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斗鸾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元凤却道:“这不行,一会儿客人来了,你只有更累的。你随我来。”她拉起明鸾的手往外走,明鸾有些担心地回头看看:“祖母那边……”

“没事儿,有我呢。”元凤拉着她穿过正屋,进了西边的博古罩,又再穿过另一重帐幔,来到一处房间,里面靠墙放着一溜儿高柜,西边墙上并排两扇大窗,窗台下是四五只大箱子,箱子边上放着一把交椅,交椅旁是张小桌子,上头正摆着个算盘。

元凤笑道:“这是西尽间,素来是放东西用的,三妹妹没来过吧?”接着又拉她向右拐进了碧纱橱,里面是一间小屋子,放着一张罗汉床,上头叠着薄被,床对面是两张交椅,当中隔着一小几,几上摆着一只小香炉,旁边是一只小匣子。

元凤回头对明鸾笑道:“我平日在祖母这里,若是想歇午觉,又不想回自己院子去,都是在这儿歇的。这里原是大丫头上夜的屋子,因我要用,重新收拾了,还算干净。妹妹且在这里躺一会儿,等客人来了,我就叫人来喊你。”

明鸾心中感动,觉得自己之前实在是受网络小说影响太深,居然误会了她,忙向她道谢。元凤只是笑笑:“什么大不了的事,自家姐妹,何必客气?”又嘱咐了几句,还叫了个小丫头来预备明鸾随时差遣,便出去了。

明鸾坐到罗汉床上,倚着引枕闭目养神,那小丫头燃起了安神香,便悄悄溜出去了。明鸾听见动静,撇了撇嘴,也不跟她计较,躺下睡了一会儿,又觉得这床怪硌人的,睡着不舒服,只得又起来了,深感无聊,想要出去,又听到外面忽地一阵热闹,不知是谁来了,叽叽喳喳的,还夹杂着孩子的哭闹声,不用说,定是章家其他人到了,要不就是亲戚。她刚才应付两个小女孩都这么费心神,实在不想再出去了,自欺欺人地打算等到元凤叫人来喊她再说。

这一等就等了足有十来分钟时间,一直没人来。明鸾想到元凤的细心体贴,怀疑对方是想给自己多一点休息时间,更添了好感。只是自己睡又睡不着,在这里呆坐也怪傻的,便索性起身走出了小房间。

西尽间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通向外间的帐幔不知几时放下了。明鸾看了看窗下的交椅,便走过去坐下,伸长了双腿舒展筋骨,只觉得浑身上下骨头发疼。

看来穿到宅斗文里过日子也不容易啊!

窗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似乎有人来了。她也没多想,只是赖坐着,却忽然听得窗外传来一个女声:“事情进行得如何了?我方才瞧见东宫方向有火光,是不是逆党带兵闯宫了?太子妃和太孙接出来了没有?!”

明鸾一时没坐稳,从交椅上溜了下去。

第四章 秘闻

更新时间2012…3…3 16:19:05  字数:4023

明鸾大气都不敢出,紧紧巴住了交椅侧耳细听,只闻见一个听着象是婆子的声音回应道:“少夫人别急,这里说话不知安不安全,还是回咱们院里说吧?”

先前说话的那个女声道:“你这老货,是要存心叫我急死么?!自打清早来了消息,我的心就象是架在火上烤似的,好容易撑到这会子,你有了消息还不告诉我!”

明鸾没有听过这个声音,但听那婆子称呼这女子为“少夫人”,想必就是这南乡侯府的世子夫人,她的大伯娘沈氏了。她不由得记起章元凤曾提过的亲戚关系,沈氏好象是太子妃的姐姐。

只听得那婆子道:“不是老婆子啰嗦,实在是事关重大,我担心会叫旁人偷听了去。这里到底是正院,随时都会有小丫头过来,别的不说,这屋里也不知有没有人听见。”

明鸾大惊,马上就听到有人影出现在窗前,说时迟那时快,她迅速往交椅旁边一蹲,正好躲在窗台下方,几乎在同一时间,她头上的窗子便打开了。幸好她身形尚小,又正好处于死角,沈氏与那婆子从窗外往里看,完全没发现她的存在,只看到一间空无人影的置物间。

沈氏道:“你看见了,屋里哪里有人?人都聚在东暖阁里说话呢,丫头婆子们看见我带了你过来,知道我有事找你,没有吩咐是不会靠近的,偏你多心!快说,宫里……”她顿了顿,“人……可安全接出来了?”

那婆子似乎松了口气,连忙道:“太孙已经安然接出来了,他们将人悄悄送出了城,就安置在少夫人秘密置办的那座庄子里,只是太子妃……”

沈氏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我早就想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太子妃去年摔过马,脚上留了伤,虽然平时走路无碍,但若是那些贼子有心查验,是糊弄不过去的。这事儿来得太急了,我来不及寻个有脚伤的替身,只能委屈太子妃了,所幸太孙平安脱险,只要太孙无事,将来圣上病愈,惩罚了妄图夺嫡的逆党,接太孙还朝,自会还太子妃应有的尊荣。”

那婆子叹了口气:“当年二姑娘被封为太子妃时,我们沈家是多么的荣耀,太子又是元配嫡出的长子,文武双全,人又孝顺知礼,圣上一向看重的,二姑娘还生下了太孙,谁曾想会有今日的祸事……”

沈氏打断了她的话:“事到如今,再说这些又有什么意思?外头虽然将人接出来了,但能不能保住还是两说呢。太子妃想必有所决断。他们可曾将我的话告诉太子妃了?”

那婆子语带哽咽:“告诉了,四爷也安排好了替身,只是太子妃说,那两个小太监都做不得太孙的替身,太孙身份贵重,那起贼子岂会不精心查验?太监本是残缺之人,定会漏馅的,怕会后患无穷,因此另外择了一名替身。”犹豫了一下,“就是东宫里的那一位。”接下来窗外沉寂了两三分钟,明鸾看不见她们的情形,心里暗暗猜那替身会是哪一位?

沈氏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这话也有道理,他与太孙年纪相仿,身量相近,换上衣裳,往太子妃身边一放,火一烧谁也认不出来。那就安排个小太监做他的替身,与他生母安放在一处,想必也没人仔细查去。”

她的语气如此轻描淡写,听得明鸾在窗下暗暗腹诽。章元凤那么一个体贴亲切又讨人喜欢的小姑娘,怎么会有这么一个残忍狠心的妈?只是为了让替身的遗骸看起来更象本尊,就随意决定了别人的生死,听起来还是个有点身份的人物,会是谁呢?会提到生母什么的,难不成是谁的庶子?而且沈氏面对亲妹妹不能出宫的事实,居然说只要将来太孙还朝就能还她尊荣。好死不如赖活,死后尊荣跟亲人的生命能等同吗?亏她还是亲姐姐呢!

那婆子大概与明鸾不是一个想法,只回应道:“少夫人说得是,只是那位虽听话,他生母却不是个安分的,听说消息后差点儿没闹起来,太子妃立时命人处置了,方才压下去。那位不知情,还口口声声求太子妃放他生母一条生路呢。”

沈氏对此事似乎并不关心:“这事儿四爷知道么?可曾说什么?他人呢?夫人方才还问他几时下差呢。”

“听他们说,四爷当时脸色不大好看,但太子妃说大局为重,他也不好拦着,只是十分生气。”

沈氏叹道:“这也难怪,太子乃先孝康皇后的长子,我们家几位爷与他是正经两姨表兄弟,太子的骨肉,四爷自是看重的。他不拦着,就已经是识大体了。”又问:“他可回来了?一会儿我亲自向他赔罪就是。”

婆子有些犹豫:“四爷……还没回来,出宫前他说要去接吴王,就带着另一个小太监走了。”

沈氏大惊失色:“什么?!他昏头了么?现在是什么时候?不赶紧混出宫来摆脱干系,去接吴王做什么?!吴王在御前侍疾,哪有这么容易走脱?他这不是自投罗网么?!还带上那做替身的小太监,莫非也打算在吴王的住处依样画葫芦?荒唐!那里是乾清宫,不是东宫,一个不好,会给章家招祸的!”

“四爷的脾气您是知道的,他拿定了主意,谁能拦得住?他们不肯带太子的庶子走,四爷还要生气,更何况吴王也是孝康皇后所生,与他同是正经两姨表兄弟?章忠劝了两句,便挨了骂,只得先命其他人把太孙送出宫来,自己追着四爷去了。”

沈氏气得声音发颤:“他平时胡闹倒也罢了,这等大事,他也敢胡闹!吴王一向平庸,世人皆知不堪大用,留在御前最安全不过了,任凭谁作乱也不敢当着圣上的面斩杀皇子,他却非要把人带出来,这不是多此一举么?万一叫人拿住,别人就知道是咱们家插了手,还能猜不出太孙在我们这儿?章忠怎么就没拦下他?!”

那婆子劝道:“四爷也是心急,吴王毕竟与太子同是元后嫡出,那些贼子既然有心夺嫡,又怎会轻易饶过他?连太子爷都遭了毒手,四爷也是担心圣上一旦有个好歹,就护不住吴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