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复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部分(第1页)

李旦慌忙回道:“母后功高寰宇,不可依俗例规制。皇儿以为,唯有给母后上圣母神皇的尊号方能令天下人安

“予还是认为,不太妥当……”武则天的嗓门儿比李旦宏亮悠长得子,显然是底气十足。

这下人人都回过神来了。这不过是太后挟其儿皇帝,在文武众臣面前演的一出双簧而已!

武承嗣的反应极快,快步闪出来扑通一下拜倒:“太后、皇上!微臣以为,圣母神皇这个称号,非常适合太后!太后加尊号一举。可令天下百姓归心,从此同心同德效忠于朝廷!微臣敢以死谏,力劝太后接受皇上赠上的尊号!”

“臣等附议!”一大片朝臣相继跪倒,山呼赞同。

刘冕站得笔直目不斜视,心中却在冷笑:嗯。不错。参演这出戏的角色都配合得很到位。

李旦也有些焦急的道:“母后。群臣一致如此推崇,太后就不要推辞了吧?”

“请太后勿要推辞!”群臣也跟着一起起哄。

刘冕放眼看了一眼堂中。心道这其中或许也有许多良臣、忠臣吧?在这种事情上,他们也不会犯傻跳出来与武则天作对讨个没趣。喜欢出这种风头的人,恐怕都该杀的杀、该抓地抓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识时务的。至少不会当面直逆龙鳞如同裴炎一样跳出来触怒武则天,为这种虚无的事情讨个不得好死。

半晌后,武则天长长的叹了一声:“哎,尔等这是为何?先请站起来吧。予其实也正有一事,要与皇上、众卿商议。”

“请母后示下?”李旦谨小慎微的道。

群臣都依言站了起来,心怀忐忑的惊疑不定:太后还要说事?

武则天悠然的开讲了:“数月前,扬州爆发出一场叛乱,震惊天下。徐敬业不思皇恩公然造反,给大唐带来极坏的影响。如今叛乱已然平定,予建议大唐可以改元、大赦天下以庆祝。皇上和众卿以为如何?”

“此举甚妥。”李旦别无二话。对于这样的事情,尤其是改元,满朝大臣们也几乎是习惯了。武则天临朝称制没多久,都已经改了好几个年号了。

改吧改吧,你爱折腾就折腾吧。对于这种表面上地事情,群臣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也没什么意见可提。

“改元与大赦天下一事,宜早行。予以为,皇上可于今日朝堂之上当众颁旨,大唐改元垂拱,大赦天下。”武则天继续道,“同时向天下人宣称,予——大唐太后,正式还政于皇帝陛下。从此幽居于后宫,不再过问政事。”

“呵——!”这一下,如同一枚重镑炸弹扔在了朝堂之上,群臣彻底哗然。连李旦也似乎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被吓着了,当时就惊道:“母后……何故如此?这万万使不得!”

刘冕木然的站在当场,身上也轻轻的震了一震倒抽一口凉气:武则天,又要玩什么?!

群臣也按捺不住了,当时就像炸开了锅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刘冕听到的最多地声音,当然是太后要还政,这如何使得?、叛乱刚平天下初定,不可造次啊!、是啊是啊,此举伤筋动骨动摇国基,万万使不得!

“肃静——众卿听我一言!”武则天长声一喝,满堂顿时安静下来。然后,她再声音悠长地道:“予身为太后,也是当初的皇后和李家地媳妇,与众卿一样同样也是大唐的子民。此次,仅因为我一人之故,而酿出扬州兵变这样的惨祸,予心何安?”

说到这里,满堂寂静。武则天的嗓音如同从天空滚来,朗朗震烁——

“扬州之地,伏尸百里尸骸成山,孤儿寡母呼天戕地千里无人烟,予心何安?”大唐基业,伤筋动骨国体飘摇,内乱之际外敌觊觎中原受危,皆因我一人之故,予心何安?“

“先帝托孤之重,临终淳淳曾言,让予善辅皇帝安民抚国,如今大唐动荡飘摇,扬州数十万军民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予心何安?!”

此时,武则天的声音已经有些激动,甚至还略带上了一点哭腔:“予之初衷,无非是振兴大唐安抚黎庶。如今,却适得其反。予还有何面目居于朝堂之上涉足朝政——皇帝陛下英明仁德,当亲临金銮宝殿专断国事。予年岁已高不堪劳累,当退居后宫颐养天年。皇帝陛下,诸位爱卿,予字字真言发自腑肺,请明断。”

刘冕听完眉头轻轻一皱,心中暗忖:好一招问客杀鸡、以退为进,实在是狠、高、妙!

第二卷 烈火乾坤 第120章 李贤登场

武则天撂出的话实在是太狠了。吓得李旦三魂失了七魄,居然慌忙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跑下金銮殿,惊世骇俗的来到了朝堂之中,当堂拜倒在地:“母后在上,请听皇儿一言:先帝临终之时,一再嘱托母后辅政安邦。先帝遗旨,不可违备。徐敬业之流祸害江山荼毒百姓,与母后何干?贼人打出的旗号是匡扶皇兄庐陵王,反武复唐——然,大唐未失,谈何匡复?徐敬业之流不过是混淆视听、蛊惑人心!”

“况,皇兄永寿郡王挂帅出征,成功平灭了徐敬业叛党,已经在天下人面前击穿其骗世谎言。肖小作乱实是难免,母后何故因此而蒙生退意,岂不是因噎废食恰好中了歹人奸计?皇儿年幼无知朝堂百废待举,何时何地都离不得母后周全。愿母后以天下江山为念、以社稷万民为重,不可枉生退却之念!皇儿肯请太后三思,万望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