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代魏成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部分(第1页)

伍孚至死骂不绝口。

真到是:

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

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时下,刘骞接到廖化所传信报,便使人送信给司徒王允、太常刘虞,书中所云:“未几得知朝中大乱,大将军何进与内宦张让等人相殴致死,可谓天幸。然,奸贼董卓统兵入京,祸害百姓,欺压群僚,废黜天子,实乃篡逆之贼也!今,某与弟玄德皆汉室宗亲,不堪我汉室江山任尔残暴之贼所乱。今我川蜀之兵皆精锐之士,欲清王室,又恐冒渎天子。望公等篆书天下诸侯,各领三五万兵马,进京亲王,以免再出董贼之患。”刘骞此封书信表明了立场,同时也使各路诸侯均不得以兵势欺压皇室与百官。

同时,那渤海袁绍亦遣使送书给司徒王允。其书如下所云:“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王允得此两书,连日来,频繁思索计谋,欲纠集百官相商,逐一通知又恐董卓得知,泄密之后性命不保。一日,他进朝上殿迟了一些,见旧日诸大臣皆在侍班阁子内侯朝,便说:“今日乃老夫贱降(就是生日的意思),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

“定来祝寿。”诸人皆应。

入夜,王允设宴于府中后堂,旧日诸大臣尽皆到场。酒至酣处,王允忽然掩面痛哭、声泪俱下,凄惨非常。

众人不解,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

王允答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坎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

诸人闻言,多有人亦痛哭不已。

但席间一人鼓掌大笑,说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王允等人顿时止住哭声,放眼观看,乃是侍中、骁骑校尉曹操曹孟德。王允见其笑,怒责之:“汝因孝廉乃享汉之俸禄,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

曹操闻言,不以为然,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闻言,急忙起身离席,来到曹操近前问道:“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答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王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区区一口刀兵,若换董贼之身死,值矣!”遂亲自酌酒,敬奉曹操。

曹操轻手拙酒洒地以明誓。遂,王允随取宝刀赠与之。

曹操藏刀于衣下,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

曹操返回府邸,洗漱一番便更衣入睡。近日来深得董卓之意,常赏赐于他。故他心中早有打算,明日一早入府觐见董卓,司机斩杀曹操。至于吕布,自然是调开即可。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见仆人相迎,便问:“丞相何在?”

仆人知曹操乃是董卓亲信,时常出入府中,也不以为意,便指路告知:“丞相与温侯在小阁中小憩。”

曹操交代仆人几句,便径自入内。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

董卓见曹操今日较往时来的晚了一些,便问道:“孟德今日因何来迟?”

曹操本就故意来迟,见董卓问起,便说:“属下座骑老病羸弱,所行甚缓,故今日来迟。”

果不其然,董卓闻言,信以为真,心下以为自己部曲怎还可以没有好马可骑?岂不丢了自己的脸面?自己马圈之中多有好马,赐其一匹,又可收其心,岂不两得!

只见他对吕布吩咐道:“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

吕布领令而出。

曹操见确如自己所料,成功支开了吕布。心中暗忖曰:“此贼合死!”

他本想此刻就拔刀刺之,因有伍孚之践,害怕卓力大,其有所防,刺杀不成,反遭身死,故未敢轻动。

然董卓身躯过于肥大,不能够长时间的直座。不一会儿,他感到疲劳匮乏,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曹操见状,心中大喜,暗自得意:“此贼当休矣!”

只见他急掣宝刀在手,就要分身而刺。没有想到董卓仰面而卧,正看到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

此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曹操心中大惊,乃持刀跪下,双手举刀过于头顶,进献给董卓,说道:“操偶得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接七星宝刀,放眼观瞧,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吹毛断发、极其锋利,果真是一把宝刀也;遂收下,递与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