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生于望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部分(第1页)

子,你放心,祖母绝不会让你受梦里的那些委屈!一切有祖母在呢,若是你还记得些什么事,只管跟祖母说。只是你年纪也不小了,有些事也该学一学,如今是祖母护着你,将来祖母不中用了,就要靠你自己了!”

文怡点点头,一时忍不住,抱住了祖母干瘦却温暖的身躯:“好祖母,孙女儿不懂事,以后您多教教我。孙女儿也想多学点本事,好好孝顺祖母呢。”

卢老夫人忍住泪意,轻轻抚着孙女的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对门外笑道:“老婆子躲在那里听什么?!难道就不能进来光明正大地说话?!”

赵嬷嬷抹着泪走进来,笑道:“老奴瞧见老夫人和小小姐的模样,这脚呀,就迈不动了。上天保佑老夫人早些好起来,长命百岁的,看着小小姐长大成人,日后嫁个好人家,生儿育女,老夫人还要抱曾孙呢!”

文怡红着脸躲进祖母的怀中,过了好一会儿,才抬头嗔道:“赵嬷嬷,你越发为老不尊了!”赵嬷嬷只是乐呵呵地笑着。

文怡拿她没法子,又是咬牙,又是跺脚,到最后索性将她推出门去:“好嬷嬷,祖母饿了,你快把热粥送过来呀!”这才将人打发走了。

回到祖母床前,文怡给她掖了掖被子,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祖母,在梦里,张叔张婶两口子最后是投了长房的,害得孙女儿孤零零一个人去了四伯父家。孙女儿这些天冷眼瞧着,觉得张叔还算老实,就是张婶有些不妥当,又是个嘴碎的,前些天救十五婶的事,她从头到尾看在眼里……要不要紧?”

卷一 望族孤女 第二十六章 谋划之始

卢老夫人听了文怡的话,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才道:“先前已经嘱咐过她,不许跟外头人说三道四,若是她明知故犯,就怪不得祖母心狠了!这件事交给祖母吧,你不用操心。”

文怡因为得到了祖母的支持,现在正满心欢喜呢,就没再把张婶放在心上,正好赵嬷嬷和紫樱送了饭菜来,她忙扶着祖母坐好,摆放好小几,便出去端饭了。

且不说卢老夫人如何留意张婶的举动,没过两天,她身体好转,便派人将九房的顾宜同请了过来。

顾宜同虽然承了六房的救命大恩,但族人们私下的议论,他也有所耳闻,心里正为难呢。若是六房提出过继的事,他该怎么回应呢?不答应吧,族人们说不定会觉得他忘恩负义,而且嫡支提出过继庶支的孩子是一种抬举,庶支拒绝,自然就是不识抬举了,可要他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亲生骨肉送人为嗣,从此断绝了父母亲缘,他又觉得心象刀割一样痛。那些闲言他不敢告诉妻子,生怕爱妻月子里有碍,因此一个人担着心事,越发难熬。如今六房伯母召唤,他心里本就七上八下的,偏偏在来的路上遇着别的族人,那些人知道他要过六房,就一脸****的笑,还故作同情的模样劝他看开些,叫他如何不难受?!

文怡站在祖母身边,看着坐在对面的十五叔,觉得他浑身不自在,心里觉得十分奇怪,便问:“十五叔,你可是身上不好?”

顾宜同干笑着摆摆手:“没事没事,就是……有点热罢了……”

文怡心里更觉得奇怪了,她看了看外头,这几天虽停了雨,但不见日头,又有微风,正是凉爽的好天气,哪里热?

顾宜同仿佛察觉到文怡的疑惑,只觉得如坐针毡,轻咳几声,恭敬地笑着问道:“几天没见六伯母了,上回来时,六伯母还病着,如今看着可是大好了?”

卢老夫人微笑着点点头:“老毛病了,天气一凉就要犯,其实也没什么要紧。”她直了直身体:“今儿叫你来,是有件事要请托于你。”

顾宜同身体一僵,勉强挤出一个笑:“六伯母请吩咐,只要是侄儿能办到的,侄儿……定然……”挤了半日,却还是挤不出那几个字来,眼圈已红了。

文怡暗暗吃了一惊,忙道:“十五叔,您真不要紧么?!若是身体有碍,我们托别人也是一样的。”

顾宜同睁大了眼:“咦?托别人?!”

“是呀。”文怡不解地皱着眉头,“祖母说,我们家库房里有一堆大家什伙,蒙了老厚了层灰,家里又用不上,正打算将它们卖掉,换些银钱周转呢。家里的田庄上报说,打算换一种稻种,出产会多些,因此要备下买种的钱。我们家的情形,十五叔是知道的,哪里有余钱?所以才打起了这些旧东西的主意。”

顾宜同仿佛获得了大赦一般,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原来是这样!六伯母是想让侄儿去跑腿么?这不过是小事,侄儿明日就带人来收!包管给您办得妥妥当当的!”

卢老夫人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你以为我会挟恩命你做什么事?瞧你方才那是什么样子?!”

顾宜同笑容一僵,支支唔唔地:“没……六伯母误会了……”

“你是听了别人的闲话,觉得我救你媳妇儿子是不怀好意吧?!”

“不不不……”顾宜同忙站起身,“那都是别人瞎说!胡说!不积德的……”忽然想起说那些话的人里有自己的亲妹妹和堂兄堂嫂们,脸色就有些不自在了。

卢老夫人板着脸不说话,文怡一看就知道她在生气,忙笑道:“祖母,十五叔待人向来宽厚,别人说坏话,他也是拉不下脸来反驳的,就算心里再生气,难道还能堵着别人的嘴不成?咱们自家行得正,坐得正,不怕人家说闲话的。那些人说得多了,见咱们不理会他,他也就觉得没趣了,自然不会再说。咱们还是言归正转吧?”顾宜同忙不迭地点头,心中暗暗唾弃自己误会了好人。

卢老夫人瞥他一眼,没好气地道:“本来我也没打算找你!只不过我家这些东西,虽都是些破烂,还值个几百两银子,别人得了去,转手也能得些利,若是卖给外人,族里怕是又有闲话了,只好先紧着自家人。七房的老九,原有个铺子是做这种买卖的,我派人请他媳妇过来说话,请了三四回了,不是说病了,就是说有事正忙。我听说她前儿才忙着进城买了不少金珠首饰,昨儿又带着闺女串门去了,便猜她大概是看不上我老婆子的这点破烂,只好打起了外人店铺的主意。只是我老婆子镇日在家,哪里知道谁家铺子出价公道?因见你是个老实能干的,才想着叫你来帮个忙,若是事情办好了,我自然重重谢你。”

顾宜同忙躬身一礼,惶恐地道:“侄儿不敢,六伯母有差遣,尽管吩咐就是,本是侄儿分内应当的,不敢当这个谢字。既是要卖东西,六伯母先让侄儿过过眼,回头侄儿好去找人。”

卢老夫人点点头,给文怡递了个眼神,文怡会意。她便再次吩咐:“你也不用着急,且慢慢寻访,务必要找个妥当的掌柜掌眼。我这堆东西都有年头了,少说也值个六七百呢。看完了东西,你就回去吧,不用再来跟我打招呼。还有,前院里有给你媳妇备下的东西,有当归、川芎,还有粳米和红糖,你媳妇应该用得上,都拿回去吧,若是不够,我这里还有。如今天凉,你媳妇在月子里,不能受风,还有孩子也是,本就有些不足,若是不好生照料,有个闪失,将来一辈子都要受苦,你要盯紧了底下人,把他们母子照顾好。”

顾宜同一路听一路应是,听到最后,已经满面羞愧了,含泪道:“侄儿家里没个长辈看顾,平日里夫妻俩说起,都说唯有六伯母最是慈爱,虽然说话严厉,却是真心为我们夫妻着想的。承蒙六伯母照应,侄儿真是不知该如何回报……”

“啰嗦些什么?!”卢老夫人不耐烦地挥挥手,“都是顾家人,你说这些话就没意思了。我老婆子难道是图你的回报才照应你们两口子的?!不过是想着你们年纪轻轻就没了父母,怕你们不懂事,多说几句罢了。若是你们平日里有人照应,我才不会多管闲事!你只管把我的事办好就行!”

顾宜同连声应着,小心地告退下去。文怡向祖母行了一礼,便追上去带他去库房了。

宣和堂的库房就在后院边上,连着一排四间屋子,小小的院落中种着一棵老树,以一扇小门跟后院相连,平日少人涉足。因年久失修,人才走到走廊入口,便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萧索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