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那一场烟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2页)

楚曼君心中一动,低低哼了一声,暗忖道:“难道他是在暗示我?还是在好心提醒我?难道我此行真的在劫难逃?哼!他就说得那么准?我偏不信这个邪,我一定要为慕雨晴讨个说法!”

慕青青也察觉到了楚曼君神色地变化,心疼道:“曼君哥,说书的都这样,都说些唬人的鬼话,借题吸引客人注意,你不用多想,船到桥头自然直。”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明白,这老头说的都是对的,他是有意在提醒自己,想到这时,心中酸楚不已。

座中有人似乎听得不奈烦了,皱眉道:“我不喜欢听楚曼君的事,他是死是活,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想听听柳潇湘的故事。

老头眼中精光闪现,沉声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年轻人做人做事要凭良心!“

那人脸微微一红,瞪了老头一眼,碍天堂中那些人咄咄逼人的目光,违心地说道:“好,我听,那你就说说他进了京师会怎样?

老头道:“死无葬生之地!若是他潜回洛阳,尚有一线生机!”

那人惊道:“死!哈!老人家!我可不是吓大的!楚曼君这等人物,谁敢杀他?”

老头神秘一笑,道:“他若回了京师,谁都能杀他,谁都想杀他!包括他的亲人、朋友们。”

仙儿却大惑不解了,道:“居然在京师这等重地都可以杀他,那他到洛阳不是一回事吗?”

老头道:“完全不是一回事。洛阳是武帝的发祥地,也是楚家的管辖地,只要大洛阳大权在握,杀他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仙儿惊道:“爷爷,您这不是怂恿他拥兵自重吗?这怎么了得!”

老头道:“这不叫拥兵自重,这只是一种保命的方式罢了!何况!隆佑帝也不是什么明主!

有开始就有结束,终于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了,曲终人散,评书已完,人群三三两两散去。慕青青听这祖孙二人一问一答,就好像在向别人说故事似的,此刻对这两祖孙俩笑道:“老先生对江湖事如此地熟悉,想必也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老头摇了摇头道:“我可不是什么英雄,只不过是一说书的而已,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罢了!老头似有意又无意地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个人要是走错了一步,就没有回头路呢!若我是楚将军的话,就会以太子江山为重,绝不会去找人理论,我当为天下理论!

老头缓缓从桌上取了一小锭银子,对酒保道:“来也空,去也空!金银乃身外之物。这些剩下的银子就劳烦店家办个粥棚,施舍下从北方逃难而来给难民吧!唉!隆佑帝只顾自身享乐,不顾天下死活!捐赋一年多一年,我这点只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只恨老朽年老体衰,不能为天下出力了!惭愧惭愧!惭愧惭愧!”说完看了楚曼君一眼,转身扶着孙女儿的肩头蹒跚地走了出去,消失地薄雾中。

老头几个惭愧惭愧深深地打动着楚曼君,心中万千滋味难以形容。望着他们的背影出了一会神,这时慕青青问道:“那我们现在去哪里啊?”

楚曼君神色坚定地道:“去京师!

慕青青惊道:“啊!”

八玉姬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楚曼君、青青两人买了两匹健马,一路向京师而去。所经之处,荒凉贫瘠,路上难民越见越多,二人身上本无多少银两,不几日就已快分尽了。杯水车薪,哪救得了天下饥寒之人?他心知,若是隆佑帝父子一直这样闹下去,肯定会出大乱子的。到时候战祸一起,不知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心下怅然不已。

两人正在怅然处,忽听前面山坳处人声大起,过来一群难民,黑压压地一片,足有几千人,有的挑着孩子,有的用独轮车推着白发苍苍的老人,人人惊慌憔悴,心惊不已。

慕青青拦住一个走在后面的汉子,问道:“大哥,前面怎么啦?”那汉子怔了一怔,摇头道:“客人还不知道吧,民变啊!这几年天灾人祸连年不断。天灾,刮风、大旱、闹水、冰雹、蝗虫,三年来颗粒无收,如今天下大荒,那狗皇帝不但不减,还乱收赋税。那些从北方逃来的、无路可走的饥民便纠集人马攻下了县城,烧杀抢掠,什么坏事都干,两位还是快逃吧,乱民马上就要过来啦!”

楚曼君沉默不语,慕青青道:“那你们打算去哪能儿啊?”那汉子道:“饥民将县城周边抢掠一空,我们一点东西都保不住,去哪儿都是个死,我们也就走到哪能儿算哪儿了。实在不行,我们也就得抢了!”

“青青!走吧!这些事不归我们管,这是州府衙门的事!”楚曼君要急急赶往京师,不由沉声道。那汉子却冷笑:“什么州府衙门,那些当官的全吓跑了!”说完也匆匆而去。

慕青青望着逃难的人群,长长叹息道:“哎!现在连金陵王自己的封地都闹成了这样子,那天下呢?曼君哥,你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你没有辅佐好太子,没辅佐好皇上!”

楚曼君一阵沉默不语,半响方道:“这事以后再说,先办正事要紧!”

慕青青怒道:“正事!这才是正事!为我姐那是私事,你知道吗?我姐根本不稀罕!”

“我说了,不管什么事!都要等我回来时后再说!”楚曼君再也忍不住,马镫一磕,呼喇喇冲了出去。慕青青不由地伤心,回来再说,这一去,咱们能回得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