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官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部分(第1页)

连人带车侧翻在地,摔了个四脚朝天。众人顿时笑作一团,冯虞一手捂着肚子,一手直抹眼泪。朱潜却心疼得不行,抢步上前扶起车子,上看下看,生怕有哪处摔坏了。却将杨风抛在一旁。还是两个亲兵过去,将杨风从地上扶起,帮着拍打身上尘土。

杨风好半天才回过气来,一边龇牙咧嘴揉着屁股,一边责问冯虞:“你这做的什么车?如何只摔我,不摔你?”

冯虞一撇嘴:“骑过马吧?”

“废话。”

“当初学骑马时也摔过吧?”

一句话说得杨风哑口无言。半晌才冒出一句:“难道之前你便学过骑这脚踏车不成?我怎的没见过你家有这东西?”

冯虞“嘿嘿”一笑,说了句话,顿时让杨风气绝。“人比人气死人,资质悬殊,怎可同日而语?”

待黄工首拿来菜油,往关节处抹了一些,冯虞再试过,果然顺畅了许多。骑过几圈,冯虞又回到众人面前,“行,就按这个来做。不过,似乎重了些个,老黄头,能减些分量,车子还得牢靠依旧么?”

只见黄工首抱着膀子,围着脚踏车转了几圈,这头敲敲那边打打,一会儿工夫摇了摇头:“回大人,说句实话,小老儿也是心中无数。这车压根没人用过,也不知哪处承重多些,哪处耐磨。大人若是要减重,小老儿只敢将后座板用木头替铁件,旁的实实是不敢动的。最好是给人用个百十天回头再看,便有数了。”

“这也行吧。”冯虞转头又问朱潜,“打造这么一辆车需多少人力、物力、工时?”

朱潜早有准备,“若是多用铸件,倒也花不了多少气力。老黄头他们试做时,已经是改了几处做工,改锻为铸。虽粗粝些,却大为省事。只是拼合调教费些工夫,不过这些个学徒也做得。一月一两百辆尽可做得。”

冯虞盘算了一番:“好,先按这个数做。不过,每月还需另产五辆不一般的。要用精钢替换铜铁做料,外头刷金银漆。其次,手把、坐垫都用上好皮料包裹。做工务必需细,别个装饰也群策群力多想想,比方说,手把头上是不是扎些彩绸什么的。这五辆,是给达官显贵备下的,越是华贵高雅越好。”

朱潜也早想着这一节,“大人,依我看,还可做些大异平常的。如做些粗壮的虎纹车,多镶嵌金玉等等。”

冯虞大喜,“正是如此!只管放手来做。有些部件,还可拿到朝阳坊那边,看看能否装饰些漆面来。这事需得快些。哦,脚踏车所需用度全记在我家账上。算是我冯家出产,这一节莫要含糊。我这边另有几种图样,老黄头,你也试着做做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局

黄工首接过冯虞掏出的工图一看,与先前的脚踏车相差不大,只是略做改动。一种是将后轮撤去,改作一个可坐下四人的木斗,另安了两个轮子。第二种是脚踏车的小型化,后轮两边再安上两个小轮支撑。“大人,这第一个想必是载货用的。第二个么,可是童子的玩物?”

冯虞大笑:“老黄头,你可是火眼金睛一看便知啊。正是如此。可好做么?”

“有前头这脚踏车打底,小菜一碟。”

杨风这时忘了疼痛又凑了过来,一看,连声叫好。“这脚踏斗车运货果然是妙啊。与驴马比,所载货量只多不少,还不用吃草。嗯——妹夫,这边来,商量个事。”

冯虞给杨风扯到一边,瞥了他一眼,问道:“大舅哥,你是要说,这些东西分你些个?”

“啊?嘿嘿,知我者妹夫也!”

“我就知道,今日叫你来本就没打算瞒你。说吧,是只要斗车,还是哪样都要些个?”

“嘿嘿。斗车是定要的。那两轮的脚踏车也是要的。还有,方才你说那精制车子,也不多要,我爹,我兄妹三个各一部。如何?”

冯虞“嘿嘿”一笑,“我看,岳父大人就免了,老胳膊老腿,摔一跤,我可吃罪不起。你们哥三个自然是少不了的。至于脚踏车与斗车,明年起,产得多了便给你们些个,钱也莫算了。今日,还有个东西要带你看的。”说着,冯虞拉着杨风,招呼众人进了工房。

走过几间屋子,全是产火铳、弹药的。杨风看了果然是羡慕不已。那些工匠见有人进来,只抬头看了一眼,又埋头做事。杨风看着奇怪:“妹夫,此间工匠如何不懂规矩,上官视察怎不起身相迎?”

冯虞回道:“这是我吩咐的。做工时,不必出迎,不必行礼。外人入内,无事不得相扰。否则……”冯虞指着墙角肃立的兵丁,“这些守兵可是六亲不认。阿风,这些个火铳你在营中也摸过使过了。如何?”

杨风又是一番赞叹:“生如雷霆,势如霹雳!火绳枪我也是见识过的。打起来慢不说,也不能及远,你这火铳可是强上数倍不只,还能风雨无阻,着实是难得的利器。”

冯虞哈哈大笑:“我弄的东西,自然没个不好的。这边产的火铳,明年每月能出五百枝。等着我的军兵换装之后,便给你月港的人马装备起来。明年,我这边还要产几样好东西,到时候也有你的份子。”

杨风听了大喜:“果然是一家人。如此一来,我杨家在月港,哦不,在整个南洋也是天字一号了。嘿嘿,妹夫,再跟你商量个事。”

“嗯?”

“依我看,不如在澎湖也起这么个火铳作坊。那边如今已是我杨家的天下,不必藏着掖着,有了这火铳,再多召壮丁,南洋、东洋,便是我一家的天下。如今东瀛战乱,那边金银、硝石、硫磺都有出产,咱们将这火铳发往东瀛,必是极抢手的。一枝便可换他……”

“万万不可!”冯虞猛地一声断喝,将正做着清秋大梦的杨风吓得一激灵。“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咱们是要仗着这火铳做下大事业的,如何能执迷于那等蝇头小利。这火铳,你往东瀛卖得少了,于战阵上不济事。卖得多了,万一流入他人手里,反与咱们为敌,那该如何是好?再说了,这火铳咱们能早,旁人便也能造,若是有一日,天下皆是这等利器,咱们还靠什么来逞威风?阿风你记住了,这火铳,只能严控在自家手中,一枝不得外流。平日领取缴还,都得有一定之规。还得事先言明,手下哪个要敢盗卖与他人,祸灭九族!此事你回去务必向岳父大人说明,想必他老人家也是这个看法。”

缓了缓语气,冯虞又说道:“至于在澎湖设工坊,那是迟早的事。但如今时机尚早。本朝对火器管制极严。你们在澎湖划地为王,若只是行商,朝廷也懒得搭理。若是开造火器,万一给朝廷知晓,那是立时便要发重兵痛剿的。我这里却不同,开工坊的是锦衣卫,配火铳的是官军,工料也是公门调拨,在在有据可查有法可依。谁也说不得什么。”

“原来如此。那澎湖那边到何时方能开设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