时候,是作为一个保护女人的人在保护宁阿姨。因为如果照你那样说,庄宁是因为她父亲的事才变得喜欢女人,那么像她那样遭遇的孩子不止她一个人吧,可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和异性在一起啊。这就说不通了啊,呵呵。。。

她的确是天生的同人。就像有些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同性亲密一样,会有生理反应,如恶心呕吐之类。她和异性一旦过于亲密的话,哪怕是想象,她也都会这样。对她影响最大的不是她父亲,而是她母亲。她的很多,根本性的东西,是由于她母亲和自己的存在而决定的,是女人的作用。

—olivia

作者:黑人薄荷 日期:2011…08…12 11:49

我的合欢情人〈2〉——共写此续,献给您的女儿,我的爱人

(九)宁妈妈

虽没有现在的父母如此这般急切与热情,庄宁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也多少都会开始一点学前教育。因受成长年代的影响,我本身所受教育有限,且结婚又早,家庭里外单位之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若没有特别的需求和热烈的渴望,以及相对应可以被提供的条件,那个年代想要继续获得比较高的学历基本上没什么指望的。所以某些方面来说我很理解像我这样年代出生的人们,他们对自己孩子在赶上好时代的时候,那种想要让孩子得到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时的心情。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的交融也越来越便捷和丰富。当然,宁宁幼时并没有小峰这个年代孩子学前那么多的培训班特长班之类的东西。所谓的学前教育,顶多也就是个幼儿园或者学前班,入学的孩子都在四五岁左右。可在我看来,这还是有点迟了。所以,在宁宁差不多学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已经有意识地给她进行学前教育。我们那时没有先法可依,放眼四顾,真的能以比较专业的态度来讲解这件事情的可以说是没有。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率性而为”、“自由发挥”。

我也是这样。

我本人比较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之类,许是女性天性使然。相信那年代中国的女儿也当然并不只有我一人如此。谈不上通读,充其量是比略知一二好上一点,算是比较熟悉吧。也许很多人在想到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谈到书,所想到的一般都会是童话故事之类。可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本人并不是很喜欢这些。可能是自己幼时并没有接触所谓的童话,身为孩子时听到的故事都是老人家口述的神鬼之类。而等到有幸可以读到书本的童话时,已经是无可否认的大人了。以一种成|人的心智和经历去读那些,我在每读完一篇,了解故事所蕴含的背后深意时,总有一股莫名的类似恐怖无力的感觉。我想自己果然没用,看童话只能发现残酷,已经不能体会它的美丽了。东西是好的,可接触的时间不对,再好,也没用了。更何况,刚会说话的宁宁,她对一切都还是模仿的阶段,我不相信她是真的能有成熟过人的心智可以去思考和分辨。什么东西对她来说,还不是都一样么。那既如此,读点我喜欢的东西给她听,最主要的让她感受到妈妈在读自己喜欢东西时的那种喜悦心情。纵然她不知道那是我喜欢的,可是她可以感受到我当时是开心宁静的,我想这对她的心情也好。且,古诗词的那种平仄和抑扬顿挫,声调优美,对她以后学习汉字汉语时的语感我认为都应该是有好处的。我这都是个人想法,主观意志出发。

除此还有一点可能真的只是我个人狭隘之见,我总想着,她终究是个女孩子的。既是女孩,多少识点诗词总是件锦上添花的事情。

有时拿着书卷一篇篇翻过念给她听,有时是随性,想起自己会背的,就随口一遍遍重复着背诵给她。也许是老天厚爱,宁宁这孩子似乎天生就带着一股极强的学习力,而且她记性极好。尤其在后来我们母女间爆发的那次冲突之后,她就更加强烈地反复使用和磨练自己的记忆力。有些事情确实因祸得福,但失去的东西我却也无法承受。

念诗词的效果比我预想的要好上许多,且从日后无论是她在学校还是离开学校之后的学习上,生命初期的那种接触和印象烙刻,都给她铺衬了良好的背景。这方面我无意标榜,于我看来,生而养之,是为人父母本分。兽且如此,况于人乎?而有些时候,兽类似乎比人还要称职。它们教着后代生存的技能,而我们却选择用宠爱剥夺着子女的生存技能。舐犊之情被我们用得太过了。

宁宁长到三四岁时,我带她第一次去了市区最大的新华书店。犹记得她刚迈着还有点摇晃的步子踩进那扇门时,迎面而见的一排排堆满书籍的书架,在那其间或站立或席地而坐看书的人们。还有,各种书籍被混杂在一起,纸张经混合重叠后以书店特有的气味扑鼻而来。那时,我低头看她,她小小的人儿已是完全被眼前景象震慑,眼睛睁大嘴巴微张,并没有和我眼神相交。我心头一暖,蹲下身子把她圈在怀里。

“宁宁,我们来看书,好不好?”我环顾室内一圈,“有你喜欢的,妈妈要买给你。”

我牵着她手往店里走,但是并没有一上来就直奔某处去挑选,而是一点点把书店整个里外上下看遍。这一向是我做事习惯,先把整体情况大致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宁宁很安静地任我牵着手走,并没有吵闹或是表现被哪些吸引了立刻就要去看的迫不及待。她只是牵着我的手拽得有点紧。

()免费TXT小说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