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代魏成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部分(第1页)

何进闻言有理,便沉下脸来,说道:“郭胜,你连你平时的朋友都杀。说不定你哪天会把我杀了呢?来人,推下去斩了!”

张让等人得知,慌忙跑到何太后面前,痛哭哀告:“太后,当初谋害大将军的人只有褰硕一人呀!不关臣等的事情呀!今大将军采纳了袁绍的进言,要杀臣等,乞求太后怜悯臣等!”

何太后闻言,说道:“你等不要担忧,我自当为你等作保就是!”

言罢,传懿旨宣何进。

不多时,何进来见何太后。太后屏退左右,悄声告之:“你我兄妹都出身贫寒,要不是张让等人,怎么能够有今天的富贵荣华呢?如今褰硕不仁,你已经带着部下把他斩杀了。又怎么听信旁人之言,要尽除内宦呢?”

何进本是寡断之人,闻言点头称是。

何进出,告之众官:“褰硕设计害我,灭其家诛其族;其余人不必妄加残害。”袁绍进言道:“若不斩草除根,必为葬身之本也!’”

何进沉面,曰:“吾意已决,你勿多言!”众官皆退

何进依然没有逃离历史的安排,这应该是其性格使然。寡断之人怎么可能成就大事呢?尽管身边有贤良相助,又能如何……

第138章 两太后宫内斗法,何进鸠杀董太后

第138章两太后宫内斗法,何进鸠杀董太后

次日,何太后命何进参录尚书事,其余皆封官职。值此,何进方掌控了汉朝的军政大权。

董太后闻言,在后宫宣召张让等人共谋对策。董太后见张让等人到齐,说道:“那何进的妹妹,在初入宫闱之时,多亏了我的扶持,才有了今天。如今她的孩儿即位做了皇帝,这内外的臣僚都成了她的心腹,权势和威望如此之重,我将如何应对乎?”

张让献策道:“太后可临朝,垂帘听政;再册封皇子协为王,加封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

董太后大喜。

来日,早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人共预朝政。

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就在宫中设立一晏,宴请董太后赴席。两太后饮酒至半酣时分,何太后起身,举杯向董太后拜道:“母后,你我都是妇人,参预朝政,废弃所宜也!昔日吕后因手握重权,宗族千人皆被屠戳。今我等宜深居九重宫内;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方为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

董太后闻言,大怒指着何太后怒叱道:“汝鸠死王美人,设心妒忌。今依仗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辄敢乱言!吾今敕骠骑将军断汝兄首,如反掌耳!”

何太后亦是大怒:“吾以好言相劝,汝何反怒耶?”

董太后口中无好言:“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

两宫太后竞相争执,张让等人只好各自劝说回宫。

何太后连夜召何进入宫,告之此事。

何进归府,召来三公一同商议此事。(三公者何进、袁逢、袁隗)

袁逢献计,来日使人参奏董太后因系藩妃,迁出京都即是。何进以为计,召太傅杨奉,如此交代一番。

来日设朝,杨奉参本:“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合迁返原籍河间安置。”

少帝早受何太后指点,批到:“准奏,限日下即出京都。非召不得入朝。”

何进一面遣人送走董太后,一面派遣禁军围攻骠骑将军董重的宅院。董重也是一个无能之人,虽领骠骑将军,然无匹马只将于身边。他获知此事,又见数千禁军围住自己的府邸,悲惨的自刎在了自己府中的后堂。

禁军将士见其家人举哀发丧,只得返归军营。

张让、段珪见董太后一支算是彻底完蛋了。他们急忙拿着多年来积蓄的金银珠宝前去贿赂何进的弟弟何苗和母亲舞阳君,更是早晚经常出入于何太后宫中。

何太后亦是寡断、耳软之辈;何苗、舞阳君也都是目光短浅之人。因此,没有过多久,张让、段珪等人又都得到了宠幸。

六月,何进纳袁绍之言,遣人暗入河间,于驿馆毒杀董太后。护卫董太后的队伍见董太后意外身亡,护送其灵柩回到了洛阳,皇帝令其安葬于文陵。安葬之日,何进托病没有参加葬礼。张让、段珪等人趁机散布流言于洛阳城野,在市人之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