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生于望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1部分(第1页)

虽然这么做让他觉得十分不甘心,但一个侥幸的想法却时时在他心中冒头。当初他暗中联络东平王府与郑王府的人,在密会的现场被朝廷的密探抓了个正着,本以为是必死无疑的,而接下来数月的软禁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心中不知是应该后悔还是忿恨,但也隐隐盼着别人来救他,可惜没多久便传来消息,王府的旧仆另奉朱嘉逸为少主,那才是对他最大的打击。他心中万念俱灰,几乎等不及朝廷下旨,便想自行了断了,只是一直没下得了决心。不料峰回路转,随着郑王兵败身死,皇帝与太子反而放过了他,还让他回康城来收拾残局。他对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无比感激,打听过后才发现,最有可能是真正提议者的,居然是康南驻将柳东行。他与柳东行从无交情,甚至可以说还有点矛盾,后者会提出这个建议,会不会是受到妻子的影响呢?如果顾文怡到今天还愿意拉他一把,那或许意味着,她对他已经不再怨恨了?

这个念头让朱景深重新燃起了希望。什么王府基业,什么祖宗荣耀,此时此刻都是虚的,最重要的是他能活下去,能将他这一支的血脉传承下去,不要让祖宗父母在天之灵被冠上逆谋的罪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点让步又算什么?一点牺牲又算什么?在他绝望的时候,谁也没伸出手,如今终于有人拉他一把了,这份恩情他永生永世都不会忘记

从前那点小心思早已埋藏在心底深处,朱景深知道自己对柳东行仍旧怀有几分妒意,但也仅此而已。他知道顾文怡对自己的夫婿一心一意,他不会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了。面对绝望中唯一一个向他伸出援手的人,他愿意竭尽全力去保护她的平安喜乐。

柳东行察觉到朱景深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复杂,既带着几分忌惮,又有些讨好,当中还夹杂着一两分感激。莫非他听说了,是自己与胡金全提出保全康王府的提议的?柳东行有些不以为然,当初若不是为了战局着想,也为了迁就妻子保全秦云妮的愿望,他是不会费这个事的。不过事后看来,这个做法利大于弊,而且对于他自己、罗明敏以及胡金全三人的仕途都颇有好处。只要朱景深知趣些,照朝廷的意思妥当善后,事情就圆满了。

不过朱景深说的都是什么话?表面上听起来似乎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寒暄,但那中间的奉承话是怎么回事?柳东行有些啼笑皆非,这个在京城出了名胡作非为的大顽童,居然也学会了奉承讨好吗?做得还挺熟练的,他被软禁在京城的那几个月,都经历了什么呀?人的变化还真是大。

虽然心中生出了几分同情,但柳东行并不愿意陪朱景深在这里继续礼尚往来,他还记得来之前罗明敏说过的话呢。朱景深瞧着似乎挺安分的,为何通政司想知道他要耍什么花样呢?莫非他的安分只是假象?

柳东行尝试着转移了话题:“国公爷不必再谢末将了,当初末将夫妻雇用国公爷的旧仆时,并不清楚他们的来历,只是想要给家里添补熟练的人手,事后得知,也觉得十分巧合。他们都是能干的仆人,给末将家里帮了大忙呢,只是他们终究是国公爷的人,能够重新侍奉旧主,末将夫妻也为此高兴。”

朱景深窒了窒,笑道:“不管怎么说,你们救了他们,也……也帮了我的大忙。我心里清楚,绝不会忘记你们这份好意的。”

柳东行眨了眨眼,不想接他这个话头,便转而旁敲侧击起自己感兴趣的事:“听说国公爷要带他们回京城国公府去?这样也好,从前在京城时,末将就曾听说国公爷府上人手不足……不过国公爷是打算将原本王府的人都带回去么?”都带走,人就太多了,而且谁也不能担保当中会不会还有心怀不轨之人,又或是有人保留实力,回京后助康国公办些什么不好的事。

朱景深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了几分:“恐怕没法带走所有人——他们当中有很多已经在城里扎根几代了,若只带走一两个,未免害他们骨肉分离,若是全家带走,我又无力安置。且他们在本地也各有家业,只能问问都有谁还愿意侍候我这个旧主人,愿意走的才带回京城去罢了。”

“国公爷考虑得周到,只是……”柳东行看了他一眼,“不跟着走的旧仆,您又打算如何安置呢?无论如何,他们到底是王府出来的,总不能由得他们自生自灭吧?”

这已经算是问到正事上了,不可随便拿话混过去。朱景深心知事关重大,忙直起了身子,郑重答道:“自然不能这么做。他们怎么说也是侍候过我已故的父王与母妃的,都是几代的老人了,原是我不忍分离骨肉,才不带他们回京,却也不能不念主仆情份,害得他们流离失所。只是我年轻,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妥不妥当,还请柳将军帮我参详参详。”

柳东行挑了挑眉:“请问国公爷……打算怎么做?”

“多年前已经有些人被放出府去了,剩下的,也当通告官府,取消他们的奴籍,让他们转为良民。”朱景深回望柳东行,“每家都发一笔遣散银子,曾任大管事的,又或是父王母妃身边有头脸的旧人,再每人加赏十亩水田,若是担心出府后,他们家中子弟无法营生,也尽可以前来找我。我在京城里也认得几户大商家,请他们念在旧日情份上,多雇几个人手,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柳东行微微一笑:“国公爷实在是宽仁大方,只是从前在王爷王妃跟前侍候的旧人数量可不少,要给他们每人都分上十亩水田,这可不是小数目,听说王府过去的田产大都在数年前变卖了,国公爷哪里还有足够的田产赏赐旧人?”

“母妃的嫁妆里头……还有几处田产。”朱景深慢慢地道,“有些是在附近州县,也有些离得远些,苏东那边的,归海西边的,也有泰城附近的,或是南海一带的。我找人问过了,都是不错的田地,只是这几年没顾得上打理,恐怕都荒废了。与其抛荒,倒不如赏了几个忠仆,也好叫他们心里记得母妃的恩典。”

康王妃的嫁妆单子早在几年前就报到宫里去了,哪里还有这么多田产?柳东行心知肚明,这些应该全都是朱景深隐藏起来的康王府产业,他愿意拿出来,自己又何必拆穿?而且用这种办法变相将王府旧人分拆迁走,也算是合了自己先前与胡金全商讨定下的对策了。柳东行微微一笑,用一种颇为欣赏的目光再看了朱景深一眼,心中暗暗称许。

不管这少年曾经多么荒唐,至少他现在不是个糊涂人。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柳东行稍稍放松下来,脸上也开始露出笑意:“国公爷真是个孝子,想必王府的旧仆们也会感念您的仁慈的。”

朱景深抓紧机会问:“若是……当中有人不知好歹,将军可愿意助我说服一二?”

柳东行微笑:“末将是军中人,不好干涉宗室内务。”见朱景深神色一黯,又补充道,“倘若真有人不识好歹,国公爷只管教训就是,您是主,他是仆,上下尊卑总是要分清的。若是那人当真冥顽不灵,不是还有官府么?”

朱景深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将军说得是。”顿了顿,“这两天时常有人来找我叙旧,求我不要这么做,我还当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呢。将军既然也说好,那我就放心了。”

柳东行心中一动,有些明白他的意思:“国公爷用心良苦,该明白的人总会明白的。”

朱景深松了口气,低下头想了想,方才重新抬起头道:“柳将军,以前我年纪小,不懂事,有些得罪的地方,如今已经知道错了,还请您不要见怪,若是……若是您不介意,可否……可否替我向尊夫人道个歉?请她……原谅我少不更事,行事胡闹吧……”

柳东行神色一变,坐正了身体,抬眼看他。

卷一 望族孤女 第四百二十章 丽人有约

第四百二十章 丽人有约

朱景深也知道自己说话有些唐突,只是他忍了许久,实在按捺不住,况且他觉得自己也不是有什么坏心,不过就是道个歉,赔个礼,同时试探一下顾文怡的想法罢了,他还是通过顾文怡的夫婿去做的,自然不必担心会坏了她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