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门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部分(第1页)

的办好这门亲事。办亲事,李玉娥也要回来的吧?哼哼,那就连她也算在里头,好好的‘高兴高兴’。

蓝氏跟安平最近都忙于田里和家里的事情,哪还顾得上两个女儿最近在做什么事?只当她们是在玩,安平不止一次的叮嘱蓝氏, 乐云也不小了,不能再在外面这样疯玩,该学点女红,做点家务了。蓝氏答应忙过这一阵去,就开始教乐云。

乐清乐云,杨世仁和万修林几人忙忙乎乎了大半个月, 终于迎来了李家的大喜日子。

整个小李村都知道李家大女儿嫁进了富贵人家,虽然大部分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富贵人家,但终究是富贵人家就行了。现在李家的二女儿出嫁,听说虽不及大姐嫁的那家,但也是镇上的富户,这热闹哪里能错过?大清早的, 李家门外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迎亲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到了小李村。

“哥儿们,先等一等的”一个穿水青色绸衫的男子在村头拦下迎亲的队伍,笑着上前跟新郎官道:“延哥儿,新娘那边儿叫我来说一声儿,小李村儿的规距,新郎迎亲在进村前,要围着村子转一圈,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分别将轿子颠三颠,寓意稳稳当当,长长久久。”

延哥儿皱皱眉:“咋不早说?”

青衫男子笑道:“这规距就是提前不能说,到了小李村儿村头才能说。新娘就是怕你生气,特意叫我好好跟你解释一下。”

“那行咧,咱们赶紧走吧,别误了时辰”延哥儿指挥着几个抬轿的,拐弯儿绕圈子去了。

这头儿新娘家院里院外挤满了看热闹的,却迟迟不见新郎,正心下着急着,跑进来个青衫男子,朝着新娘母亲恭敬的一揖,动作熟练圆润,再看动作看神态,一看就是大户人家里管事儿的,只听他道:“婶子,我是延哥儿家赵管事儿的侄子。”

玉娥娘一怔,问道:“赵管事的有啥事儿啊?”

“唉呀,我说了您可千万莫怪。”那青衫男子急的满头汗:“我这位好二叔,终究是年纪大了好忘事,所有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可唯一独忘了一件大事儿,他没跟你们说,我们那面儿的规距是,新娘上轿前,得有压轿的粮食”

“粮食?小哥儿你先别急,慢慢说,咋个弄法,咋个说法?”玉娥娘立即拉他到一旁,认真而仔细的询问起来。

“是这个样儿,新娘上轿前,轿子的四个角儿上得分别放上一袋子粮食,当然,白面最好,每袋要二十斤以上,这个寓意么,自然是新娘过去了带富带贵,不愁吃穿。袋子不能系口,就敞开着就行了。在路上的时候,新娘子要挪动一下袋子,并小声嘟弄两句,寓意过去之后能掌管钱财。当然,婶子,你家要是没有这么多粮食,少放些也行,总归是我们这面儿犯了错,多少准备一些就是了,不过寓意上来讲,自然是越多越好。”

“那都嘟弄些啥呢?”

“掌家呀, 管财呀,这些之类的,就挪袋子的时候小声说两遍就行了。”

“好好,我这就叫人去办,你别害怕,我家有的是粮食哩, 她姐刚叫人送了一些过来。”玉娥娘点点头,赶紧招来玉刚玉强两兄弟。

青衫男子见状,又抹一把汗:“婶儿,动作要快些,新郎都到村头了,幸亏我想起这个事儿来,才赶紧叫新郎停下来在那儿等一会儿,回头我二叔还要再挨一顿骂的。”

“行行,辛苦你了。”玉娥娘掏出个红包塞进青衫男子手里。

“哎呀,我自家二叔犯的错儿,你看看……”青衫男子有些为难的收下红包:“婶儿,那你先备着,我赶紧还要再回去,叫他们起轿。”

“行行,你快去。”

“嗳,您赶紧忙着,越多越好啊~~~”

“知道啦”

青衫男子跑出了李家,往村头跑去,却不是去见新郎官,而是拐了个弯儿,朝着树后的杨世仁一福:“少爷,办好了。”

杨世仁笑笑,拍拍他的肩膀:“没几个人看见你吧?”

“估计除了新郎和新娘母亲,其他的人,只要我换了衣服,就认不出我来了。”

“好,好,再办完最后一件事,你就赶紧回谷镇铺子里去吧,好好看铺子,记得这事儿别跟我爹说。”杨世仁笑眯眯的递给他个包袱,这么损的招儿,自然是他想出来的。

“嗳”青衫男子接过包袱换了身衣服,悄悄离开了。

“走,咱们看热闹去。”杨世仁带着一伙人往李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