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霜花 从此幸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部分(第1页)

遗臭万年!

阿贞的心一紧!不,不可以。那位大人怎么能有这样的结局,他应该流芳百世而不是受人唾骂!

看到阿贞的动摇,朴老爹慈祥的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虐怡情~~~~~~~

45

45、反转前奏 。。。

朴胜基怎么会没有察觉到王心中的不安呢?王对朴父的避而不谈,对他的不再过问,种种异样,他心知肚明。今天居然主动问起朴父,难不成王已经有了决断?

朴胜基比王想象中更了解他。知道王温和的面孔下埋藏这一刻杀伐果断的心。只不过大部分时候王都用温情脉脉将内心的决绝掩盖起来。王喜好音乐,书法,田猎,仿佛沉醉于艺术,然而,真的如此超然有怎么能在元朝为质多年全身而退甚至从侄儿手中抢过了王位。

仁慈而温和的殿下,不过是展现给强大敌人的面具。

“元朝欺人太甚,我高丽已经屡次派兵送物,如今,竟然又来要人!殿下!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哼!上国有求,我高丽当然要鼎力支持。待元朝平清逆贼,我高丽如此大功,陛下定然龙颜大悦,对高丽难道没有好处吗?”

“奇大人言之有理。”

“若是借故推辞,恐怕皇帝发怒,高丽可经不起战火了……”

“有理有理啊!”

“殿下,我大好儿郎,难道就这样客死异乡吗?”

“怎么是客死异乡?他们是为国捐躯。”

“哈哈!高丽的将士为蒙古国捐躯!可笑至极!“

“你——放肆!你这是动摇军心!”

“你是心怀不轨!”

有时候朝堂和菜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说,一样的吵。

王被嘈杂的争论声弄得头都隐隐涨痛了。自从王元朝派兵后,每一次的大朝会都是一场折磨。用兵之事,吵得最凶的却是文臣。自武人乱政以来,武将的地位一落千丈,加之当年抗元不得力,武将在朝堂上基本没有话语权。

作为武将中的一员,朴胜基没有加入争论,和其他武将一样,眼观鼻鼻观心。

吵到最后,仍然决定增兵。

败诉的几位大臣垂头丧气。吵赢的几位得意洋洋。

散朝回到康安殿,朴胜基轻柔的为王按摩头部。被大臣吵出来的头痛在朴胜基巧指下渐渐消失。

最近朴老爹对朴胜基的监控骤然松懈。朴胜基于是又把公务外地时间花在了康安殿里。当然,他并没有乐观的认为朴老爹是放弃了,反而暗地里吩咐了人已有动静就通知自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朴胜基也只能用这么消极的政策来对付老爹了。

“好点了么?”看看王在他的按摩下发出愉悦的呻吟,朴胜基才放下心来。王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对他是极大的负担。嗯,好久没有炖汤了,待会儿炖个汤给祺补补。

“唔……”王发出舒服的呻吟。

朴胜基没有发现自己注视着王的样子有多么的专注,脸上又带出了莫名的笑容。

“殿下。”黄内官进来打断了满室的温馨。他呈上一叠纸。

“这是什么?”朴胜基好奇的问。

“从元朝传回来的军报。”王解释。“元朝屡次向高丽征兵,孤到要看看,什么样的贼寇如此难缠,蒙古铁骑天下无敌,竟然几年了多没能荡清。”说完,打开那叠纸,细细琢磨。

朴胜基暗自回忆元末的农民起义。但是他本省不是学历史的,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出个大概。反正最后灭了元朝的是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在朱元璋之前是他岳父。哦,还有个叫陈友谅的和他抢皇位输了,这还是看倚天屠龙记才知道的。再多想想,就很模糊了。

要不要想办法接触下朱元璋呢?元朝灭不了的起义军,八成就是他了。早点拉拢他,对以后的幸福日子非常重要啊!

看完了那叠纸,王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朴胜基拿起那叠纸,快速的浏览一遍,大吃一惊。

此时的元朝真是只有一个字来形容了——“乱”!

元朝的暴政使得农民起义遍地开花。什么宋王夏王,韩贼刘贼张贼徐贼。通篇都是不同的义军势力。当然,邸报上是称的“某贼”“某贼军”之类的。

朴胜基在满篇的“贼”里面找到了朱元璋的名字——金陵逆贼朱,名元璋。

提到他的很少,约莫朱元璋现在还没多大的势力,但是也没多小。要不这里面提都不会提他——元朝各种贼匪实在是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