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代魏成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部分(第1页)

“诸公何必自扰?听某一言若何?我等在斜谷关中之时,我曾问计贾公:若吕布反叛,我等当若何?”此时,站在张济一旁的副将王方说道,“贾公告之曰:可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张济、李傕、樊稠、郭汜四人闻言大喜,低头相互商议。

不多时,四人商议完毕,各自带着自己的副将离去。

次日,四人各自布施流言于自己的部下兵士:“王允将于洗荡我凉州士兵矣!”其麾下一众凉州兵士无不惊惶失措。后,其四人又扬言:“我等在此等待其斩杀,徒死无益!不若诸公从我反之?”众人纷纷呼应,皆从其愿。

不日,聚众十余万,四人各领其部,分四路杀奔长安。李傕部众最多,达四万余人;樊稠次之,三万余人;郭汜亦聚众近三万余;独张济仅仅不过两万余人。但张济麾下有其侄儿张绣,此子勇猛之力过人,又得西凉大将神枪闫行真传,亦有小神龙之称。是故,四支大军综合实力基本相当。

李傕副将李利引兵五千为前部,兵发长安。

早有探马报知王允,董卓旧部吞并扶风郡,求赦未成,引兵攻来。王允便使人找来吕布商议。吕布出言宽慰王允说道:“岳父休要担忧!量此鼠辈,何足挂齿耶!”言毕,其赶往军营,遣同乡中郎将李肃为大将,引兵迎敌。

李肃自领精兵五千,当先迎敌。与李利相遇,两军大战一场。李利力弱不敌,引军败阵而逃。李肃得胜而归,士气空前高涨,引兵就地扎寨,开锅做饭,稍作休憩。

是夜二更天,李利趁李肃取胜骄傲、麻痹大意之时,引兵劫营。

敌军忽至,李肃慌忙迎敌,再战李利,心中力怯,遂战败而逃。他麾下大军亦是慌张乱窜,四散奔逃。李肃奔逃出三十余里,回首不见敌军追逐方才停下来。然,其麾下士兵折损过半。

丢兵弃将,大吃败仗。李肃无奈,只得因残兵败将来见吕布。吕布见状大怒,厉声斥道:“汝竟挫吾锐气!推出去,斩!”不待李肃狡辩,早有士兵进来,将其拖出辕门外,斩首示众,悬首军门,以正军威。

次日,吕布进军来战李利。李利哪里敌得过吕布,战不一合,被吕布大戟挑下战马,咽气身亡。李利军大败,四散奔逃,被吕布铁骑斩杀无数,真是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吕布得胜之后,引兵前进,正遇李傕大军。吕布不待李傕军队列阵,便挺戟跃马,挥军直冲过来。

吕布本身无敌猛将,然并州铁骑亦是精锐之师,借助马匹奔跑之势,岂是李傕一众正欲列阵暂无防御的军队可以抵挡的?

李傕慌张之余,带着队伍退走五十余里,方依山下寨。待郭汜、樊稠、张济三人各引兵赶到,李傕慌忙使人请到自己帐中商议对策。

“今番我军大将李利被吕布斩首,吾有被其击败。吾兵马损失数千人。吾观这厮吃准其武力我等无人能敌,故逞凶直击我军。故某有一计,不知诸公以为何?”李傕说道。

郭汜见状急忙问道:“还请将军言明。”

“我引军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郭将军可领军抄击其后,效彭越挠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张、樊二公,却分兵两路,径取长安。彼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李傕将计谋讲出。

郭汜三人闻听,不住点头,便从其计。

却说吕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军搦战。吕布忿怒冲杀过去,李傕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吕布大军不能进。

忽报郭汜在阵后杀来,吕布急忙回战。只闻鼓声大震,郭汜大军已退。吕布方欲收军,锣声响处,李傕大军又来。未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

如此一来,激得吕布怒气填胸、好不气恼。一连如此几日,欲战不得,欲止不能。

正在恼怒,忽然流星探马报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径直进犯长安,京城危急。吕布急忙引大军回京,背后李傕、郭汜杀来。

然,吕布无心恋战,只顾奔回京城,使得一路上折了好些人马。

虽及时赶回长安,但是四贼将兵云屯雨集,围定长安城四周。如此战况使吕布大军与战不利。吕布被困城内,心情十分烦躁,不顺心之时多有鞭挞军士之过。长安城内大军之中多有军士畏惧其暴厉,些许时日多有降贼者。如此情形,吕布时有查寻,心中甚忧。

第187章 四贼将破城讨官, 马寿成起兵讨贼

第187章四贼将破城讨官,马寿成起兵讨贼

上文书讲到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引大军围困长安。吕布屡次出战皆不得战。是故吕奉先气愤至极。然城内粮草堪忧,城内士兵虽多是并州老兵,亦有凉州旧部。凉州旧部多有逃脱降贼者。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十万余众一齐拥入。遂吕布早有担忧,但却未曾提防到。直至四贼引兵攻入长安,吕布方感到天塌一般,急忙起身引并州铁骑,左冲右突,然敌势甚众,拦挡不住。

无奈之下,他引数千骑并州铁骑往青琐门外,欲救王允:“局势危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

哪知王允并不领情:“若蒙社稷之灵,得安国家,吾之愿也;若不获已,则允奉身以死。临难苟免,吾不为也。为我谢关东诸公,努力以国家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