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你妹!替本宫挡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部分(第1页)

北朝的优势在于骑兵,骑兵冲击步兵像切割白菜似的。这是北朝的优势,然而南朝也不是不知道,就让给白白切割。

刚经历前朝改朝换代的魏国,此刻仍旧有着相当崇武的态度。

不得直面锋锐,魏国也不会以卵击石,也很明白北朝国内的那些纷争:骑兵大多是卢龙过来西辽本族的精锐,而除了骑兵外,北朝也有步兵,趁骑兵未至,南朝就直接攻城了。

战果到了秦方好耳中,旁人总要加以掩饰,怕她伤了心神。

一场战争的胜负如何判别,其实并不容易判别。

秦方好犹记得昔日的历史老师曾经给他们出过道计算题。

不列颠空战中,德军在对英国空袭作战中,损失的飞机超过2000架。英军损失飞机共995架。

死亡德军空勤人员6000人,英国空军阵亡400人。

在空袭中英国被炸毁的房屋超过100万幢,无辜平民死伤达14。7万,占英国在战争中死伤人数的20%。

问是谁赢了?

历史告诉我们,那是一次光荣的战役,盟军获得了绝对的胜利。

然而军事上的胜利,除了战时人员的伤亡对比,更多的是本土开战带给民众的苦难。

秦方好知道的南北战事结果,北朝无疑最后抵挡住了南面的进攻,并且,后方源源不断支援的精锐将至,甚至这一次对朝廷来说并不理想的数据,震怒之后,官方都甚至已经计划到了渡江。

渡江之战毕竟还没这么快,然而以在眼前的,却是西域姑墨国向中原王朝的求援。

“出虎部已兵临城下,陛下,姑墨危在旦夕。出虎不可满万,此战我军可要应援?”

前线自主力到边关之后,已陆续取得边境十二县,然而在逼至渡江之时,南朝的后续兵力跟上,两军相持不下,到了这一步竟然停下了。

姑墨求援的提议甫一提出,便即遭到了朝中的反对。

理由也很显而易见,南北胶着的前线目下正是分不出兵力的时候。

李兆丰这时却对高津予说道,“姑墨是我属国,自远而来,其国危难而求援,若不应许实为无信。”

一切明面上的言论,信义不信义,也只是台面话,却也表达了李神棍的态度:属国求援需要派兵。

然而不少想踩了李兆丰下去博名的后生,却更似像在他的这番话中找到了漏洞,百般地攻击着他所谓的“漏洞”。

“姑墨小国,先向南求援,而未予理取,这才来了我朝,何其不恭!”

小国的思路也确实很容易想通,原先姑墨是向中原王朝(即已经灭亡的周)称臣,等前朝覆灭,魏辽平分了周家店的产业。血统上,魏是汉人;地理上,辽在中原。也实难让属国难以应对。

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姑墨先找到了血统上更正的魏国,中原人以标榜“仁义”著称,所谓血脉更正的魏国,在属国眼中也应该比虎狼之地来的,狡猾异族人要热心得多。

哪知如今南北交战,谁都没空理会一个小小属国的要求。

并且到辽求援,因首先向魏求援过,来使更被认为态度不恭。

使者真是欲哭无泪,在北朝的国都洛阳四处兜转折求人,人还没求成……丝路上传来的消息,姑墨被灭国了。

得了,往后就真“遗民泪尽胡尘里”了。

然而更让使者绝望的是,他的故国连“遗民”都没有了。

出虎族没攻克一城,若是城中不抵抗,就将男人壮丁杀死,留下女人儿童做奴隶;若是抵抗,就将全城屠杀。

每夷一城,则播撒牧草,充当其部族的牧场。

☆、65窝瓜领饭盒

于此同时,前期战事得利的北朝,在渡江之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北方人本便对水师不熟,南朝虽未有强势兵力,然而却从不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