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和久美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部分(第1页)

贸中心前停着的那一排排崭新的车诉说着新的故事;再往南行驶就是一片巨大的工业园区,集中了各个产业的硕大的厂房。我不禁感叹连这个小镇都发生了如此的巨变,怪不得中国已变成了世界工厂,成为了媒体口中的拉动世界经济的引擎。

球场周围已停满了车子,我好不容易在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一个车位,锁好车和久美子步行前往球场。黑压压的人群向球场聚集,到处是倒卖球票的票贩子。一个彪形大汉堵住久美子的去路,问她要不要票。他剃得精光的光头拢起几道肉条,一脸横肉,脖子上挂着一根粗粗的不知成色分量的金链子。久美子被他吓得直往我身边靠,转过脸去岂敢与他对视。

我有些幸灾乐祸地攥住久美子的手将她拉到身边,装模作样地问那个大汉球票多少钱一张。他的报价有些不靠谱,估计是把我当作了从未来过现场的雏鸟,打算不讲道理地诈上一把。我挥挥手从他身前走开,惹得他在后面直刺牙咧嘴,口中忿忿不停。我领着久美子来到了检票口,一群身着主队球衣的年轻人聚在一处敲着鼓喊着号子,好不热闹。

今天的对手是一个宿敌,自从联赛成立以来彼此就有着说不完的宿怨,双方的队员只要见了面眼里都要冒出火花来。球迷之间也是有过很多不愉快的往事。门口站着几个警察,球场内传出阵阵的呐喊声和鼓噪声,看得出现在就已经较上了劲。

球场已有些陈旧了,也难怪,因为建成真已有些年头了。在当时看来比较新颖先进的设计,现在早已经落伍跟不上形势了。去年更换了塑料座椅,可不到一年的时间,塑料座椅就被糟蹋得污垢斑斑,很多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残缺,很可能是某个激动过头的球迷用力踢踹而导致的残疾。

好在我深谙此道,从林跃的车子里找了两件厚厚的旧衣服,铺在座椅上和久美子坐了下来。球场外有卖简易坐垫的,但多半是在比赛临近结束时被人们扔上天用来发泄情绪的物件,坐在靠下的人得忍受从四面八方砸下的坐垫,就算是砸疼了也没办法发作,这就是球场里的规矩。

很显然,久美子虽然来中国留学有一段时日了,可是和这么多的中国人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还是首次,更何况是一群情绪亢奋的中国人,她显得有些怯懦,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坐在我俩前方的一个彪形大汉站了起来,用粗大的嗓子朝场地中狂吼不止,逐一“问候”起正在热身的客队队员;那丰富的词语和优雅的腔调惹得身边的人都笑了起来,还有不少在一旁哇哇乱叫跟着助威起哄的帮手。

久美子虽然听不懂他嘴里在喊什么,但也猜出肯定不是一些友好的词语,下意识地向我靠得更近,我也借机将她色迷迷地搂进怀里。要是平时,她是肯定羞于在大庭广众之做如此的表现,可此时也顾不了那么许多的颜面了,努力适应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才是第一课题。

随着主裁判的一身哨响,比赛在一片聒噪中准时开始。双方省略了热场和试探,直接展开了真刀真枪的拼杀,一时间场上是人仰马翻。而我此时并不知道,我和久美子的第一次亲吻也随着哨声开始了一分一秒的倒计时。 。 想看书来

十六下 饭团入口分中日 定吻拥怀别无求

比赛从一开始就呈胶着态势,由于彼此都十分了解对手的特点和战术,队员之间也是互相熟知,虽然攻防节奏很快,场面也很激烈,但真正有威胁的机会却不是太多,球场上人仰马翻,经常是两三个人摔倒在一起,看台上球迷的情绪也被眼前火爆的拼抢场面所激发,一阵高过一阵的呐喊助威此起彼伏,四面的看台也不时玩起了人浪,场上场下都释放着激情。

身旁的久美子刚开场时还显着不是很适应现场的气氛,黑压压的狂热的人群以及海啸般如潮的吼声让从来没到现场看过球的她有些胆怯,放不开手脚。经过一段熟悉之后,现在的她也被周围的氛围感染,投入地参与到主队球迷的队伍,为主队加油呐喊;在遇到良机却未能得分时她也和所有人一样发出遗憾惋惜的感叹,完全融入了比赛之中,享受起来。

久美子初中高中时一直是学校羽毛球部的,对于足球可以说既不感兴趣,也不关心,是一个真正的外行。记得还是在她当我的日语老师的时候,她曾经关于日本的高中生活讲述了她自己的心得体会。

当听到她说她就读的高中下去三点半就放学时,惊得班里所有人直呼不可能,太过夸张了。日本的孩子也太幸福了,难道就不知道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吗。久美子曾说过,在日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公立私立之分,有时还得细分到国立、市立、县立等,种类很多。她高中时念的是市立高中,属于公立的一种,区别于私立。

市立,很明显,单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就是由市里掏钱来运作经营,带有公共性质,学费也比私立学校便宜许多。日本的私立学校多半是为有钱人准备的,当然也有因为公立学校成绩高而考取不上,不得不转投私立的情况。可有时很多著名的私立学校的门槛比公立还要高出许多,一般日本家庭的孩子也念不起,那里往往都是诸如医生、社长、律师、议员的子弟的御用学校,相当于国内的贵族学校。

根据我的了解,日本社会虽然经过美国思想和制度的影响与改造后,也搞起了诸如选举之类的名堂,老百姓也有了话语权,但从本质上说,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等级与等级之间,还是存在着许多森严的区分;毕竟是亚洲国家,又受了中国文化的那么悠久的影响,即使身上可以穿西服,打领带,学上几句英语,但骨子里流的终归是亚洲人、黄种人的血液,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未必会真正改变,即使改变也会有所保留,还是要维系日本的国体。

“三点半就放了学,那你们都会干什么呢?”

班里一个女孩儿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这个所有人都很关心和好奇的问题。别说三点半了,我上高中那阵晚上都得上晚课到七点半,坐着公家车晃晃悠悠地晃到家,怎么也得快九点了;匆匆吃口晚饭,稍微休息休息,再去做各科老师充满爱心所留的大张小张的复习卷子和习题册,还没等晚饭消化一半就转眼过了十一点,收拾收拾上床睡觉吧,明天还得重复今天的故事。

刚上高中时,有一次在饭桌上我居然一手拿着筷子一手端着饭碗睡了过去,害得母亲伤心了好几天。可待期中考试成绩出来,那“璀璨夺目”的成绩又让她十分恼火,连连责问我在饭桌上都睡着了怎么才考了这几个可怜巴巴的分数,上上不去,下又下不来的,都对不起整天的点灯熬油,那披星戴月的劲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清华北大的预科生,祖国的花朵正在黎明前等待朝日的冉冉升起,绚丽绽放。

“我会去羽毛球部活动,其他人有的会去打工,有的要去补习班,还有不少人像我这样参加部里的活动。”

久美子口中的“部”相当于国内学校的课余兴趣小组吧,具体我也拿不准,或者课余兴趣活动啥的,但日本学校里的部的种类更多,五花八门的涉及众多方面。

据她讲至少一半以上的日本学生都会选择一门部活动,往往这种兴趣会伴随其一生。像棒球这个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每个学校,无论公立或是私立都设有部。部员们放学之后就会换好着装,拿着球棒手套等用具跟随部里的教练练习,通常会练到晚上*点,借助球场的夜光照明下继续挥汗如雨;而部里的教练也都是学校的教师,并不同于国内的由体育老师来担当的惯例;有教数学的,有教语文的,有教物理的,教练一职也都没有过多的经济上的补助,完全凭着个人的兴趣和指责来兼任。

日本男孩儿最向往的就是长大后当一名职业棒球选手,收入高,又极受社会大众的尊敬。日本每年的春夏两季都会在一个叫甲子园的球场举行全国高中生棒球锦标赛,经过地方上一轮轮的惨烈角逐后,全国最优秀的高中棒球健儿会聚集到那里,决出全国第一的头衔。而日本的各大职业棒球队也都会派出各自的球探,目的就是为了发掘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重点培养,以便能够吸引到自己的球队中来。可以说甲子园是日本高中棒球健儿的登龙门,极为少数并且特别优秀的人才会从这里踏上通往职业选手的路,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除了棒球之外,足球,篮球,网球,排球,射箭,摔跤,柔道,羽毛球,也都是很普遍的部活动。久美子说有的私立高中还有高尔夫部和赛车部。高中生就拿高尔夫当课外业余活动来搞,赛车也敢跑?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私立学校的实力和财力。

“你们日本学生不学习吗?日本的大学普及率不是挺高的吗?”

另一个班里的女孩儿又把这个普遍关心的问题摆上了桌面。

“想考好大学的人一般会参加课外的补习班,好大学的竞争也很厉害;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非上大学不可,不上大学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和工作。”

关于久美子的这段解释直到后来我和久美子去日本见她父母,真正在日本生活了一个星期,接触到许多日本的普通民众之后,才算有了真切的认识和体会。至少我小时候是一直被父母教导着要好好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的大学,只有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才会有好的出路,这种类似的话不知在耳边响起了多少遍。当然,其真正含义也是当我步入了社会,参加工作之后才体味和感悟到了,以往只不过是一套听起来很絮烦很繁冗的念白而已。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上半场的比赛就会这样以零比零收场时,风云突起,形势急转直下。客队在前场获得了一个很普通的任意球,球开的也是质量一般,但鬼使神差,主队门将很冒失的出击却酿成了大错。他和本队的防守队员撞在一起,趁着两人还未起身,禁区里一片混乱时,客队被冻结了近四十五分钟的那个一直沉寂的前锋趁乱打进了这个意外的进球,零比一,主队在上半时的最后关头落后了!

看着满场飞奔庆祝的客队和低落懊丧的主队,场内顿时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辱骂之声,骂声是越来越大,铺天盖地地席卷整个体育场,如同山洪倾泻而过,将原野里的一切连根拔起寸草不留。

我的嘴中也是嘟嘟囔囔不干不净地发泄着情绪。待我宣泄了一阵儿后,身边的久美子轻轻拽了拽我的胳膊,示意我赶快坐下别再骂了。我也有些不好意思,悻悻地坐下,估计久美子肯定被我方才的激烈表现吓了一跳,肯定体会不到为何一个进球会让一个人有如此大的反差和变化,而我的狰狞面目估计也在她心里投下了一块不大不小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