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潮汕情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花团锦簇(第1页)

围上来的几个女人扯着王小清的裙子,那渴求的眼神就像要把她身上的裙子脱下来,穿在自己身上。

王小清被扯得随着裙子转,差点就扑倒在别人身上。

“都卖完了,下次我们也不清楚什么时候会有啊!”英子也跟围观的女人解释着,推开拉扯着王小清裙子的女人们。

“你们住几村啊?要不我们留个地址,来了你们派人通知一下?”围观的一个女人提出想法。

“这倒是个好办法,我们住一村,你们到后包就找到我们了。”王小清接过话说。

“好的,我们明天去找你们,把地址留给你们。”另一个围观的女人说。

跟几个围观的女人们约定后,她们就满意地散开了。随后,四个女人走入了花瑶头街。

整条街的商户,门口突然出现四个穿着如番婆一样的女人经过,都丢下了生意,有的站起来,有的走出街来,眼睛随着她们的背影,直至她们进入了桃花镇。

今天这四个女人,比正月初四时新堂村“劳热”时女子“镖旗”队经过那会,还要吸引人!

在桃花镇的所到之处,无论街头到街尾,全是围观她们的人。女人们第一遇到这种情况,连走路都瑟瑟发抖。

“我们中午吃过饭再回家,去吃‘粿条’汤去。”李静每次来桃花镇,必须去吃一碗的粿条汤。

“粿条”,是潮汕特有的食品。用粘米碾成米浆,倒米浆在蒸笼上摊薄,蒸成一张米粉皮。等米粉皮干了,切成条状,就叫“粿条”。

“粿条”可以加各种配料煮,也可以加青菜炒。无论是煮还是炒,两者都是潮人最爱的食品。

一餐室的“粿条”汤,是整个桃花镇出名的美味。

坐落在中山路的一餐室,面积大概有一百平方米左右,非常的宽敞,大厅里放了三排四方餐桌,每排有八张餐桌。每张餐桌配四条长椅条,四面都可以上坐人。

此时的一餐室,里面的餐桌已经差不多坐满了。每个人的桌上,都摆着一晚一餐室标志食品“粿条”汤。

后面是一排煮“粿条”的开放式厨房。上面放着两口大铁锅,一个炒锅。两口大锅,一锅是熬好的高汤,另一锅是肉丸子和煮好的肉片,内脏等。

二角钱一碗的,就放四个肉丸子,几片肉片跟几片内脏。

如果想吃五角的,就会多放肉片跟丸子,碗都是一样大。

女人们进了一餐室,正在吃的人都停了筷子,目不转睛地盯她们。盯得四个女人不敢抬头,瑟瑟发抖地选了一张靠墙边的桌子,坐了下来。

端碗的大叔以为她们是外面来的,连问话都改用普通话。本来诚惶诚恐的女人们,听到大叔的普通话,笑得前俯后仰。

王小清还没出嫁前,跟王丽云,王菊花来逛桃花镇,也必须来一餐室吃上一碗“粿条”汤。

女人们都熟门熟路地买好了“粿条”汤,边吃边聊了起来。

“我每次来桃花镇,这碗‘粿条’汤无落肚,我是不会回家的。”李静边嚼着肉丸子边说。

“我没结婚前来桃花镇,也都会来吃。”王小清接过李静的话。

“说不定那个时候我们还在这里遇见过呢!”李静说得好像真的在这里碰见过王小清一样。

“我们也经常来吃的,每个来桃花镇的人,估计是都会来一餐室吃的吧?”阿香姐说。

“有可能,小时候我跟我妈妈来桃花镇她也会带我来吃。”英子说。

其他的食客们一边把肉丸子,粿条,肉片等塞进嘴里,一边眼睛死死地瞪着这四个女人,好像她们是外来物种一样。

吃完一批人,又来一批人,这批人还是跟上批人一样,满是狐疑地瞪着她们。这四个花枝招展的女人,让一餐室满室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