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和久美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部分(第2页)

不容久美子再分辨什么,我强行挂掉电话,随即拨通了林跃的电话。

“喂,你好。机主不在,请留言。”

“别装了,你也不看看你那样能混进电信队伍里吗,形象就很大有问题。”

电话那头十分嘈杂,吆五喝六地像是在某个酒店里,而林跃的声音也有些游离,比往日多了几分“*”。

“五一用车?嗯……你怎么不早打招呼,这事儿够呛。”

“怎么你五一也要用啊,一整天都要用吗?”

“不是,一个哥们儿五一要回老家,带着他女朋友第一次回家,提前问我借车了,就昨天!你说你要早点儿就好了……”

哦,还真是不巧,但也确实没有办法,谁让人家先到的,事情也挺重要。

“我知道了,那就这样吧。在喝酒吧,少喝点儿,早些回家。”

看来只能想别的办法了,这没有车别说还真挺棘手。虽然城市不大,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尤其是节日期间,外地游客又很多,出租车都挺难打的。

“什么事儿啊,你不是也要带着日本媳妇回家见父母吧。”

这个家伙绝对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基本上都能看穿我的内心。到目前为止,久美子的存在也只有这个家伙知道。我千叮咛万嘱咐让他暂时保密,好话说尽总算堵嘴了他的嘴。

“什么媳妇不媳妇的,别闹了。再说了,俺爹俺妈就在市内,我还开哪门子的车啊!”

“我早说吧,让你赶紧买车,赶紧买车,就算弄台二手的代步也方便啊,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要不行,你就借公司的车呗,随便编个感人的理由还不会?”

对呀!林跃的一句话倒是一下子点醒了我,一下子从梦中醒了过来。

“明天陪我去买车!”

“什么?!”

这人要是上了冲动劲儿,任它奔驰宝马丰田凌志,管它几个气缸几个气筒,都是无法拉回来的。

十七下 得了便宜却卖乖 时机未到且隐见

事情看上去好像是突发奇想或者一时兴起而鲁莽地做出的决定,其实用心考虑后便会发现是含有水到渠成的意味的,左顾右盼多了反而会动摇了信心,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买车这一话题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在我家也早就被提到了日事议程来,不知讨论了多少遍,只不过始终没有定案,所以就一直拖着耽误到了现在。

母亲明年就要退休,从下乡算起到现在也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在她的部门像她这个年龄还在职的女员工只剩下两个,其他的几个都提前内退或回了家;就连她和女同学聚会时,也是唯一硕果仅存还在奋斗的上班族,往往会招来其他人的羡慕和妒嫉,纷纷说母亲赶上了好时候,现在的工资拿的至少比她们退休回家的养老金多的多了,还有其他福利待遇或奖金什么的,钱囊比任何人都要鼓。

母亲每逢遇到这种评论,总是苦笑不得,却没法做正面回应,只能故作无视状将话头岔开,引到别的可以供这些嫉妒之火烧得正旺的女人们继续发泄排遣的地方。母亲是这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中唯一来自农村的人,剩余的都是这个城市里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那几个阿姨我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了,只是前年参加其中一个阿姨女儿的婚礼时见到了所有人,在一阵“男大也会十八变”的唏嘘赞叹声中不时夸奖我比小时候有出息,替母亲高兴当年的混小子终于迷途知返,她们看着都颇感欣慰。

我知道母亲内心里如何想的,如果家庭有条件的话,她也会想和其他人一样早点儿回家,不是结伴出国跑个新马泰,就是美容保健的忙个不亦乐乎。可是我家的情况根本不允许她有一丝可以歇息的工夫,自从在这个城市安家拼搏的那一刻起,无时无刻不在辛勤操劳,身上的担子一直没有卸下。那几个阿姨的家庭条件都比我家优越许多,好几个子女都在澳大利亚或加拿大留学,有的都拿到了绿卡,正准备举家移民呢。大多是老公事业有成,不是领导就是老板,反正是经济实力很雄厚;另一方面,她们也没有像父母如此沉重的家庭负担。只把我们这个家建设好还不够,还要承担更多的老家那边的责任和负担,好比曾经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三座大山,压得父母一直挺不直腰板,总感觉是在负重前行。

所谓“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那大观园里还会出现刘姥姥牵着板儿的身影,添油加醋地娓娓道来乡间的俗闻俚语,惹得上上下下笑作一团,金筷子银筷子直往地下掉,最后赚得金银细软锦衣玩物一大包裹,就算凤姐房中的平儿随便包上几件只上身一次的旧衣服也要念上几百几千次阿弥陀佛,可供平常百姓家中一年的生计使用。我们这些有血有肉有感有情的寻常人更是如此。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几个弟弟结婚时,爷爷都从家里拿过钱,那时攒下两三千块钱是多么的不易,而父亲每回都没有犹豫:家里穷,兄弟要结婚立业,作为大哥的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尽全力帮上一把;而在这个问题上,母亲的通情达理更让我佩服,她既没闹也没哭,虽然自家条件也不是宽绰,但还是选择了支持自己的丈夫,默默地承担下随之而来的拮据和艰辛。

母亲在家中也是排行老大,虽然姥爷家的家境比爷爷家要好上一些,不过由于姥爷过早的离世,负担也是不小,所以一直以来也得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助补贴几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每一方都是兄弟姐妹一大帮,而兄弟姐妹帮完了接下来就轮到更为重要的下一代身上了,马上我的弟弟妹妹们也都逐渐长大,升学就业就变成了每个家庭的核心事业,终极目标。

老辈人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