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官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部分(第1页)

这是白天,每到晚饭后,这一拨人与上百名冯虞觉着是可造之材的将佐便一并来到中军大帐,听冯虞讲授新军制、新战法,点评热兵器时代经典战例,以及指挥、参谋、后勤、工程、政工作业规程。冯虞前生虽不曾受过正统军事教育,不过平素对这些颇有兴趣,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虽然只能算是半瓶子醋,不过对付现下这些人已是绰绰有余了,又是轻车熟路,自然不用太费心思。

如今,侍卫亲军可说是局面初成,不过,眼下还有件大事有待定夺,就是年前正德校阅一事。既然是校阅,自然不同前两回,做贼一般偷偷摸上门来,必定是大批文武跟随。换句话说,豹房侍卫亲军这回要公开亮相了。可如今这拨人马只是初步捏合,相互之间人头还没认熟呢。

冯虞召来赵承庆、陈琛等人,钻在帐里密议了一整天,方才拿出定案。第二天一早,冯虞头一回正儿八经升帐议事,全军哨官以上将佐全数到齐。冯虞入营之后头一回不着甲胄,一身蟒袍升坐帅案。点名应卯之后,冯虞说道:“诸位,这些天来日夜操演,辛苦了。今日召集诸位过来,有大事要讲。想来大家已然知晓,皇上……”说着,冯虞冲京城方向一抱拳,全帐将佐也站得更直了。

“皇上对我侍卫亲军极为关注,两次亲身来营视察,年前还要亲来校阅。如今满朝皆视我军为皇上亲卫,咱们断不能给皇上丢了脸面。今日本都护召诸位过来,便是要布置此中事项。”一听有露脸地机会,众人自然是欢欣鼓舞,一个个挺直了腰板,凝神细听。“第一件事,明建制。按着军职分划,今日起各部分授番号,由低至高分为伍、什、排、连、营、团、旅、师,团以上统编番号,以下则逐级独立编号。如第三师第九旅第二十七团第二营第一连第一排第一什第一伍。团以上授军旗关防。定等级方能明号令,这是第一条。可有不明白地?”

看众将纹丝不动,没有说话的意思。冯虞便自顾自往下讲:“再有,待会子全军齐集校场,看都护亲军操演阵列、行进,明日起全军每日除正常操练之外,专花两个时辰操演队形。我那些亲军就是教头,分散到各什各排,全军就跟着他们走操。此时到年底已时日无多,诸位务必全力以赴。哪一队出了纰漏,不用本都护打发,自行走人罢。”

众人一齐叉手,轰然应声领命。冯虞又补了一句:“回去晓谕全军,明日起顿顿加餐,全给我打起精神来!”

毕竟是当初大练兵时精心打熬过的,冯虞亲军操演起来果然是地动山摇声势煊赫。虽说有阵子没正儿八经走操了。可是百人的方阵一举一动还是那么整齐划一。这一手果然将全军上下震住了。冯虞还嫌火不够旺,又加了一句:“此次校阅,哪个连拔得头筹,本都护特授连旗一面,加倍发饷!”

第二百二十四章 何等威风

腊月廿八,正德果然领着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上门来了,天子卤簿摆出五里多地,车驾次第,羽仪护导。冯虞领了三军将佐早早在辕门外候着,待天子仪驾出现在眼帘时,众人一齐跪倒接驾。待得全副仪仗行过之后,天子銮驾在冯虞身前落定,正德一身戎装华胄直奔过来,一把将冯虞拉起,笑呵呵地说道:“朕又来了,今日可有什么好看的?”

冯虞躬身回道:“三军将士已在校场外恭候陛下校阅。”

“好。”正德拉着冯虞迈步便要入营。这时刘瑾从后头探个脑袋过来,“皇上,何不乘銮驾入营?”

正德连连摇头:“刘瑾,军中的规矩你不懂。西汉时匈奴犯境,周亚夫守细柳营,文帝亲往犒赏三军。哪知却给拦在营外。随扈前往交涉,门军却道,将军有令,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后来果真是直到周亚夫下了军令,方才打开寨门迎接。门军又说,将军曰:军中不得驰驱。到了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只行拱手礼,道是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文帝慨叹,此真将军矣。匈奴退兵后,文帝即升周亚夫为中尉,警跸京师。文帝弥留之际,又嘱太子,日后此人可堪大任。果然,之后平七国之乱正是此人。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今日,朕当效文帝故事,也以军令军法为尊。”

正德都是这个态度,身后文武哪个敢造次,一个个老老实实跟在后头步行入营。冯虞赶忙让人牵来些马匹,“皇上,军中无故不得纵马,却也未说不得骑乘。”

正德是见着有马骑就来劲,自然不再推辞。翻身上马与冯虞并辔前行。同来的文武也纷纷上马,心道还是这冯虞晓事,真要一路走进去,虽累不死却也大失威仪。至于那些不会骑马的,只好让兵丁硬拽上马去牵行了。

到了校场帅台上,只见偌大的场地中空无一人,四下里却竖满门旗。每隔几步便有兵丁守卫,倒是盔明甲亮杀气腾腾。正德回头问:“冯爱卿,今日还有玄机不成?”

冯虞点头道:“陛下请看。”

说着,冯虞上前一步,将手中令旗一摆,帅台左右三十六面大鼓立时爆响。一干文武吓吓了一跳,胆小的当场色变。听着这战鼓声,正德却一下子热血上涌。来劲了。

随着这隆隆战鼓声,一队兵丁扛了五十只草人靶,密集摆放在帅台对面约三百步远的地方。这些兵丁刚刚退走,只见校场正东门旗一分,上百铁骑飞马奔出,从距离草人百步之处飞驰而过。马上将士弯弓搭箭,瞅着那些草人便射。百只草人转眼便已奔过。。君…子…堂就是这眨眼工夫,这百名骑军已齐射过三轮。再看那些草人,已是如刺猬一般。

此时赵承庆在旁高声说道:“往古雄兵好用强弓开满即射。我朝则喜用软弓长箭,即所谓力胜其弓、必先待满、莫思弓软、服当自远,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仅挽一百二十斤。不过,骑军对战,驱驰间难以细细瞄准。故而我豹房侍卫亲军骑军仍尚强弓攒射,求远求快。”听了这番话,文武群臣有的频频点头,有的不以为然,大多却是懵懵懂懂不知所

这一队骑兵方退,又一队骑兵衔尾而来。这一队人马却是个个手擎斩马刀。排作一队,直奔草人而去。到了近前。战马飞掠而过,将士纷纷探身手起刀落,一只只草人的头颅便依次被劈落在尘土之中。

正德看得高兴,当即拍掌叫好。皇上领头,一干文武自然要紧跟,顿时一片欢呼夸赞声起。这当儿,赵承庆又对众人说道:“远则驰射,近则劈刺,方才这百余官兵原本皆是九边精骑,马上功夫决不弱于塞外胡骑。”

这话倒是没人再嗤之以鼻,即便是眼力再差的也看得明白,虽说方才不过是一个探身斜劈,内地卫所兵还真没几个能做得像样地,说得过些,且不说刀法精准,就那一探身,不从马上掉下来就不错。

接下来的表演更花哨。紧接着又是一队骑军飞出,这队人马与方才不同,个个手无寸铁。台上众人正在诧异,只见这十余骑进了校场便绕场飞驰起来,一边却整齐划一地做起了各种特技动作,什么马上倒立、蹬里藏身,最后竟如鹞子一般依凭马背上下翻飞。直看得台上君臣齐声喝彩。正德高声夸赞:“我大明健儿如此骁锐!塞外那些个鞑子号称什么弓马纯熟,朕看也未必便能胜过。”

听正德如此夸赞,冯虞自然高兴。此时却听背后刘瑾低声咕噜了一句:“也不过是杂耍功夫,真要上阵,不还得是列队厮杀么。”

冯虞转头笑道:“公公所言极是。鞑子弓马是不错,可在太祖成祖朝,若是摆开堂堂之阵,便断非我军对手,差的就是这阵法严谨调度有方。故而成军以来,我侍卫亲军苦练队列,便是要临阵不乱进退有度。下头便是了。”

说着,冯虞又一摆令旗,台下的大鼓由方才密集的催阵鼓一下便节奏明晰起来。随着号角声起,四下里门旗齐开,一个个刀裁一般严整的百人军阵赫然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