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超品侠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部分(第1页)

周老爷子看节目介绍的不错,他就没有换台,播出时间是每天中午11:30,时间大概是50分钟。

不过要收看这个节目就会耽误午间新闻,这到不要紧,到午间新闻的时候再调台就是了。

老爷子看了一会广告,节目正式开始。这期节目开头的介绍瞬间就吸引了老爷子的兴趣。

节目片头,主持人用低沉清亮的声音缓缓讲道:“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古代人民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见证着古人与疾病斗争的历史。

浩瀚的中医文献中留存了大量的古代中医医案,在这些简洁的中医医案中不仅记载了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记录了一个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古代名医。

来自天宁医科大学的中医学博士华天宇先生,将为观众揭示古代中医医案中所记载的那一段段悬壶济世的中医故事,那一个个流传百世的神奇秘方,那一个个起死回生的真实传奇,敬请关注《大国医之徐灵胎》。”

主持人说完这段话之后立刻就吸引了周老爷子,他这个年纪的人对中医是很感兴趣,因为中医里面养生的东西特别多,没想到央视十台新开的这个节目竟然讲解中医,他立刻就来了兴趣。

节目一开始,一名身穿大褂的年青人站在台上,戴着眼镜,温文尔雅,给人的印像相当不错,除了年纪小了一点外,没有引起周老的任何不适。

周老爷子没想到这个叫华天宇的年轻中医这么年轻就成了博士,这真是闻道不分先后,不知道这个年轻人讲的怎么样?

很快,这个年轻的中医学博士正式开讲。

“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

因为中医的术语让人听起来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阴虚阳虚、寒热邪毒等等的。

所以大家认为中医很难学习,也很神秘。

而且,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找个好的中医医生有点难。你到中医院看病,很多中医也都是给你开一堆检查单,然后开好多西药。

有些医生治病的疗效很差,这导致很多被他们“信手“治疗过的患者很愤怒,提出了“取缔中医“的呼喊。

不过,喊取缔中医的人您先别着急,因为中医业内有人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中,出的中医大师不多,现在的中医大家,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留下来的。

而这些人的年龄很大,至少在**十岁吧,你总不能指望人家再坚持个几十年吧,所以,别急,别急,中医的确不需要大家呼喊“取缔“,如果我们不努力,它自己有可能会不断退化,当剩下的都是看化验单开西药的中医后,它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我想,就像一支蜡烛,当蜡烛的芯没有了以后,蜡烛自己就会灭掉的,无烦他人来吹。

那么,这个蜡烛的芯是什么呢?在后面的讲堂里面,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去寻找答案。

那么,古代的医生也是这样的吗?没有了现代医学的化验单,我们的古人就不能看病了吗?

什么样的医生才能算是大师级的医生?

什么是医道?医道到底在哪里?!

在这支蜡烛火焰微弱之际,让我们借着这点光亮,回到历史的长河中,看看那些古代的医生吧,看看他们是怎样从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最后成长为一代大师,成为中医历史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寻找成功之道,登上涅槃之路,饱尝破茧而出时撕心裂肺的痛苦,体会最终获得至高境界的欢愉心境!”

年轻的中医博士仅仅用一个开头就把周老爷子的精神全部吸引了过去,这个年轻人的的讲座讲的真好。

老爷子认真的听着,一个字都没有落下,随后年轻的中医博士就开始讲解起徐灵胎这个人。

周老爷子过去还真没有听说过这个清代医学大家,中医十大名医,他到是知道,什么华佗、扁鹊、张仲景、葛洪等等,这个徐灵胎是清代的名医,他有什么不同?

当华天宇讲到徐灵胎与儿子不远千里来到京城,随后去逝,乾隆皇帝亲自下旨,拨付银两,嘱其子扶其灵柩返回江南的时候,老爷子已经听得如痴如醉,这个年轻人真会讲故事。

随后,这个年轻的中医学博士,开始一点点的介绍起徐灵胎这个人,老爷子已经完全听了进去。

直到老伴喊他吃午饭,老爷子才回过神来,对老伴说道:“把饭菜端到客厅来吃,我这看一档节目呢?”

老伴说道:“这老头子,看什么呢?这么用心,你快点出来吃,我可不给你端过去,把客厅弄脏了我还得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