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代魏成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部分(第1页)

“大人此乃朝中规矩不可破也!不可破也!”皇甫嵩一边想着一边回答着。

“老将军,此言差异!我等领军在外,这等繁杂规矩不要也罢!”刘骞依旧脸上带着微笑,双手抓住皇甫嵩的手,与其并着肩一同往里走,“玄德派快马来报,他们已经赶到长社。敌军中来了数名方外人士,其中包括民间传言天下无敌的大侠三英三雄才,就是那南山上南华的道友。不知老将军对此人可有了解?”

“三英?不是传说在邺城他被四人围攻而伤之后就没有再出来吗?”皇甫嵩一听,感觉有些吃惊。

“不错,当初就是我的四个义弟所为。此番这位传说中的人物再次出现在了张角的阵营之中。不过,被我五弟张飞伙同抚军中郎将刘备和三名偏将再次逼退!有如此之人助阵黄巾,看来这次破阵确实是难上加难了!”刘骞说着,还是表露出了一丝担忧。

“大人对这次的对阵好像没有了以往的自信了!”皇甫嵩看着这位年青将领有些心疼的说道。是啊!自从开战以来,每一战战前这位年轻将领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自信。面对多一倍的敌人,就好像只是一介草棵而已,灭其不过是信手拈来之事。但是此时却变了!变得犹豫了!

“想必老将军已经耳闻这次敌人可是有四十万之众!我麾下兵将不过五万余。面对十倍的敌人,一个处理不好,恐怕我军就要面临覆没之危了!”他知道皇甫嵩话中的意思,但是他是一个识实务的人,不是一个自大好吹之人。停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探马多次探查,我已经了解到敌军中还有像右怀居士之类的方外高人坐镇大阵!老将军,你说我能不担忧吗?”

“中牟附近的兵马已经征召上来了。昨天贺猛向我报告,我城内军兵已经达到近三万人了。不知大人以为加上中牟城内士兵,我军尚缺多少兵马?”皇甫嵩知道,这番对阵自己肯定也要配合刘骞一起出战。

刘骞听完皇甫嵩的话只是笑了笑,然后说了一句不置可否的话:“单纯的兵力不是越多越好!我们现在缺的是可以破阵的能人!”

只是不知道赵云那番前去求请左慈结果如何?左慈两个徒弟一个在叛军之中、一个在官军阵营,到最后又将如何收场?黄巾军又将在何时下传战书?还请各位继续观看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对阵长社,质与量的较量(九)

上文书说到刘骞率领部队来到中牟城。皇甫嵩、曹操等人迎接刘骞入城,宴请一众将士。

常言道救战如救火,刘骞心系前线,因此并没有在中牟停留多长时间。短短一夜过后,刘骞便带领麾下四五万人马穿城而过。皇甫嵩欲统兵相随,刘骞留一手谕给他,告知曰:“公且等骞之信报,到时再以此手谕行事便可。敌之未尽除,城不可无军;故公等尚需遣人至官渡暂守,兵不需多千余人即可。”什么意思呢?刘骞告诉皇甫嵩说:老将军不要着急,你只需要等到我给你送来信报让你出兵的时候,你再依据这个手谕中的内容依计行事就行了。现在敌军还没有彻底除尽,所以城中不能够没有军队把守;因此,还需要老将军你们派遣军兵到官渡守护,不过兵马不需太多,只要派遣一千来人就行了。

他的言外之意是告诉皇甫嵩,现在暂时还不需要你这的兵力,你做好城防就行了。如果需要的话,会派人通知你的。只是他说的有些委婉罢了!

中牟至长社的路程不是很远,即便是一干步兵行进速度不是很快,在黄昏前,他们就赶到了刘备和张飞已经安扎好的营盘。

书说简短,赵云一路赶往天柱山,那是马不停蹄、人不惜汗,日夜兼程,饿了就饮食一些干粮和冷酒,困了就地找个僻静之地休息休息。不知道已经过了几个日出日落,这一日,终于来到了天柱山脚下。

这天柱山形如其名,山高万丈,耸入云端,树木密密葱葱,半腰之上云雾缭绕。在天柱山的半腰之上,有座道观,名曰慈公观。左慈便在此观中修行。

赵云来到观前,只见早有童儿立于门前等待。

“师傅早已算知,今日师兄回观。特命紫鹤在此等候师兄。”童儿见赵云下马说道!

这名自称紫鹤的童儿年不过十四五,和自己下山之时相差不多。想当初,自己下山时,此童儿刚刚**岁、身高不过四尺,如今已经长大,身高也已经近六尺。赵云笑着说道:“师弟这几年过得可好?几年不见,你长高了很多!”

“师兄见笑!师兄不是也变化了很多嘛?当初师兄下山之时,只不过与师弟我现在一般。如今师兄已经是朝中的将军了!”紫鹤说道。

“师傅现在可好!”赵云没有在和师弟紫鹤叙家常,想知道师傅的情况。

“还好吧!师傅今天早上把我叫到他那里告诉我你要来,让我来接你的!”说着,紫鹤便结接过赵云的马匹,引着赵云向里面走去。

赵云和紫鹤兄弟二人一路叙旧,很快就来到左慈的房前。紫鹤在门外禀报:“师傅,赵云师兄到了!”

就听见屋内一声苍老的声音说道:“好了,紫鹤你下去吧!云儿,进屋来说话!”

“是,师傅!”赵云依言,开门进屋。

屋内,左慈盘膝坐在卧榻之上,微闭着双目,见赵云进来并没有说话。

赵云来到榻前,撩衣裙跪倒在地,叩首说道:“不孝弟子赵云给师父请安了!”

“回来啦!”左慈微睁双眼,看了一下赵云,“你这几年过得不错呀!都当上将军了。那个刘骞为人怎么样呀?”

“回师父的话,他为人忠厚、识大义有大志,更懂得体恤下属,知道安黎民以天道。当初云随他奔赴辽东,他推行了五项法令,使得辽东短短几年的时间城外了一方富庶之地。此番黄巾叛乱,他更是倡导优待俘虏之政策,善待乱军俘虏。他时常告诫我们说,官不逼迫百姓,百姓是不会造反的。还说,其实百姓们的要求是很低的。他们是不过希望我们这些为官者给他们一个太平的世道,让他们能够吃得饱、穿的暖、有个地方睡觉罢了!”说着,赵云看了看左慈,见其只是低头沉思,继续说道,“当初我等六人皆受其恩惠,其不索求,反而与我等结为兄弟。是故,弟子认为此人当可追随。”

“你可知其本是落魄之人?可知他之今日乃是得利于其贿赂朝中常侍张让所得?”左慈听完,问道。

“此事弟子知道。弟子曾向大哥询问过此事。大哥问我到:‘等如果手无权势当以何为民做事?又如何铲除奸孽乱党?现如今朝中日暗,我等如何暂养实力?不借住其势力可有出路?古人云:大丈夫能伸能曲。我等成大事者,需注意此。’后来我又问他:如何处理才能处理好这些事情。他说:你可看过池塘中的莲藕?当时弟子不明其义。”赵云说着停顿了一下。

“池塘中的莲藕?什么意思?”左慈听到此,有些感兴趣的自言自语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