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超品侠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部分(第1页)

在个人问题上,袁玉清始终不肯找另一半。宋婉然一直自责,她认为袁玉清不肯找另外一半,都是因为她的缘故。田蔓琼八岁那年,宋婉然约了他,要给他介绍女朋友,袁玉清答应了,可是只与那个女孩见一面后,就不了了之。

宋婉然与田镜云始终不肯放弃,尤其是宋婉然,虽然与袁玉清不在一座城市,可是,只要有相当的女孩子,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袁玉清。

袁玉清终于熬不过宋婉然的热情,他与一个宋婉然给他介绍的女子结婚了。可是半年之后,两人就离婚了,那个女孩找到宋婉然哭诉,袁玉清根本不爱她,他爱的是你,他们两人结婚后,袁玉清就没有碰过她一下,一次酒醉,袁玉清喊的都是她的名字。

宋婉然没有想到当年那份感情,过了这么多年,袁玉清仍然没有放下,而是藏在心中,她感到对袁玉清亏欠太多,袁玉清的执着,让她和田镜云全都毫无办法,这成为她们夫妻最大的遗憾。

98年,田镜云调任河江省任常务副省长,主管农业。宋婉然也调到了河江省,她在一所医院工作。那一年,河江省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做为主管常务副省长,田镜云每天熬夜到了深夜,为抗洪抢险殚精竭虑,熬白了头发。

洪水肆虐,河江省损失惨重,田镜云在大会上强调,就算损失再重,也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在抗洪中相继牺牲了很多官兵,他们都是在挽救人民群众的过程中被无情的洪水卷走。

田镜云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他参加那些烈士的葬礼,从来没有哭泣过的田镜云当着那些年轻战士的家属落泪,那一幕感动了无数人,这个铁血的汉子也在哭泣,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全省各大医院抽调医生护士到前沿第一线,去救治受伤的官兵和人民群众。

宋婉然看到丈夫殚精竭虑,她主动请缨到第一线去工作。医院不批准,他们都知道宋婉然的身份,谁肯让她去第一线。

宋婉然火了,她对领导说:“不能因为她的身份就区别对待,那么多的医生护士,他们可以不顾危险去前线,为什么她就不能。

医院领导万分为难,请示了省里,在得到田镜云批示后,宋婉然毅然上了前线,把两个孩子交给母亲。

宋婉然的确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没有给自己的丈夫丢脸,她一直工作在前沿第一线,与所有医护人员一样,深入到灾区,为生病的群众看病。

遗憾的是,她在深入到重灾区的时候,赶上暴雨,为了救一个孩子,她被洪水冲走,壮烈牺牲。

消息传到中央,一省常务副省长的夫人奋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并且为挽救一名失水儿童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中央给宋婉然记了一等功。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却是以两个孩子失去了母亲,丈夫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人为代价。

袁玉清在知道宋婉然牺牲后,他与田镜云彻底决裂,他认为田镜云没有照顾好宋婉然,竟然把她派到抗洪第一线,为了成全他的名誉,成全他的官声,他不顾妻子的死活。

田镜云一句解释都没有,在失去了宋婉然后,他几近崩溃,那是他深爱的妻子,他这一生之中最珍爱的女人,他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去换取她的生命,他又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的仕途而罔顾她的生命。

可是事实就是如些,宋婉然在这次大洪水中牺牲了,田镜云悲痛欲绝,但是他必须收拾好内心的创伤,他还要指挥全省军民抗击这场天灾,还有几千万人等待他的决策。

他把所有的痛苦埋在心里,直至洪水消弭,他这才有时间去悼念亡妻。他的头发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全部变白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独自面对妻子的照片流泪。

他还要肩负起父亲的责任,把两个孩子扶养长大,他还要肩负起自己男儿的责任,去担当那份他该去完成的事业。

袁玉清在与田镜支彻底决裂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他,而田镜云知道,他的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他与袁玉清之间再也没有复合的可能,这份兄弟战友情在宋婉然牺牲之后彻底终结。

而田镜云在妻子牺牲两年以后,他主政河江省,在主政河江省六年之后,他又调到辽东省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袁玉清认为,是田镜云用妻子的生命换取了他仕途上前进,他不能原谅他。在之后的十多年中,袁玉清一直对田镜云充满了仇恨,他也终生未娶,在田镜云每一次升迁的过程中,他都有出来捣乱,他憎恨这个用妻子的生命换取仕途的男人。

这段过往,袁玉清用自己的方式的告诉了田蔓琼。田蔓琼并不知道当年母亲牺牲的具体原因。她那时还在上初中,在得知母亲牺牲的噩耗后,她整日流泪满面。

田黎黎那时还小,整天吵着要妈妈,要妈妈。直到过了几年,她才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缓解过来,她开始承担起担负长姐的责任,照顾父亲,一边完成学业。

袁玉清悲愤的说道:“当年,你父亲答应我照顾你的母亲,一定会让他幸福,让她一生都生活在幸福当中,可是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了成全自己的名声,为了向上攀爬,他甚至利用自己妻子的善良,让她去第一线,成全他的名望。

他的确成功了,他成了主政一方的大员,可是婉然呢,她却牺牲了,她牺牲的时候只有38岁啊,38岁,正是一个女人正青春,正年华的好时候。

事业有成,一双女儿,事业有成的丈夫,可是她却为了丈夫的事业牺牲了,她不任,她为了这样的男人牺牲不值。。。。。。”

“你住口!”