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那一场烟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楔子

外面似乎阴了天,极天宫内光线很暗,那殿前两条长廊都挑着纱罩西瓜灯,有气无力的点点灯光蜿蜒远去,望过去如同一条病蔫蔫无声静卧的长龙。

殿门前燃着大红宫灯,红朦朦的幽光照耀,幽红的灯光只照得殿前丈许,稍远的地方就看不清,寝殿两旁的林木山石全隐在一片冷肃黝黑的暗影里。

宫内仿佛失去了生气。无人敢喧哗,连走路都放轻脚步。似乎一点点声音都会惊醒昏睡中的隆佑帝,都会加速他死亡的进程。

宫门口,两名司卫太监慵懒地斜靠在门框上,眼皮发粘,强打精神,勉强支撑着当值。可没多久,宫门处传来嘈杂的人声,秦玄指挥一千兵马紧紧守卫住宫门,楚泽巨则带领数百名宫卫太监进入内廷。他以前只负责负责宫城四门守卫的,后宫内苑不归他管辖。如今奉旨侍疾,他为防止出意外之局,就把亲信调来协同守卫内宫宫门。

听到两人汇报,武帝微微有些放心。这样一来,内宫的外人的出入也受到了监视,就算有人要搞鬼,或者借机生事,就堪称难于上青天了。

他慢慢回想一下自己走过的道路,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劳碌一生,多少惊恐,多少磨难,夺取江山,身为国君,执掌天下,无限地积聚美女和财物,无限度的扩边拓地,而如今还不是一切皆空。

都说人生是场梦,但人人又都沉迷梦中不能自拔,直到死时大梦方醒,难道自己的梦也做到头了?

武帝正脸色又灰又暗,刀刻似的皱纹一动不动,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半躺在龙榻之上。听见有脚步之声,武帝动了一下,示意太监扶他坐起来。武帝刚刚坐好,楚泽巨和秦玄一前一后进来了。

秦玄两人跟着李公公来到屋里,向躺在炕上的武帝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武帝一眼也不看他们,更没让他起来,却向小李子递了个眼色,厉声说:“念!”

李公公肃然而立:“是!护国公秦玄、镇国公楚泽巨听旨:护国公秦玄、镇国公楚泽巨忠心事君,办差勤勉。着以两人原爵晋升太子太保、领侍卫总管、首辅大臣之职。楚泽巨亦领京师禁军统领及九门提督之职,钦此。”

武帝声音低沉,但却十分清晰地说:“我准备将大位传于孝义王,你们认为怎样?秦玄沉默,楚泽巨则道:“皇上,自己江山何苦假手于外人?”

武帝摇头,叹息道:“若是传位于太子如意,则按照本朝的规制,太子如意母则摄政,杜皇后势力根深蒂固,杀不杀,废不能废,我都不能奈何半分,你们认为自己是杜皇后的对手?”

闻听此言,两人无语,武帝沉声道:如今,朕今天把我们共同的江山,我的生与死、欢与悲一齐赐给你。你要体谅朕的难处。你若是能遵照朕的嘱托,在朕晏驾之时,管好手下兵丁,护好京师,辅佐新君登基,好好保护好太子如意母子,余下的事,你们就不要管了,我自有吩咐!”

武帝又道:“这两份诏书,都是朕的遗诏,一份是传位于孝义王真的遗诏,一份是废了孝义王的遗诏,你们一人一份。记住,你们只要牢牢控制住军队,然后,相机行事,大事不难成啊!”

武帝又说:“我和孝义王定下了百年之盟,孝义王也许诺:一旦太子大婚,他将传位太子。若是孝义王遵守诺言,等到太子大婚,将皇位让给太子如意,这第二份诏书就可以不发。若是太子大婚后,孝义王悔言,就看两位的了!”

秦玄和楚泽巨再次领命,武帝沉默了一会,又说:“在朕特意选中你来担负这托孤重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次雪域之战,你们背着朕杀出了重围。朕看重你们的,就是这份至死不渝的忠心和多年的兄弟情。所以朕今天才把这江山、国家社稷的重任,托付给你,也就是说,朕把这万里大好江山,托付给你们了!”武帝说到这里,早已老泪纵横,气喘不止了。秦玄和楚泽巨一边磕头,一边同声发誓:“万岁,请放心,臣等等定不负万岁的重托,力保太子如意登基,保我朝江山万年!”

夜幕渐渐降下,随着红烛轻烟,当今皇上御临天下十三年的往事在每个值日大臣的心中袅袅升起。就在此时,极天宫紫辰内殿突然灯火大亮,一片哀号之声划破了夜空的寂静:一代天子武帝停止了呼吸,时年四十五岁。

武帝十六岁封王,二十五岁登基,享有华夏九州十三载,在位时,治黄河修漕运,轻徭薄赋、政治修明,言路畅通、算得上明君主。二十八岁次第削藩,三十岁平南,三十五岁西征,三十七岁与扎尔密汗国血战于雪域,三十七年末,征服台湾,荡平新疆之乱。开创今古未有之版图,功盖秦皇汉武。

第二日,登基大典上,孝义王含泪拜之,曰:“得兄长托付大业,弟愚笨之资、实有负兄长之所托,诚惶诚恐,不敢不尽力,于今暂为任之,太子如意聪慧灵敏,依稀兄长往昔雄风,待得太子如意大婚后,弟即禅之,以光兄长这遗志!

翌日,孝义王禧禅继皇位,改元隆佑,太子如意母为皇太后,公孙夫人亦追谥为皇太后,先太子如意仍立为太子,以继大业,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一隆佑帝

时光如流水般过得真快,转眼已是隆佑帝十年的秋天,隆佑帝登基已有十个年头了。

九月的天气格外反常,狂风暴雨,霹雳闪电,不时光顾京师,京师呈现出一派人间末日的景象。大树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屋瓦像纸片被风掀飞,冰雹大如鸡卵,庄稼成片倒伏,浸泡在积水中。河水漫入城内,街巷可以行船。灾民、饥民比比皆是,啼饥号寒。

隆佑凝视珠帘外的潺潺细雨,那无尽的雨丝,像扯不断的愁思,使他更加郁闷。从清早至中午,他一直就这样伫立窗前,一言不发地想心事。

冷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宫内阁楼台水榭如座座挺秀的峰峦,碧水池塘、削瘦的假山、参差的廊檐在风雨中飘摇。暗红的宫灯映照,侍卫们挑起大红灯笼在四周巡弋,一阵悄无声息地急风袭来,卷起无数点冷雨,宛若针尖般刺人肌肤。

隆佑帝心中思潮起伏不定,想到自己的过去,心中充满不甘心的情绪。本来这个王朝的皇帝不可能轮得到他,武帝的英年早逝,给了他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早在武帝病重时,就曾有把大位传于太子如意的念头,时如意年仅十岁,君轻臣重,何况太子如意背后还有更为可怕的杜娇皇后,武帝担心会生出无法意料的变数,权衡利弊,难以决断。而他这个衣食无忧的孝义王在恰当的时刻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提议与武帝订下一个百年之盟,最终,孝义王如愿以偿,登上皇位,号隆佑帝。

而这个世人传说纷坛百年之盟就是:太子大婚,弟即禅之!

“哎!当时太冲动了!”隆佑帝不住叹息!似乎对十年前那道诏告天下的圣旨颇为后悔,太子大婚,朕即禅之,他本来可以拖延的,这本是一个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秘密!

这十年来,他似乎什么都没做,整日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惟一的一次冲动是在五年前,在满朝文武官员的强烈要求下,对屡次兴兵犯境的游牧部落——小扎尔密汗国采取了攻势。

当时在他看来,以五万敌十几万善于骑射的小扎密汗国骑兵,简直是天方夜谭,要知道他们可是马背上的民族,一生都生活在马背上!

而他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想借小扎尔密之力一举挫败*跃跃欲试的野心,也许还有可能除掉他的心病。但这只是他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武帝时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军队在休养生息的五年后依然那么强悍,不可战胜!没费多大气力就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六部骑兵,收复城池数十,拓地百余里,是他继位以来惟一的一次胜利。

当年仅十七岁的太子得胜班师回朝,受到全国民众英雄式的欢迎。朝中大臣对他更是衷心敬服,人心声望日愈提高,支持者了越来越多,大有长趋直入的架式。

“秦元霸黑峪口浴血救主,楚骠骑野马滩计败敌酋”的传奇自是人人传唱,妇孺皆知。而这一次大胜,让他深刻体会到“鼎足天下,非秦必楚”的威力,也让他对楚曼君,秦牧二人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此以后,他对秦牧另眼相看,优待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