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霜花 从此幸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部分(第1页)

苏柔的死对高远的打击是外人无法想象的。他彻底的跨了。

两年后儿子毕业,他将公司交给儿子,不再过问。

三年后,苏柔的忌日,高远扫墓回来遇上车祸。

灵魂状态的他看着早已疏远的儿子女儿脸上带着恰如其分的哀伤给他举行葬礼,心里却一丝伤感也没有。

他对他们有亏欠,但是他们不需要他的补偿。就这样吧……

只是为什么死了也没有看见他真正亏欠的那个女人呢?她已经转世轮回了吗?

也罢,下一世不要再遇见他了。

下一世自己一定要很宠很宠自己的爱人,绝不让你的悲剧重演……

作者有话要说:写着写着就成了这样了~汗

57

57、番外二 。。。

洪武元年,高丽正式废除使用了近百年的至正年号,改为洪武年号。并且同时宣布与元朝断交,像明国称臣纳贡。

权威日盛的恭愍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连自己的性命都朝不保夕的可怜虫。专权的赵氏、奇氏先后被诛;一直觊觎王位的庆源君死于非命;来自蒙古的王后也在生产时过世。王掌控的健龙军已经是高丽最强大的军队了,从健龙军服役满而外放的官员牢牢的掌握各地的军政大权。

受了冷落的文臣有些谴责王暴虐,并非议高丽王的私生活。但是,在民间,百姓们对王是非常爱戴。

这些年来,仁慈爱民的王多次降低赋税、减免徭役,发给贫民土地。限制僧侣寺院侵占土地。王还专门派人治理如何降低自然灾害对百姓的危害,成绩斐然。如今,越来越少因为旱灾洪涝而离乡背井的流民了。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很多百姓都在家里立了王长生牌位,逢王的生辰,为他烧香祈福的人几乎挤塌各个寺庙。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殿下的子嗣太过单薄了。迄今为止,殿下只有去世的王后娘娘所生的世子一位孩子。

百姓们早晚祈求祷告,让殿下子嗣繁茂,高丽国长盛不衰。

“怎么又是奏请纳妃立后的折子?现在还有谁这么没眼色?”朴胜基调笑。

“今科的一个新进士。”王无所谓的把折子丢到一边。

朴胜基拍着胸口,故作庆幸状:“幸亏不是弹劾我迷惑君王!”

只是一句玩笑话,王却拉长了脸:“你什么意思?”

朴胜基莫名其妙,他什么意思也没有啊。

王哼哼两声,倒没再说什么。

不过调笑两句罢了。前两年真有不少以匡扶天下为己任的官场新人对朴胜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上了无数奏折弹劾他行为不端,骄奢淫逸之类的罪名。朴胜基都是把这些折子当笑话看的。后来官场新人变成了老油条,这些折子就渐渐销声匿迹了。其实对朝臣们来说,断袖之癖不过是君王的一点小小爱好,正如之前的洪林,看不起是看不起,认真找他麻烦的也不多。之所以弹劾朴胜基,无非是因为他现在权柄过大,对君王的影响力超过了任何一个人。

朴胜基真无所谓,管他弹劾也好,谩骂也罢,他是不痛不痒,反正以王和他的感情,那些人根本影响不了。只是,王对那些不利于他的言论总是异常生气。

这些年,两人的感情越发如漆似胶,王的个性极为护短。他对一个人好的时候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奉献给对方。怎容爱人受如此污蔑!还是朴胜基劝他说,这种事越是反驳会闹得越大,不理会,冷处理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平息了。

王何尝不知道这样的道理,不过是关心则乱。冷静下来,对那些弹劾朴胜基的折子不予理会,渐渐的,果真有了效果。

王莫名的给朴胜基脸色看,朴胜基一头雾水。逗他说话,他仍然冷着一张脸。论勾心斗角,察言观色,宦海浮沉朴胜基没问题,要他去了解自己爱人为什么闹别扭他就没法了。女人心海底针,男人心也不遑多让。

刚才哪句话说错了么?

“儿臣求见父王。”门外传来少年清朗的声音,打断了室内的别扭。

王推开亲昵靠着他的朴胜基,正襟危坐,轻咳两声才道:“进来吧。”

宫人拉开门,走进来一个约莫十来岁的清俊少年。

少年先向王恭敬的行礼,然后看到朴胜基在,惊讶的说道:“朴大人也在,我还以为您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