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门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部分(第1页)

门疯玩去了,她守着火炉顺手拿起绣品做起来。

过了一会儿,门边传来响动,蓝氏回头一瞧,见是大姐进来了,忙立起身来:“大姐……”

“快坐,快坐。”安霞笑着与蓝氏坐在一处:“叫娘先跟安红话一会儿,我这也好长时间没回娘家来了,寻你说一会儿话。啧,你真是闲不住呢,今儿这时候还顾得上做这个”说着,夺下蓝氏手中绣品放在一旁。

“呵呵,今儿也没什么可忙的,左右你们中午又不在这吃。”蓝氏笑起来,她跟大姑子一向相处不错,也愿意处在一块儿说说话。

“你呀,就是在安实了”安霞嗔了蓝氏一句:“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今儿镇上的那位回来送年节礼,哪家不是收拾得干净铮亮的,嘴上都抹了蜜,就巴着能多得点东西?一年可就这一回呀,你倒好,偏还往后缩。要我说啊,白得的东西,不得白不得,有啥好过意不去的?你呀,就是拉不下这个脸来”

蓝氏不自然的笑笑:“我嘴笨,不会奉承人。”

“那你就不说话,把你家小乐清往那一放,还有咱得不到的理儿?”提起乐清,安霞一脸的喜色:“这丫头着实是会讨人欢心,以前不会言倒也罢了,如今这一开口真是伶牙利齿,又脆又甜的,真是叫人欢喜的不行”

蓝氏脸上也浮起喜色:“那丫头,怪会哄人”

安霞正了正神色:“要我说呀,你们都是不知足,咱娘也一样,你们是不知道我叫个姑娘馋成什么样儿了呀,三个小子成天在眼前晃,晃得我这叫一个心烦,就想要个姑娘,却偏偏要不上”

蓝氏捂嘴一笑:“大姐你又来了”

“啥叫又来了?”安霞笑着道:“我跟你说正经的呢,一会儿那位若是来了,你可别再缩在后头,好处都叫安民家的得了去。我这可不是心疼你,我是心疼我的小侄女,好说那也是些精细的吃食,白白便宜了安民家的,可不亏了我的小乐清?”

蓝氏似是被说动了,眼神闪烁:“那倒也是。自乐清开了口,我也能抬头挺胸做人了,又不亏人什么,该挣的,就得挣来,不能亏了娃娃。”

“哎,这才对麻。”安霞点点头,又附耳小声道:“我跟你说呀,一会儿那位来的时候,你把乐清交给我抱着,我保准那位能欢喜”照着人家大户人家的规距,那位来的时候家里人是要按长幼排序的,长子长女站前头,安霞自然是站在第一位上。

“嗳”蓝氏终于松了口,点点头。

安霞打量着蓝氏,轻拍她的手:“妹妹呀,我知你这几年也吃了苦了,唉,可怜我这二弟也是个命苦人,若不是那件事,他何以这么多年直不起腰来?如今多亏了你心疼他,照顾着他,才日渐的好起来了,你们乐清又这么讨喜,哪愁得没有好日子过?妹妹,我这二弟可得你多上心那。”

“大姐……”蓝氏眼色暗了暗,垂下头去。

“行啦,我知道你也不好受”安霞换上一种轻快的语气:“妹妹,也不是我夸,我这二弟是个知冷暖,会疼人的,这么多年想必你也看出来了。那女人是个没福的,她自去寻她的路子去,咱们管不着,咱们呀,只管过我们的好日子”

“你提她做甚哩”蓝氏伸手又拾起绣来:“都许多年没音信了。”

“那就好乐云最近咋样儿哩?还扭着呢?不说话?”安霞往窗外望了望,见几个娃娃不在院中才沉下声音问道。

蓝氏笑起来,带着几分炫耀:“自乐清开口之后,她好像也变了似的,跟我说了好几句话了呢,前段时间还跟我回了一趟娘家,真真把我娘家人都高兴坏了”

“是么好事情,好事情”安霞拍拍腿:“可见你是个有福的,都说闺女贴心,你养她到大,她还能不认你?唉,可怜我就是养不下个姑娘”

“大姐你也别这么说”蓝氏反过来劝安霞:“你那三个小子也是懂事的,再说你还年轻,生娃的事情还不是个早晚儿?你愁个什么”

安霞笑起来:“哎呀,我也不多求,我就能有乐清那么个闺女就知足啦,哈哈~~”

两姑媳在西厢说笑着,吴氏在东厢听见了,心下暗恨,这大嫂究的是怎么回事,咋就跟老2家的这么亲呢?想着,回身对炕上的安红道:“大姐真真儿是跟乐云娘有话说呀,瞧瞧,这动静在这儿都能听得见。”

安红冷笑:“二哥前几日子上我家借粮去了,我没借给他。哼哼,他怕是从大姐家借到了,这时候还不上赶着的扒着亲热亲热?照我看那,好借难还,你等看大姐来要帐的时候这两家子怎么打吧”

听安红这么说,吴氏心下顿时舒服了许多,她笑起来:“安红,我上次回娘家可专门去寻了一趟我大娘,替你说了几句话。应不应么,还看你的啦。”

“嫂子,还是咱们亲……”安红有些激动的握住吴氏。

吴氏笑起来:“瞧你话说的,我们姑嫂不亲,谁人亲?”

正这时,一个二十七八岁穿着整齐的年轻人跑进了院子,直奔堂屋,急急对张赵氏道:“二姑四姑过来了”

~~~~~~~~~~~~~

周末愉快,顺手点点推荐吧。。

第三十章 陈家赵氏

第三十章 陈家赵氏

张赵氏曾经,也是大户千金。

赵家以前是附近闻名的大户,张赵氏的祖父经营有道,在镇上经营有铺子,在乡下置有田产,那时的杨家在赵家眼中,只不过是一般的富户而已。

张赵氏祖父有三个儿子,张赵氏的父亲排行老三,带张赵氏在内一共有三儿两女,本来若那时候能寻下几户大户做亲家,后来也就不用这么落迫。可惜张赵氏的大哥当时娶了张家村的最美家中却最穷的女人,而张赵氏当时也不顾家中反对,嫁给了从外逃难过来,身无分文的老张头,其他两个弟弟也纷纷娶了美貌娇妻回家,唯一有陈赵氏觉得父家再富贵也无用,夫家有钱才是自已的,所以她嫁进了陈家,陈家当时在镇上也开有几家米铺,与赵家算是门当户对。

后来随着张赵氏祖父日渐衰老,赵家的家道也日渐中落,张赵氏祖父死后,三个儿子干脆分了他的家产,几人都是娇生惯养大的,身无长物,没本事没气魄,都守着那点家财坐吃山空,轮到张赵氏几人头上的时候,已经是所剩无已,就算张赵氏落户本村,老张头算得上是半个上门女婿,但张赵氏毕竟是个女人家,娘家的家财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所以她从那曾经极富的娘家所带出来的,也就只有这座宅院,另有十来亩当时陪嫁的薄田,后来又为了几个儿子娶妻,那十来亩的薄田也卖掉了。

而这些年里,陈家的生意却越做越大,在镇上不但有了粮铺,又开了布庄,在乡下也置了不少田产,一来一去,做为陈家当家主母的陈赵氏,成为了几个兄弟姐妹里最富有的,为了得点好名声,虽然已经没了父母,但她还是每年年节都回来给几个兄弟和姐姐送些东西,并象征性住一晚。另外每年的这一天还有个大事,就是陈赵氏为这几个兄弟在张家村备了十亩的肥田,她回张家村省亲的这天,在哪家住的,来年这十亩肥田就归谁家种,这么多年以来,这块地一直都是由赵大一家种的,他家的小儿子跟安平一般年纪,一张嘴却最是会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