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官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接着他拿刀一指那头领:“你叫什么名字?为匪多久了?”

那黑脸汉子支吾片刻,想想今日反正是难逃颈上一刀,也便说了实话。“看几位爷刀马身手,想必不是一般人等。只怪小的穷极犯浑,没个眼色。我等都是海边南厝的村民,家中只有几亩薄田。咱们福清县十年九旱,地力又薄,偏巧洪武爷在位官府定田赋那一年,偏偏遇着个丰年,于是这么些年头下来,地里出产纳粮之后便所剩无几了。往年若是遇着个清官,逢着旱季还能上奏减免些粮赋,若是个坏官,田赋照交不说,火耗、羡余、淋尖踢斛样样不少。”

说到这儿,那黑脸汉子偷看了冯虞一眼,见他面色如常,方才继续说下去。

“地里吃不饱是一节。前朝我们靠海的民户家家户户还有渔船,出海讨点鱼虾也能添几口吃食,若是捞着好的还能换点银钱。只是自从洪武爷禁海,这块生计也就断了。偶尔有人私自下海,衙门虽说睁只眼闭只眼,可要给他们堵着,拿多拿少全凭一时高兴,没拿人就是开恩了。”

这会儿,其他五个还没什么反应,想来平日里与民间接触的多了,这些情形已是见怪不怪。冯虞却眉头紧皱,心中一阵阵的发酸,忍不住插嘴问道:“照这么说,你等岂不是全无活路?”

“不瞒您说,自从三宝太监下西洋,沿海各个村子,历年都有胆大的,整家弄条船出海寻活路。听说一路上死了不少,可也有人到了三宝垄、马尼拉、巴达维亚这些地方,只是混得如何就不知道了。剩下的反正就这么过吧,要没个天灾人祸,吃不饱一时倒也饿不死。”

“那你们为何出来为匪?”

“您是不知道,我们这一片,田地不多山多,出产的花岗岩、芙蓉石却是远近有名,衙门时不时便征发徭役开山采石。往年都是冬季征发,苦是苦点,却不误农时。今年却是开春调人开山,说是京城刘公公修别院,要用的石料太多,只能现采。开春不种地,到了秋冬这还有活路吗?点到咱们村,大伙儿只能是逃进山了。”

听到这儿,冯虞摇了摇头。“逃进山开荒狩猎也未尝不是一条活路,为何又要出来劫道?我看你这话也不尽不实。”

“若是由着我等开荒安家倒也好了。只是这好开荒的坡谷都是有主的,咱们一落脚,就有大户报官来捉,要不便是一群家丁上来一顿好打。只能躲进深山,搭起茅草房,再寻那平缓些的地方开荒种地。只是如今存量已是吃得差不多了,又没有鱼虾应急,采野果打野味也撑不了几日。实在是没了出路,我等方才出这等下策。”

说到这儿,这黑脸汉子膝行两步,冲冯虞叩了个响头。“这位爷,这勾当是我林大毛一人的主意。您要发落便请发落我一人,要杀要剐我都认了。请您大人大量,放过我这些穷弟兄。他们再不敢行这不法之事了。您老大恩,大毛来生再报。”

听到黑脸汉子说出这话,那些个被绑的汉子放声大哭,有的嚷着要与那林大毛同生共死。

看到这儿,冯虞心里很不是滋味。说实话,今日放过这些人,若是再无出路,只怕过些时日终归还是得落草为寇。只是今日如何能硬下心肠将这几个法办?设身处地想想,若是换了冯虞自己,落到这般田地还有其他法子可想么?

边上那几个旗尉也看出冯虞心软,也就不再喊打喊杀了。说来这些个虽然多是出身军户,却也深知民间疾苦,做的又是一般检校,不负抓捕之责,没有残虐百姓的经历癖好。看冯虞动了恻隐之心,周百胜过来出了个主意。

第三十章 禁海

“少爷,要不这么着,万安千户所那边军户逃了不少,干脆让他们充进去,那千户与我还有些交情,一封信交待下就成了。反正驻所就在福清县城东南,离他们老家也不远。投了军,地方上管不着,逃民的案底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主意好!”

冯虞将周百胜的意思一说,林二毛等人喜出望外。虽说是“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年头当兵的也得给官佐做牛做马,可再怎么说也能填饱肚皮不是。冯虞几个动手将他们的绑绳松了,一拨人跪下千恩万谢。周百胜从行囊中取出纸笔,修书一封交给林二毛,嘱咐他带了村民尽早投军。

冯虞又从怀中掏出些散碎银子,拿给林二毛。谁知这林二毛却死活不肯要。“恩公,这万万使不得。几位恩公给我们寻了这般好出路,小的已经是感恩戴德,哪敢再要恩公破费银子。虽说咱们没了余粮,好歹千户所也就是一两日脚程……”

“话不是这么说。一顿不吃饿得慌,好歹也得吃顿饱的,投军时也有些精气神,不至给人看低了。再说了,充军户也得安家不是,上官那边多少也得打点孝敬,使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冯虞说得恳切,那林二毛却是一再推辞。实在没了法子,冯虞只得转了个弯子。“要不这样,这钱便算是你等借了我的,今后若是混得好了,再还我不迟。”

林二毛一想,这大十几户人家,眼下用钱的地方确实不少,只得收下,还想着留个借条字据,却给冯虞拦了。“这就不用了。我看你是个忠信之人,信得着。”

林二毛等人收了书信银钱,又是一番千恩万谢,却不肯离去,一个个含着泪立在道旁,目送冯虞六人离去,直到人影在山道上消失了许久,依旧不愿离去……

再说冯虞这边,行出十几里地,再没出什么状况。夕阳西下时,几人来到一个小镇投宿,胡乱叫了些酒菜来吃。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冯虞把玩着粗瓷酒盅,问那五人:“今日所见,在沿海各县是常事么?”

TXT小说下载网…… 。sinatxt。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还是周百胜先开口:“这事说来话长。太祖爷当年禁海令一出,万里海疆无数渔民一夜间失了生计,苦不堪言。百年来偷偷下海的一直没断过。起初信国公汤和巡视闽浙,那时候可是真抓真杀。后来管得松了,私船入海的是越来越多。平民百姓也就是讨口饭吃,地方官府倒是不抓人,只是抽税甚重,横竖是有违国法,不拿去坐监已是便宜了,渔民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冯虞边听边摇头,嘴里念叨着:“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曹容接过话茬:“只是海贸获利极厚,数十年来,沿海官、商、军合流走私者一日多似一日。诏安梅岭、龙溪、海沦、月港,晋江安海,福鼎桐山,这些都是私商云集的大港。最大的还是我老家海澄县的月港,据说如今福建通番海商,八成皆从月港出洋号称‘小苏杭’。”

说到这儿,曹容压低了声量:“如今月港三大私商,势力最大的名唤李俨,诨号李四海。第二位的叫杨万荣,人称万帆杨。第三个叫赵大,真名无人得知。这几个手上都有百十条船,一群精壮水手,帮人运私,自己个也出货。漳州地面,那都是跺一脚颤三颤的人物。”

“哦,还有这等事,这几个我倒是要寻个时机会会的。”想了想,冯虞又问:“要是照此说来,这海禁既扰民又无效,反是养了一帮私商墨吏,便无人上书请求开海么?”

周百胜看看左右无人,苦笑道:“哪个敢呐。太祖爷曾有诏令,洪武朝成法永世不变。群臣稍议更改,就要治个变乱祖制之罪。”

话题伸到开国太祖的头上,就不好往下再续了。几人只得就此打住,继续吃酒。

过了会儿,冯虞又转向孙展。“孙展兄弟,明日我们便到兴化地界了。你且给我们说说,此间风土人物有什么与别处不同的?”

说到自己家乡,孙展一下子来了劲头。“要说我们兴化府,有个名号叫‘文献名邦、海滨邹鲁’,蔡襄、郑樵知道不?那都是我们那儿的。什么‘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科两状元’、‘魁亚同榜’……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