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生于望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部分(第1页)

您就过来了!真快啊!”

朱景诚一时气紧,几乎要以为他是在讽刺自己了,但见他笑容满面,又有些怀疑是自己多心。这种泥腿子出身的丘八,多数是直性子,应该没那么多心眼吧?

想到这里,他便勉强笑笑,问:“傅将军这里想必也是大局已定了吧?不知可有我等能效劳的地方?我这回出门带的都是王府亲卫中的精锐,但凭将军差遣!”

傅承远哈哈笑道:“世子高义,末将先谢过了!不过杀鸡焉用牛刀?几个小毛贼,我的兵足够应付了!用不着劳动王府的高手!再说,我这几天正巡视各处驻军所,一听说这里闹匪,就带着人过来了,正好让兄弟们练练手!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呢!若是世子的人也加入进来,恐怕就不够分了。世子爷就高抬贵手吧?啊?哈哈哈……”

朱景诚干巴巴地应了两声,心里暗叫晦气!

文怡在侧院一早就听说柳东行搬了救兵回来,却不知详情,底下人议论纷纷,偏又说不清楚,不由得有些焦虑,只是她还要照顾祖母,生怕老人家担心,便把忧虑闷在心里。

卢老夫人却是猜到了几分,随手招过石楠,吩咐道:“外头乱得很,也不知道具体消息,你传个话给你爹,让他上外头打听去。还有,方才我仿佛听到有人说贼人躲九房宅里了,叫你爹去打听十五老爷一家的情形,问问十五太太和几位少爷可安好!”

石楠领命而去,文怡低着头,有些难为情:“祖母……”卢老夫人笑了笑,轻轻拍着她的手:“对着祖母,有什么话不能说呢?”文怡红着脸低下头去。

卢老夫人又问:“你方才说……文安和文慧姐弟都跑出去了?!你跟你三姑母家的表哥吵了一架?”

文怡暗中撇撇嘴,道:“孙女儿见他不省事,教训几句罢了。祖母别担心,便是闹到长辈们跟前,孙女儿也是有理的!”

卢老夫人叹了口气:“以你的为人,行事自然是有理的,祖母操心的不是这个,只担心你三姑母那个性子,最是护短,就怕她会因此对你……”顿了顿,没说下去。

文怡却明白了。柳东行的婚事,十有**还是三姑母说了算的,若她因为自己顶撞了柳家表哥,而对自己生了偏见,从而改变主意,也不是不可能。但文怡担心之余,却不后悔:“孙女儿没错,当时那个情形……哼,祖母是没亲眼看见,世上居然有如此偏心、如此糊涂的人!为了六姐姐不受长辈责罚,柳东宁竟是连七哥哥的死活都不顾了!三姑母若因此恼了孙女儿,孙女儿也不怕!孙女儿不信,对三姑母来说,六姐姐是她亲侄女儿,难道七哥哥就不是她亲侄儿了?!”缓了口气,“至于别的……孙女儿也不怕!那人……那人不是会任人随意摆布的……”

一阵喧哗声从前院方向传来,隐隐有人在喊:“七少爷回来了!七少爷平安无事回来了!”“七少爷受了伤!”“七少爷……”偶然也有人在喊:“柳少爷把七少爷救回来了!”

正院一阵骚动,偏院里也有人探头出去看。文怡猛地站起身来,无措地看了祖母一眼,却是再也抑制不住冲动,提起裙摆往外跑去,一路越过人群,正好远远地看到柳东行将文安放在藤床上,让人将他抬回内宅。他一直起腰,正好与她对上了眼。

文怡脚下一顿,只觉得眼眶发热,有什么温热的东西从脸上轻轻划过。

卷一 望族孤女 第八十三章 历史重演

第八十三章 历史重演

文怡扶着祖母进入九房暂居的小院,立即就听到了一阵低低地哭声,有女人,也有孩子,还有人在屋里低声劝说:“太太……您好歹吃一口,您不吃又怎能支撑下去呢?哪怕是为了您肚里的孩子,您也不能不吃呀?!”

文怡吃了一惊:孩子?!

她迅速看了祖母一眼,卢老夫人的神情也更加严肃了,赶忙走进屋中问:“怎么回事?!”

十五太太徐氏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面色青灰,神情呆滞,连眼珠子都不眨一下,若是不知道实情的人见了,还以为是个死人。她床边坐着一个十**岁的女子,穿着一件石青比甲,手里拿着一碗还在散发着热气的燕窝粥。文怡认得她是徐氏的贴身大丫头靛儿,方才说话的就是她。床脚边上,还站着另一名大丫头丹儿。

两人见卢老夫人和文怡进来了,忙起身来见礼,靛儿红着眼圈道:“六老太太,您劝劝我们太太吧……她都两天没吃东西了,先前是为了照顾老爷,如今又……再这么下去,她怎么支持得住呀?!”丹儿也在一旁抹泪。

卢老夫人微微皱起了眉头,看了靛儿手里的碗一眼,又问:“你方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们太太还怀着身孕?!多少个月了?!”

靛儿答道:“回六老太太的话,我们太太本有身孕在身,差不多也有四个月了。”

“怎的之前没听你们老爷太太说起?!前些天她才到我那儿请过安呢!”卢老夫人走到床边,伸手轻轻拨开徐氏额上的乱发,却发现她一点反应都没有,心下渐渐烧起了怒火。

丹儿偷偷瞥了文怡一眼,方才走近卢老夫人小声答道:“我们太太自从那年生了小少爷,身上便时准时不准的,有时两三个月不来也是常事,因此没放在心上……直到月初时,太太晕倒了,老爷请了大夫来瞧,才知道是怀上了,只是胎儿有些不稳,大夫开了药让太太安胎。太太便说……等把胎坐稳了,再告诉人……”

卢老夫人板着脸问:“那她这两日一直没好生吃饭休息?!”

靛儿又红了眼圈:“先前被贼人困在院中,没顾得上,后来老爷情形不好,太太担心得很,只略进了些粥水,便一直守着老爷……她总说……若不是她身上不好,不愿动弹,老爷早就带着少爷们进城去了,也不会遭此横祸……”她擦了擦脸上的泪,“早上老爷……去了……太太立时就哭死过去,一醒来又哭,后来力气不支晕倒了,再醒过来时便是这个样子……奴婢们说什么,她都好象没听见似的……”说到这里,她便再忍不住,与丹儿抱头痛哭。

男主人横死,女主人又是这个模样,几位小主人年纪都还小,便是最长的一位,也只有十六岁,况且这位六少爷从小就抱着书本,父母又溺爱,哪里经过大事?主人的宅子烧了,财物也都不剩什么,那些同族的老爷们却只顾着在外头争吵,竟无一人来理会她们孤儿寡母,将来的日子要如何过呀?!

文怡却有些胆战心惊地看着祖母。十五婶身怀有孕,却遇家毁夫丧,正是万念俱灰的时候,然而一味伤心,不顾腹中骨肉,却是祖母的心头大忌!她还记得,当年父亲的灵柩运送到家时,母亲也是这般,祖母再三劝解,要母亲振作,母亲终究还是因为伤心太过而小产,她那还没来得及出生的弟弟就这么消逝了,母亲也跟着撒手人寰。祖母这几年来,无论生活如何舒适优渥,始终还是心有遗憾。如今眼见十五婶再度走上自家母亲的老路,祖母心里只怕正恼怒非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